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从业人员的调查与思考

2015-01-25 05:01梁迎暖朱平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昆山市经营户经营

梁迎暖,谢 勇,朱平平

(1.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昆山 215345;2.昆山市周市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昆山 215313)

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从业人员的调查与思考

梁迎暖1,谢 勇1,朱平平2

(1.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昆山 215345;2.昆山市周市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昆山 215313)

通过调查昆山市淀山湖镇的农业生产及从业者的情况,分析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年龄、承包规模以及农业效益,发现淀山湖镇在农村劳动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生产;劳动力;建议;昆山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强壮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年轻一代不愿留在农村,现在在农村种地的都以5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今后农田由谁来种已成为困惑我们且无法回避的话题,由此所引发的国家粮食安全隐忧、农业效益比较低及务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愈加凸显。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昆山市淀山湖镇的规模经营示范户进行了走访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 基本状况

昆山市淀山湖镇地处江苏东大门,与上海市青浦区相邻。全镇总面积54 km2,本地常住人口2.7万人,有10个农业行政村,现有耕地总面积1 284.6 hm2,其中粮食作物748.0 hm2,水产养殖432.2 hm2,果蔬林木等 74.2 hm2,其他种植业33.2 hm2。全镇的农业耕地全部流转至各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村合作社统一发包给规模经营示范户经营。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状

目前淀山湖镇共有粮油种植户89户,水产养殖户244户,果蔬苗木种植户20户,其他种植户22户。规模经营户呈现如下特点:粮油平均每户经营7.6 hm2,水产平均每户经营1.77 hm2,果蔬平均每户经营2.0 hm2;规模经营户户主平均年龄54.3岁,其中30岁以下的1名,31~40岁的19名,41~50岁的90名,51~60岁的186名,61~70岁的78名,70岁以上的1名,70.4%的规模经营示范户主的年龄集中在51~70岁;规模经营户每户家庭人口平均4.7人,其中63%以上规模经营户家庭人口在5人以上,每户平均务农人数仅1.9人,也就是说每户是家中的2位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子女均在外就业;规模经营户主文化水平偏低,80%的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甚至个别的仅仅会写自己的名字;2013年,粮油规模经营户全年稻麦净效益在0.9万~1.2万元·hm-2,平均每户年收入在6.4万~9.1万元。水产养殖户的净效益高于稻麦种植户,平均效益在3.0万~7.5万·hm-2,平均每户年净效益在5.4万~13.3万元。

2.2 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淀山湖镇在农村劳动力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现代规模经营者人数少,年龄大,文化低。375名规模经营户主大多为20世纪50-60年代出生,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及以下,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农村青壮年从事农业的较少,农业 “后继无人”。大部分年轻人宁愿干别的,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一心想摆脱祖祖辈辈都从事的农业,觉得土,感觉累。根据统计,全镇规模经营示范户中40岁以下的仅为20人,占比为5%。而规模经营户的家庭人口都在4人以上,可真正参与农业生产的都是家中的2位老人,年轻人基本外出就业,都希望跳出 “农门”,不愿成为 “农二代”,农业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等这批50-60年代的老农民再也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我们的农田由谁来种,谁又能种得好,农业也将出现 “农民荒”。

农业生产 “小工”难雇,出现高峰时的用工荒。每到农忙时节,农户既要收割晾晒上茬作物,又要抢播下茬作物,他们抢时间、抢天气,希望把即将到手的钞票稳妥的放进自己的口袋;因此最忙的时候规模大的经营户都会雇佣大量的临时小工,可是现在小工非常难雇,雇到的都是60多岁的老人,甚至70多岁,农户实在不愿雇,但又不得不雇。其原因,一是无人可雇,二是只有这些小工熟悉农业生产,具有基本技能。伴随 “小工荒”,小工价格也在逐年上升,每工从原来80元逐步提升到2014年130~150元,增加了农业开支,降低了农业净效益。

3 建议

2014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主席提到 “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让农民拥有体面的职业,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的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大环境下,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

3.1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粮食

生产积极性

建立补贴标准常态化调整机制,大幅增加对种粮农民财政帮扶。将农资补贴标准与农资价格变化、粮食价格变化相联动,将农业政策性补贴常态化,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补贴规模和范围,才能真正帮助农民减负,将生产经营成本降下来。

完善利益导航稳定化机制,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政府要在大局和具体操作上重视农业生产,落实从生产到销售一系列过程的优惠政策,在降低生产资料价格的同时,努力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通过平衡不同生产要素的回报率,让农民种粮务农的收益稳定增长,让政策成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定心丸”。

健全农业保障服务体系,提升农业保障服务水平。现在虽然有农业保险,但它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一是保险理赔标准较高,二是保险理赔只赔经营成本,不赔预期收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提高农业保险赔偿额度,保障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再害怕。

建立合理的承包经营机制,促进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一是承包年限,作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承包年限在5~8年较为适宜;这既符合中央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年限要求,又能提高规模经营大户对农业的投入。二是承包金需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农业规模经营户的年平均净效益为当地农民人均年效益的2倍左右,即每户在10万元左右,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吸引年轻人加入到职业农民的行列。三是经营面积要因地制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自己有大中农业机械作业的,经营面积可大一点;反之靠老夫妻俩加雇工作业的,承包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养殖面积分别在6.67,0.67和2.0 hm2为宜。

3.2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也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提供了有益实践。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效益不断增加、承包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大力扶持,家庭中原来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将会逐步返回农村务农,逐渐承担起父辈农业生产的责任,这样就可以通过孕育 “农二代”这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解决 “未来谁来种田和怎样种田”的难题。

因此,要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提倡和帮助农户成立家庭农场,通过落实中央各类补贴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倾斜,制定各种社会和财政信贷等扶持优惠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帮扶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和创业,让年轻人感觉有舞台,有价值,有收益,有面子,有前途。

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幅度提高种粮农民素质

实施农业职业资格准入。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然要求。我们要制定相应政策,实施农业生产承包经营职业资格准入,确立并保障职业农民在承包经营方面所具有的优先权,确保宝贵的农业资源由高素质农民经营。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健全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让社会知晓现代农业不是传统低端而是现代时尚,现代农业生产需要高新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现代农民不是身份低微而是高端体面。

开展多样重点专业培训。仿照企业经营理念,根据生产实际和农民特点,重点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农民,重点传授农业生产急需,现代农业急需,城乡一体化和市场经营急需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知识,让农民乐于学习,学有所用。

加速农民待遇城乡一体化。出台扶持照顾政策,将惠农政策向农业大力倾斜,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农保和医保等社会保险并轨,依照工业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标准,建立职业农民由个人缴费、企业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职业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让职业农民和企业职工社会地位和待遇持平,让职业农民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创造效益和发展前景比其他职业更体面更有希望,这样就能快速推动职业农民培育。

3.4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种地农民提供服务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和股份合作。进一步制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优惠政策,重点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品牌营销等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面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服务。

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通过成立专业农业服务组织,加大组织培训力度,促进农业服务组织年轻化、专业化,高效化,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和可持续性,使规模化经营农民不再费时费力专门雇佣人工,这样就能快速专业地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解除了农业生产用工荒的问题。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按照 “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扩展农业产业链,促进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收益率。

[1] 顾吾浩,单文豪.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关于解决 “谁来种地”问题的思考 [J].上海农村经济,2014(1):14-17.

[2] 王守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 “谁来种地”难题的根本制度变革 [J].农民科技培训,2013(8):6-9.

(责任编辑:张才德)

F 323.6

A

0528-9017(2015)04-0544-03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432

2015-02-13

梁迎暖 (1980-),女,河北衡水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水稻、小麦栽培研究工作。E-mail:11433543@qq.com。

文献著录格式:梁迎暖,谢勇,朱平平.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从业人员的调查与思考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4):544-546.

猜你喜欢
昆山市经营户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两块矿石
凌绝顶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