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道、佛”文化中超越生死伦理对去除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启示
黄学武尤吾兵1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关键词〔〕“儒、道、佛”文化;临终;死亡恐惧;生死智慧;超越死亡
中图分类号〔〕R4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青年
通讯作者:尤吾兵(1971-),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1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第一作者:黄学武(1974-),男, 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思政研究。
我国临终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往往怀有巨大的死亡恐惧,而这种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或者说主要与传统生死文化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由儒、道、佛文化构成,探求儒、道、佛文化中蕴含的超越死亡思想来指导临终关怀事业是去除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明智举措。
1伦理特性:儒、道、佛超越生死思想的主要特征
1.1儒家儒家生死问题尤其是生死超越问题主要体现为伦理性。儒家学说是生命之学,从现实出发,儒家重视人的现实生命存在,但每个人的现实生命都难免有一死的命运,死亡是一切生命的必然归宿,死亡不可避免带给人无限恐惧。面对必然到来的死亡恐惧,儒家提出了“道德生命论”。所谓道德生命就是现实生命在逝去后还会表现出与他人与社会有益的生命,这种生命会因其造福了他人和社会而超越时空被人铭记,从而把生理上无法达到有限的生命转化为不朽的存在。儒家“道德生命”的提出,超出个人的生活层面,把生活与生命价值统一起来,追求生命的超越性,也就是精神生命的长存,所以一旦人理解和确信“道德生命”的存在,在面对死亡时对摆脱死亡恐惧会有帮助。儒家文化还提出“道德生命”可以通过“三不朽”和“子孙嗣续”来实现。“三不朽”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叔孙豹论不朽的一段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这里,“立德”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品格,做一个德高望重完美之人,即使自己死去,自己的好名声可以永留人间,它是对修己的最高道德要求;“立功”是指为国、为家、为族群建立功业,通过这些功业可以惠及他人和社会,从而也可以不被后人忘记,它其实是推己及人实现自我价值意思;“立言”是指通过著书立言,记录自己的思想,使后人通过学习来认识自己,自己名声也可以流传。“三不朽”开始是教导人们在现实中如何修己为人,建树立业,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关于教导人们如何立足现实来超越死亡而达不朽的观点。即“三不朽”主张把对死亡的超越建基在人生观上,把人之生死的实存状况,统御于对现实中不同道德目标追求之下,把生的过程抬高到对伦理道德的不懈努力的境遇中,以道德生命的实现化解人们对死的恐惧。“子孙嗣续”是儒家文化提倡的另一种实现自我道德生命的方式。儒家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伦关系的文化,它主张个人的生存不能仅仅关涉自我,要把自我放到与家庭、族群甚至国家的紧密关联中去,自我的生命只有与家庭、族群等融合起来才会有意义,所以儒家文化看重家庭、族群子孙繁衍,家庭、族群子子孙孙无穷延续方能显示家庭、家族的兴旺,这也是孝道文化特别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因所在。儒家文化认为子孙与自我有着血脉关系,子孙延续就是传承了自我的生命血脉,是自我生命的一部分,由子孙的不断延续和建功立业就可以感知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完全消失,人间还会有自己的生命延续着,即自我的生理生命虽然逝去了,但血脉却在家庭族群中绵延不绝即自我的道德生命会不朽,这样面对死亡就可以获得某种安慰,从而去除对死亡的恐惧。
1.2道家道家文化对生死超越方式的设计与儒家恰恰相反,主张顺从自然之“道”,把生死看作自然之事,生要顺时也,死也要顺命也,能够体悟到这种道理所在,人们就可以超越死亡恐惧。“体道论”是道家文化提出的超越死亡的途径。“体道”的实质就是体悟“生死”与“道”的关系。道家思想里“天、地、人”三者都是遵从“道”而存在的,而“道”又“法自然”,“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这样道家认为一切都应是自然而然之事,顺其自然是道家看待一切所持的主张。道家看待生死也是同样的思维,生死也是“道”的使然,安于自然而生,安于自然而死,不去强求什么,顺其自然就是顺道行事。道家认为的“道”是一个至善而运动不朽的存在,它是不会消亡的。人的生死是“道”的循环的结果,“道”是永恒的,人生死若能与“道”融合,就会忘记肉体生命的存在,与道合一,进入死而不亡的境界。人一旦可以获得永恒的价值,也就可以超越生死的烦恼与局限。道家文化在关于具体“体道”方法上,提出了通过“心斋”和“坐忘”法可以“体道”。“心斋、坐忘”出自于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里,“心斋”就是抛弃感官上的欲好,心里不留一点尘世杂念、妄想、欲望,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而“坐忘”就是在尘世中忘却人生所受到的桎梏的痛苦,让人忘掉一切名利,忘掉一切悲哀,乐生逍遥。可以说,“心斋”和“坐忘”是道家文化设计出来两种体“道”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自我修养方式,其目的都是让人们不要执著于现实,“安时处顺、哀乐不入”,对约束构成生命存在的时空进行否定,进入自我与宇宙大道融合为一的混沌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境界的养成应用到人们处理生死问题上,便是无古今、不死不生、死而不亡、不死不生的道家崇尚的最高层次。正是在此意义上,道家在境界层面上找到了超越生死之困而达到个体生命永恒的伦理途径。
1.3佛家在生死超越上,佛家文化可以说是“了生脱死”之学,一般认为,佛家文化不是过多着眼于“生”的关注,而是更多关注超越死亡及死亡归宿问题。佛家认为世俗社会充满了苦,人们因为“无明”缘故而在苦海中备受折磨,世俗社会,也就是佛家认为的此岸世界即是苦,而在另一个世界——彼岸世界才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世界。跳出世俗,脱离现实世界是最好的应对方式。而佛家又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够去洞彻自己的本心,佛性就会显示出来,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即到达彼岸世界,由此佛家文化提出了“涅槃”成佛的超越死亡的途径。“涅槃”是佛家文化提出的一种去除执著、守戒,最后悟出“佛”的真谛的方法,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心理信仰,一旦作为信仰来坚定,对“佛”无限渴求,确会迸发出不畏死亡,甚至热衷期盼死亡降临的内心情感,“涅槃”是一种佛家文化提出的超越死亡痛苦的修行途径。可见,佛家思想认为通过“涅槃”,可以达到彼岸那个至善的世界,它讲究人在生命最后要追求善终,并且竭力帮助临终者在濒临死亡时安然逝去,如佛家思想里的助念,具有一定的伦理意义。
2儒家、道家、佛家获得超越死亡的途径
2.1儒家学会回忆:临终患者体悟儒家生死智慧获得超越死亡途径现代人的生死观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恐惧死亡的文化因素虽然主要与儒家思想有关,但儒家思想同时也提供了“道德生命”论来破解自身思想带来的生死问题,这对现在人们克服死亡恐惧仍然具有价值。考察儒家道德生命超越死亡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有所建树者可以通过体悟儒家思想实现死亡超越,所以现实社会中此类临终患者选择儒家超越死亡思想体认是理性的选择。
儒家通过“道德生命”进行生死超越的思想精髓在现代社会是有价值的,但“道德生命”意义内涵及通过“三立及子嗣延续”实现的途径在现代境遇下要变化,剖析这些对临终患者体悟“道德生命”有着理论指导价值。“道德生命”的认同在物质横溢的现代社会确实受到消释,儒家提倡的道德生命在现代社会看来可能存在标准上的过高,它一味强调个己要通过“三立”,为他人、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方显“道德生命”存有,这种忽略自己合理利益满足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其实是对个己人性的压抑,以致最后“道德生命”显得高不可及。“子嗣延续”来实现“道德生命”在现代社会也碰到了困境,现代社会由于已经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我们国家推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已经不愿再生育过多的子女,特别是很多城市地区出现了“丁克”家庭。所以对于临终患者来说过于强调这一点,反而会增加一些没有子孙的患者的死亡恐惧。依据现代社会现实,临终患者可以从两方面来体认“道德生命”的实现。①从平凡职业岗位中体悟伟大生命价值实现。临终患者不仅仅“三立”才能实现“道德生命”,当认识到“我一生也是没有白过的”,对超越死亡会起到作用。②从老年人享有睿智、拥有丰富人生经历来体悟“道德生命”的实现。现代社会中尤其是一些老年临终患者,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既不能从事工作,身体又虚弱多病即将面临死亡,是家庭、社会的累赘,所以不能坦然面对现实而恐惧死亡,生死品质得不到保障。其实,这些临终患者应作自我认识上的改变,应该看到老人自身所具有的其他人生阶段不具有的东西——智慧和阅历,这些也可以看作“道德生命”应有的内容。古罗马西塞罗老年幸福论也可以给我们相同的启示,西塞罗认为理智、谨慎是自然安排给老年人享有的“礼物”,“童年的幼稚、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稳健、老年的睿智——都有某种优势,人们应当适合时宜地享用这种优势”〔1〕。“莽撞当然是青年的特征,谨慎当然是老年的特征”〔1〕。而理智是其他特征不可比拟的,“其他一切快乐当然不能大于这种理智上的快乐”〔1〕,理智的作用又是巨大的,“完成人生伟大的事业靠的不是体力、活动或身体的灵活性。而是深思熟虑、性格、意见的表达。关于这些品质和能力,老年人不但没有丧失,反而益发增强了”〔1〕。认识到老年具有睿智等特征可帮助临终患者体悟到自己的优点,而这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资本”,也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生命”所具有的内容。
临终患者体认“道德生命”的现实做法就是学会“回忆”,“回忆”自己的过去。在特殊情况下,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义工等也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回忆,这样可以形成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认同,一旦对自己生命价值得到肯定,就可以生发一种成就感,这种积极心态对抵御死亡恐惧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2道家学会忘却:临终患者体悟道家生死智慧获得的超越死亡途径现实中存在很多消极厌世、不能在现实社会积极建树的临终患者,可以转向体认道家生死超越思想。
道家文化讲究生死通达,生死具有相同的价值,生死都是“道”的使然,它把儒家那种生死不可逾越的现实鸿沟在意义世界里抹平了,消解了生死之间的紧张,教导人们“善生”也要“乐死”。临终患者体悟道家生死超越,首先要认识到,只有把死亡看作超越现实意义而具有更多价值意义,才能真正超越死亡。尤其是在有巨大物质诱惑力的现代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习惯上以这个人获取多少财富金钱,取得多少功名权力等作为标尺,看重生的意义而忽视了死的价值。道家思想文化中“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说不清讲不明的来说明道家文化这一最核心的概念,把“道”理解的深奥不可捉摸,道家文化被渲染带上一层理想虚幻的色彩,其实这个“道”非常朴实,用现代话语来理解就是自然、社会及人存在的规律之“道”。人既然可以把“生”当作最喜欢的事情来看待,认为这就是“道”,那么也就可以把死当最快乐的事情来看待,这应该被当作是符合“道”的要求的。临终患者可以从道家思想里很多这样的故事来认识这个问题,如庄子妻死的故事,庄子不但不以为是坏事,反而以为是好事。还有庄子自身也表现出这种情怀,“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2〕。这些都可以看出庄子参透了生死真谛,所以才能达观、豪迈迎接死亡,也可以推断如果临终患者果真能像庄子这样参透死亡之道,面对死亡肯定不会有恐惧心理。临终患者要体悟的道家之“道”还应包括另一种含义,就是体悟“道”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怀,生死都要顺其自然,死亡是自然的安排,任何人其实在自然安排的死亡斗争中都会败下阵来。西方思想巨匠西塞罗和道家这种思想是很相通的,也可以说是对道家死亡思想的清晰解释,所以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不要千方百计来延缓死亡的到来,而现在的习惯做法是延缓和抵御一切死亡,表现为盲目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干涉自然死亡过程。道家文化中顺乎生而生,顺乎死而死,“恬于生而静于死”,无疑为现代主张的“野性死亡”方式注入一剂清醒剂,这也对临终患者非常重要,体悟这些可以主动要求放弃那些无谓的过度医学治疗,提高死亡品质。
总之,临终患者体悟“道”的现实方式应和体悟儒家“道德生命”方式相反。儒家强调现实建树,所以“回忆(记忆起过去成就)”是体悟的最好方法,道家反其道而行,不是强调现实建树,以“心斋,坐忘”来避世逍遥,让人们不去过多关注现实,很明显以“心斋,坐忘”方式来要求临终患者已经不太现实,当下提倡临终患者学会“忘记(过去的一切成败荣辱)”可能是最好的体悟“道”的方式。临终患者只有把人生过去的一切都看淡,忘记过去,不再计较现实的得失,才能以平静心态去体悟生死之道,笑迎死亡的到来。
2.3佛家学会丢弃:临终患者体悟佛家生死智慧获得的超越死亡途径体悟佛家生死超越文化不是一定要求临终患者去信仰佛教,当然对于佛教信仰者来说,体悟佛家生死超越文化是很容易达到超越死亡,因为佛家文化提倡在现世随缘认命、心不执着,引导人们为善去恶,消除贪欲,“涅槃”可以到达美好的彼岸世界。佛家文化提供了以彼岸世界的超越眼光来审视现实社会人生的特殊视角,以“三世”说扩大了“儒道”两家把超越死亡活动限定在现世来解决的狭小场域,但正是这种把“生死”场域的扩大和对道德行为的强调,确保了佛家文化可以实现死亡超越思想的确信度。这种超越死亡思想有时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以精神安慰,也可以帮助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人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使人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世俗的物欲而不能自拔,不至于为此生此世的不如意而过分地烦恼,佛家能做到让人面对死亡时真正可以做到从心里坦然接受,可以说这是对“儒道”两家生死文化的补充。临终患者所要体悟的佛家文化死亡超越的真谛就在于此。
临终患者所要体悟的“佛”是按照佛教信仰者所信奉的,坚信“佛”是存在的,“佛”在那个美好的彼岸世界,信仰佛的人也是可以到达那里的。佛家认为人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形体和神识,形体就是人的肉体皮囊,在死亡来临时它会死的,神识也叫中阴身,中阴身是处于今生的死亡与未来投胎之间这段过渡时期,它并非血肉之躯,而是一种细微的心识身。但神识(中阴身)会永存,如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的《形尽神不灭》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还说神是“精极而灵者”,与物不同,是不灭的。这个不灭的“神识”其实就是佛家认为的可以达到美好彼岸的属于人的最主要的部分。当然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可能不是佛家皈依者,体悟“佛”真实存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困难,但应该看到,佛家文化设置至善的“佛”虽带有一定的虚幻性,但可以认为它就是人在挣脱现实执著后而确信可以实现的美好期许,这是一种佛家试图在世俗社会普度众生的努力而显示出的深厚人间关怀。临终患者一旦真正能证悟佛家这些思想,把世间一切事物、悲喜情感、甚至生和死都看作虚幻的,挣脱这些就是到达另一个美好世界,那么在死亡带来时,是可以从死亡恐惧中走出来的,这正如刘喜珍〔3〕揭示的:“虚幻的心理超越虽然只是给现实人生披上一层如梦似幻的面纱,然而,当一个人有这种信念时,将会看到生命尽头的一线光明,死亡的无奈与恐惧将会消淡,表现出一种不畏死、视死如归的超然态度。”
就像体悟道家文化那样,体悟佛家文化并不一定要求临终患者通过“心斋”、“坐忘”法去体悟“道”,相应的临终患者体悟佛家文化也不可能一定要求临终患者去“禅定”、“涅槃”,学会“丢弃(现实一切)”可能是临终患者体悟佛家文化最好的方法。所谓“丢弃”就是临终患者学会从心里真正认识到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又都是性空,不要执著于现实的一切,在死亡来临时把生之事丢弃掉。其实生死的实相也就在这一真理之中,所谓“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4〕。既然生死也是缘起性空,那么“其中又谁是生死、谁在流转生死?无有实在的生死,何须厌怖;无有实我流转生死,又何须了脱生死”〔5〕。当能彻底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放弃对生死的执著,“丢弃”痛苦的现在,方能进入幸福的彼岸世界,这样临终患者走向生命终点时就不至于那么恐惧,走的才会安详、尊严和幸福。
3小结
人是在变化中存在着的,在不同境遇或不同时间里会不断变换生死态度的,所以临终患者体悟“儒、道、佛”死亡超越不是像上面分析的只是单一从某种文化中来汲取死亡智慧,他们有时可能把两种或三种文化融合起来体悟,所以这种状态可以是在动态、交融中存续的。
4参考文献
1西塞罗.徐奕春译.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26.
2庄子,方勇译注.庄子〔M〕.上海:中华书局,2010:564.
3刘喜珍.论死亡焦虑的产生的原因〔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21(4):71.
4叶少勇.中论颂〔M〕.上海:中西书局,2011:33.
5唐思鹏.佛教的生死观〔J〕.法音,2005;8:13.
〔2013-05-17修回〕
(编辑安冉冉/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