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亮,秦祖杰,唐振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叶天士治疗胃痛学术思想探讨*
李永亮,秦祖杰,唐振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清代名医叶天士认为胃痛成因分虚实,实证由气机失调、痰浊阻滞、瘀血阻络等所致,虚证由脾胃阳虚、胃阴亏虚等所致;临证辨析主要辨气血、虚实、寒热;临床治疗有疏肝和胃、理气降逆、化痰泄浊、祛瘀通络、温阳健脾、滋养胃阴等法;用药方面,叶天士善于化裁古方,以轻灵柔和为主,提出久病入络、通补则宜、守补则谬的观点,并倡导胃阴胃阳分治,创立胃阴学说。
胃痛;学术思想;叶天士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胃痛的发病机理、临证辨析、辨证施治等方面都做出了独到的阐述。笔者通过对其《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种福堂公选医案》《种福堂公选良方》《保元方案》5部著作中所载80首方剂进行研究,就其治疗胃痛学术思想做一简要探讨。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认为:“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胃主受纳,主通降,以降为和。叶天士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纵观其《临证指南医案》,胃痛最根本的病机是“不通则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说“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其成因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
1.1 胃痛实证的病机
胃痛实证的病机主要有气机失调、痰浊阻滞、瘀血阻络等。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使胃气郁滞不降是导致胃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另外,肝气犯胃也是胃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胃主受纳,喜濡润。肝木克胃土,肝气郁结则易犯胃,出现化火、伤阴等病变。《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说,“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的44则医案中,有18则与肝相关。
痰浊阻滞是引起胃痛的另一重要原因。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通为顺,以降为和。痰浊阻滞胃脘,胃腑通降功能失司,胃气失于和降引起胃痛。
瘀血阻络也是引起胃痛的一个重要原因。经主气,络主血,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胃痛日久,病必入血入络。《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说:“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久病胃痛,瘀血积于胃络”,胃痛日久不愈,瘀血阻于胃络引起胃痛。
1.2 胃痛虚证的病机
胃痛虚证的病机主要有脾胃阳虚、胃阴亏虚等。脾胃阳气虚弱是虚证胃痛常见的一个病机。《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44则医案中有21则与脾胃阳虚有关。脾胃受损或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以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胃阴亏虚是叶天士对于胃痛病机的一个重要贡献。肝气郁滞,日久化火伤阴,导致胃体失于濡养,胃气失和亦可以引起胃痛的发生。另外,饮食、外感、内伤等原因引起胃腑郁滞、胃气失于和降都可以导致胃痛的发生。总的来说,其基本病机是胃气和降失司,“不通则通”。
胃痛病因繁多,临床辨析尤为重要,只有辨证精当才可对症下药。
2.1 辨在气在血
经主气,络主血,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根据病之新久辨其痛在气在血。治疗方面,《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认为,“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2.2 辨病之虚实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认为,“饱食痛甚,得食痛缓,于此有宜补不宜补之分焉。”根据进食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来判断胃痛的虚实,得食痛缓者为虚,反之为实。治疗方面,《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认为,“若素虚之体,时就烦劳,水谷之精微,不足以供其消磨。营气日虚,脉络枯涩,求助于食者,甘温填补等法,所宜频进也。若有形之滞,堵塞其中,容纳早已无权,得助而为实实,攻之逐之等剂,又不可缓也。”
2.3 辨病之寒热
叶天士认为“寒温两法,从乎喜暖喜凉。”若患者喜温喜热则为寒证,反之则为热证。
另外,他认为还要辨胃之气阴亏虚与否,是否有痰浊、饮食、瘀血等为患。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说:“滋燥之殊,询其便涩便滑。至于饮停必吞酸,食滞当嗳腐,厥气乃散漫无形,瘀伤则定而有象。蛔虫动扰当频痛而吐沫;痰湿壅塞必善吐而脉滑。营气两虚者不离乎嘈辣动悸,肝阳冲克者定然烦渴而呕逆,阴邪之势其来必速,郁火之患由渐而剧也。”
治疗上,叶天士根据“通则不通”的原则辨证施治。邪实者,疏而导之,令其通达;不足者,补而行之,复其通畅[1],具体方法如下。
3.1 疏肝和胃法
肝木侵犯胃土的主要病机是“浊气上距,胀痛不休,逆乱不止”,常见症状有饱食动怒则痛发、胃痛、干呕或呕吐、冲气上攻、舌白、脉细弦等。治疗上,叶天士以古方金铃子散为基础加减,常用药物有金铃子、延胡索、陈皮、香附等。若气郁化火则可见胃痛、痛结痞胀、痛引胁肋等,治疗可加苦寒辛通之品,如黄连、栀子等,如胁痛加柴胡、钩藤等。
3.2 理气降逆法
气逆不降的主要病机是清气阻于胸中,胃气上逆不降。临床症状有食已脘痞痛胀,浆凝为腐,宛如呆滞食物、舌白黏滞、脉小涩等。治疗“当理气以开旷胸中”,常用药物有杏仁、厚朴、苏梗、陈皮、枳壳等,气逆不降者加降香、枇杷叶。
3.3 化痰泄浊法
痰浊阻滞的主要病机是痰浊之邪阻于胸中,胃气不降。常见症状有胃痛久而屡发,纳物呕吐甚多,味酸苦,完谷不化,脉左大右小。治疗上以“通则不痛”为基本大法,以辛润苦滑之品通胸中之阳,开浊涎结聚。以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薤白、栝楼、半夏、茯苓、桂枝、姜汁等。如舌白、胸痞、脘痛如束、干呕便难则是气阻凝痰聚膈所致,治疗以二陈汤加柴胡、川楝子等。
3.4 祛瘀通络法
瘀血阻络的主要病机是气机郁滞胃脘,血络痹阻不通而痛,常见症状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治疗以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加减。若脉虚涩者加当归养血补血,桂枝通阳,桃仁通瘀。如久病胃痛者加归尾、苏木、柏子仁活血通络;若胃痛日久、劳力过甚致络中血瘀、经气逆、形瘦清减当缓逐其瘀,以五灵脂、桃仁、桂枝、蜣螂为主。
3.5 温阳健脾法
脾胃阳虚证临证多见脘中冷痛、味淡短气、谷食渐减、饮食不化、前后心冷、脉弦涩等,治疗以辛通之品为主,用药以桂枝、半夏、延胡索、茯苓、高良姜等通补并用。如脾阳衰败、食油腥之物胃脘即痛,则以参附汤加味。如阳虚甚者可以桂枝附子汤治疗,同时要注意温补肾阳,以治其根。若阴伤阳损、脘痛如束、食物逾时不运者,《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认为“当理中焦,健运二阳,通补为宜,守补则谬”,用药有桂枝、茯苓、远志、半夏、益智仁等。
3.6 滋养胃阴法
胃阴亏虚也是引起胃痛的常见原因,多伴有肝风来袭,常见症状有胃痛若嘈,痛引背胁,呕逆不能进食,头晕麻木,情志郁勃拂逆,治宜养阴益胃、平肝息风,用药有石决明、阿胶、生地、枸杞子、茯苓、石斛等。若兼有痰饮可以麦门冬汤加减治疗。
4.1 善于化裁古方
叶天士遣方用药善于运用经方、化裁古方。如对肝气犯胃证用金铃子散加减,对痰浊阻滞证以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减,对胃阴虚证多以《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减,而对于脾胃阳虚证多以四君子汤加减。
4.2 倡导脾胃分治,阐明胃阴学说
叶天士认为脾为脏,胃为腑,脏腑之体用各有不同。若是脾阳不足、胃有寒湿,则遵李东垣补中益气之法治之。若脾阳不足、胃有燥火,则不可再用温补之法。《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倡导脾胃分治。
胃阴学说是叶天士对脾胃学说的巨献。胃阴虚的成因主要有木火体质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邪伤肺胃津液所致,临床多见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等。治疗以麦门冬汤加减,常用麦冬、沙参、石斛、玉竹、山药、陈皮、白扁豆、粳米、甘草等甘平或甘凉濡润药物,取其轻清养胃之性。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华岫云所说:“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使之通降而已矣。”
4.3 用药轻灵柔和
胃痛用药贵在轻灵柔和,不宜过用重镇、滋腻之品。纵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常用药多为轻灵之品,如人参、茯苓、薏苡仁、麦冬、半夏、石斛、陈皮、桔梗、生姜、大枣等。
4.4 通补为宜,守补则谬
气机贵流不贵滞,对于虚证胃痛的治疗以通补为宜。因此,对于脾胃阳虚胃痛的治疗,叶天士多以陈皮、厚朴、橘红、茯苓、桂枝等通补胃阳,取其“通补为宜,守补则谬”之意。
4.5 久病入络叶天士认为“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久病胃痛,瘀血积于胃络”,“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对久病入络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治疗上,多用桃仁、红花、归须、蒲黄、五灵脂、柏子仁、琥珀、蜣螂、蜀漆等,取其辛润通络、破血通络、虫蚁剔络之义。
叶天士在胃痛发病机理、临证辨析、辨证施治都做出了精辟论述。就胃痛的发病机理来说,叶天士认为主要是“不通则痛”,有气机失调、痰浊阻滞、瘀血阻络、脾胃阳虚、胃阴亏虚等;临证辨析方面,就胃痛的气血、虚实、寒热等不同做出了精辟的论述;治疗方面,以“通则不痛”为基本原则,善于化裁古方,用药以轻灵柔和为主,注重养胃阴、通补胃阳、通血络等方法的运用。正如《医学真传·心腹痛》所说:“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大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因此说,肝气犯胃者疏肝和胃即是通,痰浊阻滞者理气化痰即是通,久病入络者祛瘀通络即是通,胃阳不足者温补胃阳即是通,胃阴亏虚者滋阴养胃亦是通。临证治疗总以辨证施治为要[2]。
[1]董幼祺,王邦才.叶天士凡病宜通学术思想探讨[J].中医杂志,2001,42(2):69-71.
[2]李永亮.《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胃痛用药经验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9):45-46.
R256.33
A
1006-3250(2015)06-0648-02
2014-0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GZPT1202)-叶天士治疗胃痛用药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
李永亮(1982-),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各家学说研究。
△通讯作者:唐振宇(1975-),男,广西都安人,讲师,医学学士,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与壮医学的研究,Tel:13878193329,E-mail:5104370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