穴位功能态“经穴-内脏-疾病”特异性联系探析❋

2015-01-25 09:19赵敬军黄海龙张祎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带脉经穴循行

赵敬军,黄海龙,张祎平,翟 煦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71217医院,山东莱阳 231400)

穴位功能态“经穴-内脏-疾病”特异性联系探析❋

赵敬军1,黄海龙3,张祎平3,翟 煦2△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71217医院,山东莱阳 231400)

穴位具有诊断与治疗两大功能,其研究可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入手。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具体表现,是一种作用状态,可以分成静息态和激活态两种属性。已有研究证实,经穴对脏腑具有病理状态下的特异性调节作用,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经穴-内脏-体表”的相互联系。故在经穴脏腑特异性联系和经穴体表特异性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经脉和疾病的特异性联系,以带脉为研究对象,从带脉与带下相关疾病的中医认识、作用机制等方面加以论析,以此阐述带脉与带下病的特异性关系,为探析“经脉-内脏-疾病”特异性联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

穴位;本态;功能态;带脉;带下病;经穴疾病相关;经穴效应特异性

穴位具有功能和结构两方面特征,其中穴位的功能态作为穴位本态研究的重点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穴位的功能存在着动态变化,是一个活的概念[1]。穴位的功能态具有“静息态”和“激活态”两方面的基本属性。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临床以治疗带下疗效尤胜。带脉没有本经穴位的存在,整条带脉只有带脉、五枢、维道3个足少阳胆经经穴,在临床实践中,取带脉上的经穴进行针刺或艾灸对带下病有相对特异的疗效。本文以带脉为切入点,基于经穴的功能态属性探讨其“经穴-内脏-疾病”相对特异性存在的可能,为阐释和发扬针灸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1 穴位的功能态

1.1 穴位的静息态与激活态

在正常的状态下,腧穴的功能不体现或表现不明显,在处于激活状态时经穴的功能才得以表现和发挥。而针灸就是对穴位给予适当的刺激,达到作用机体发挥自身调节功能纠正失衡状态,从而恢复正常生理平衡状态。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病理状态下穴位处于激活状态,用热灸法刺激敏感穴位能有效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兔的血管生成,同时增加血管的通透性[2]。而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红外辐射特征研究表明[3],热敏穴具有高红外辐射强度的特点,并形成以热敏穴为中心一定范围的高红外辐射强度区域。对肠激惹综合症的研究表明,热敏腧穴悬灸治疗肠激惹综合症的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4]。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行温和灸治疗,结果显示热敏组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要明显优于静息组,而热敏组的穴位均为病理状态下激活的敏化区[5]。临床研究证实[6],功能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某些穴位痛敏范围增大,说明病理状态下穴位处于激活状态。激活的穴位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功能区域,其在病理状态下反应更加敏感,反映相应疾病的功能增强,腧穴激活的关键在于其与病理状态相关,在病理状态下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都将大大增强,具有与生理状态下完全不同的特征。激活态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伴随疾病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病理表现的消失而重归静息态。魏建子等[7]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内关穴的伏安特性可出现左右失衡的现象,但健康志愿者却不存在这种现象,而这些表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控制后,能缓解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1.2 经穴的功能特异性

穴位的功能有其特异性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迄今众多研究人员对经穴效应的特异性机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得到许多新的科学证据以证明穴位效应特异性的存在。Wu Mt等[8]发现,电针阳陵泉穴与其旁开4~5 cm部位对脑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刺激阳陵泉能激活下丘脑、初级躯体感觉运动区,抑制前扣带回的喙端,而非经穴位的效应不明显,故可认为针刺阳陵泉是具有特异性效应的,且这一联系存在可靠的神经通路。在另一项对神门和非经穴针刺对比心率变化的研究中[9],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经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引起心率变异性的高频功率特异性升高,并由此推测这可能是神门穴治疗疾病的机制之一。再如内脏痛伴有体表放射痛如牵涉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肌纤维痛[10],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穴位和内脏、疾病存在功能的特异性联系,而这些特异性的基础可能是神经系统的联系与调节,它通过穴位刺激调节内脏器官功能,诱导躯体内脏反射的激活和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1-12]。穴位有特异性功能的存在,提示穴位可能有特殊的物质结构,但目前穴位本身的结构态是否真的具有特异性还未得到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但穴位功能的特异性,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穴位的存在,同时验证了穴位从生理状态下静息到病理条件下激活的理论。

2 带脉-内脏-带下病的特异性联系

2.1 带脉与带下病的中医特异性认识

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者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带下病主要由于湿邪伤及任脉和带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傅青主[13]认为:“‘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所谓白带也。’此乃带脉损伤,约束失司。”中医认为带脉受损、约束失司是带下病的关键病机。“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反变为带矣”。且“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为“阴经之海”,主一身之阴津,其“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说明热邪伤及任脉,津液不能化精,化为湿热之邪损伤带脉,带脉失约。中医认为任脉和督脉出现病变则易导致带脉出现继发性失调甚至病变,由于任脉主一身之阴气,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带脉环腰1周,犹如束带,有约束诸脉的作用,任督二脉正常则妇人经水调匀,胎产无异;若任督二脉受损,则会导致水谷之气不化生精血而生经水,反会聚而为湿、伤及带脉,带脉失约则发为带下。带下一病中医的古今名家从脾胃论、肝胆论治、从肾论治等,然究其病机莫不与带脉失约息息相关[14-17]。带脉本经的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他经则表现为虚实所致的各种类型的带下病,而带脉的本经病证和他经病变导致的带脉病证之不同,也正好说明带脉对带下病确实存在着特殊性。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带下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子宫、附件等女性生殖系统,这些病变部位如子宫等受副交感神经的子宫阴道丛支配,其节前纤维的起源就是T12-L3脊髓侧角和S2-S4脊髓骶部副交感核[18],而这个位置在腰部的位置大体就是带脉的循行部位,所以内脏神经系统可能参与刺激带脉上的经穴对带下病的良性调节过程。

2.2 带脉对带下病作用机制的特异性

带下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以胞宫、胞脉和前阴为主,胞宫、胞脉位于少腹部,下与前阴相通。冲任督一源三歧起于胞中,督脉从少腹部位下循阴器,上行贯腰脊,女子起于胞中,男子起于关元,因而无论经、带、胎、产等相关疾病,还是妇科杂病,都与冲任督三脉息息相关。冲任督三脉都系于带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冲脉和带脉皆与周身经脉相系,在腰部纵横相交。《难经·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这是带脉不固的征象。带脉失约,提系无力,则患者自觉腰部弛缓无力、软弱下坠、如坐水中,表现出下陷症状[19]。带脉取穴治疗妇科病有一些临床发现的规律,如带脉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主要为腰部以下的疾病,如带下黄白、赤带、黑带等,但对平第二腰椎平面以上的疾病如经行头痛等和妇科相关疾病却并无疗效;在带脉取穴治疗阴挺、血崩等下陷性疾病有一定疗效,而对倒经等上逆性疾病却无效果;带脉对经行胎动不安、淋漓不尽等疾病有非特异性疗效,但对癥瘕积聚等器质性疾病却没有治疗效应。虽然通常认为带脉对妇科的月经、带下疾病均有效,但临床证实带脉对带下病具有特异性疗效,对月经病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且不具备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特点和规律[20-22]。这些特点和规律都与神经的节段性表现分布息息相关。由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规律,其支配该神经阶段以下部位的生理与病理调节,与带脉对带下病的相对特异性调节有很高的理论相似性。

2.3 带脉的循行特异性

《灵枢》记载:“夫治病当先识经络,《灵枢》十二经中,有是动之病,有所生之病……相贯周环,昼夜不息”,并提出带脉经脉循行与其他经脉循行方向的不同,周身诸脉皆纵行独带脉横行,络脬而过,如束带之于身。总结历来关于经络感应的报道,大体认为带脉循行感应出现以妇科疾患中女性为主[20],该循行在艾灸激动下,呈红色条带状随带脉分布部位走行,并随疾病的康复而消失。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同样在命门部位施行艾灸,极少数患者会出现经络感传现象。奇怪的是,男性患者的经络感传出现在督脉和膀胱经,而女性患者艾灸命门以后会出现沿带脉的不规则放射。带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素问》中各有1篇,但并未记载其循行部位。目前的资料显示,带脉的循行和病候最早见于《难经》,至《针灸甲乙经》第三卷补充了腧穴,《脉经》的卷二、卷十完善了病候,至此带脉的循行、腧穴、病候才得以完善。但不难看出,在带脉的理论完善过程中经历了从带脉的经络名称到循行路线的确定,再到腧穴的完善过程,而病候则与腧穴的完善几乎在同时代完成。由此看来,医学界关于先有穴位再有经络或者只有穴位没有经络的认识是没有史实依据和理论根基的。经络的功能常常在病理状态下体现,如文中所提到的带脉循经感传现象[20],在病理状态下出现然后随着病愈而逐渐消失。换言之,在生理状态下经络也有可能是不被激活的。陈铭等[23]通过针刺大肠经穴与非穴,观察到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不同。研究表明,经络可能是一条具有多元结构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转换和传递的通道,它作为一个整体调控着人体的各项功能。在这个通道上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上还有着更高的氧供,并在经络调控过程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他提出,在生理状态下经穴和非经穴检测的指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所以在未来的经络和腧穴研究中,要重视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和经络的激活与沉寂状态,从静息态和激活态两方面进行探索,这也将有助于揭示阐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产生条件,夯实针灸学理论基石,只有重视经络状态,敢于提出新的经络学研究假说,才能为阐释和发扬针灸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3 结语

经络和腧穴是针灸学的一对核心概念,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与否是针灸学领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是支撑针灸疗法的理论根基。近年来,经穴有无效应特异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并未得到完全的科学证实。不过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均认为,经穴效应特异性和经脉效应特异性是可能存在的[24-27]。

目前我国针灸学的现代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重视基础机制研究和临床机制研究,而对经典理论与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的研究绝大部分从西方医学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经典的指导作用,这一点在针灸研究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果不能从中医针灸的源头来研究经络和穴位,针灸学术界可能无法认识针灸疗法的真实作用机制。其次,针灸研究应以临床为导向。古代医家对经络的一切认知都来源于临床观察,脱离针灸临床或对临床没有丰富准确的观察与认知,对针灸的作用原理与经络腧穴本质的研究只能是缘木求鱼。最后,经络的研究归根到底需要在疾病模型的载体上进行,脱离了病理状态经络的研究就会出现问题。研究对象也非常重要,灵长类动物可能是针灸研究的最佳选择,如在小型动物身上针刺选穴的准确与否是一个基础性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针灸基础研究领域最终无法回避的。

虽然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出了“经穴-内脏-体表”相关的经穴研究理论,但这一理论局限于经穴而回避了经络和疾病,故本文从带脉的功能为切入点与突破口,从功能态的角度提出“经穴-内脏-疾病”相关,也许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经络和经穴,进一步夯实针灸学理论基石,提高针灸疗效、催发临床和科研新的生命力及可能发现新的“经穴-内脏-疾病”生命调控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1]喻晓春,朱兵,高俊虹,等.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7,48(11):971-973.

[2]邹来勇,涂国卿,朱玉辉.敏感穴位热灸法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4):992-993.

[3]田宁,陈日新,谢兵,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红外辐射特征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74-176.

[4]付勇,章海凤,熊俊,等.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 517-519.

[5]谢秀俊,陈日新,付勇,等.温和灸不同状态腰阳关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14,34(11):1077-1080.

[6]漆学智,吉长福,石宏,等.功能性肠病患者敏化穴位的分布[J].世界中医药,2013,8(3):259-262.

[7]魏建子,沈雪勇,毛慧娟,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内关穴伏安特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23-25.

[8]Wu Mt,Sheen J M,Chuang K H,et al.Neuronal specificity of acupuncture response:an fMRI study with electroacupuncture[J].Neuroimage,2002,16(4):1028-1037.

[9]陈俊琦,廖韩波,王娇,等.黄泳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1248-1249.

[10]Chang L,Berman S,Mayer EA,et al.Brain responses to visceral and somatic stimuli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and without fibromyalgia[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13):54-61.

[11]Chau D,Johns DG,Schramm LP.Ongoing and stimulus-evoked activity of sympathetically correlated neurons in the intermediate zone and dorsalhorn ofacutely spinalized rats[J]. J Neurophysiol,2000,83(5):2699-2707.

[12]Huang CS,Tsai YF.Somatosym pathetic reflex and acupuncture related analgesia[J].Chin J Physiol,2009,52(5):45-357.

[13]杨昭凤,颜平.《傅青主女科》所述“带脉”浅谈[J].甘肃中医,2003,9(16):24-25.

[14]苗彦霞,田丙坤,欧莉,等.孙思邈诊治带下病思想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16):1379-1381.

[15]杨景锋,任艳芸.罗天益辨治妇人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3):261-263.

[16]许慧红.带脉病证治在妇科应用探微[J].江苏中医药,2003,24(11):56-57.

[17]李嘉,赵京生.论带脉与妇科临床的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6(14):362-363.

[18]Peter Duus.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45-252.

[19]谈媛,许传荃,董莉.从带脉论治带下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2(11):40-41.

[20]吴盛宏.临床艾灸发现带脉循行1例[J].针刺研究,2009,34 (3):198.

[21]丁喜艳,佘延芬,马良宵,等.经穴效应特异性的3个基本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9(25):1356-1359.

[22]梁繁荣,曾芳,赵凌,等.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J].中国针灸,2009,2(29):129-132.

[23]陈铭,吴祖星,许金森,等.大肠经穴与非穴的氧分压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及针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198-3201.

[24]张娇娇,王少军,谭连红,等.针刺激活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特异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3): 307-310.

[25]郑淑霞,许金森,陈凌,等.经络阻滞现象中家兔心脏M3受体含量变化的初步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 2869-2872.

[26]狄荣科,曾建.颅骶技术对脏腑经络功能调节作用的检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1):1236-1238.

[27]秦庆广,赵吉平,朱兵,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J].针刺研究,2013,38(6):453-458.

R241.1

:A

:1006-3250(2015)12-1555-03

2015-03-06

科技部973课题(2012CB518503)-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靶器官响应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130063)-穴位-靶器官效应的交互调节与穴位配伍的生物学机制

赵敬军(1987-),安徽桐城人,医学硕士,从事针灸效应机制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翟 煦,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针灸效应机制的临床与研究,Tel:010-64089417,E-mail:tongchengzjj@ 163.com。

猜你喜欢
带脉经穴循行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按摩带脉穴治妇科病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督脉循行考
6字诀养好带脉
八字诀养好带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