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朱徐燕,黄锡志,朱建杰
(1.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余杭 311100)
双季茭白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
陈建明1,庞英华2,张珏锋1,朱徐燕2,黄锡志2,朱建杰2
(1.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余杭 311100)
基于前人和我们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结果,本文探讨了双季茭白不同生长时期的节水栽培技术,为双季茭白的科学合理用水、保证茭白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双季茭白;节水栽培;技术规程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et Stap f)属水生作物,早期生长于沼泽地或浅水池塘中,经人工驯化后转移至水田中进行常规种植,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我国茭白种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万hm2发展至目前的7万hm2[1],其中浙江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约3万hm2。茭白品种很多,可分为双季茭白 (秋季、翌年初夏各采收1次)和单季茭白 (仅秋季采收1次)2大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茭白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农村一项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发财致富的重要途径,是效益农业的一个亮点。
在茭白生长过程中,茭白植株需水量大,茭农仅凭经验灌溉水量,且多数长期灌深水,既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又易使茭白病虫害发生为害加重,出现严重的茭白连作障碍现象,不利于茭白的高效安全生产。目前茭白缺乏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严重阻碍了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茭白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势在必行。
信纪存等[2]在研究茭白的节水灌溉技术后认为,与常规栽培相比,节水35.3%的情况下,茭白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产量等均无明显差异,且产量略有增加。而节水66.3%以上时,茭白产量则极显著减少。沈学根等[3]在双季茭白秋茭栽培技术中提到干湿管理促分蘖技术,即茭白植株进入分蘖期,搁田与灌水相间进行,搁田1周后再灌水保持1周,交替循环多次,直至进入孕茭期。我们的系统研究表明,双季茭白秋茭在植株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和孕茭期分别比传统灌溉减少1/3~1/2的灌水量 (即灌溉水位降至4~5、4~5、8~10 cm),可明显降低茭白株高,增加分蘖数,同时也能提高净茭重量和茭形大小,最终使产量明显增加[4]。进一步试验发现,在秋茭返青至孕茭前这段时期,灌溉水位1~2 cm时,虽用水量减少了,但对茭白产量影响大,产量显著减少;灌溉水位4~5 cm时进行干湿交替灌溉,既减少用水量,又保证茭白产量不受影响。这说明茭白植株的需水量较大,在分蘖期保持薄水层 (1~2 cm)对茭白生长极为不利;灌溉水位4~5 cm且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不影响茭白正常生长。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结果,并根据茭白需肥规律[5-6]和茭白生产技术规程[7],特制定双季茭白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为双季茭白的科学合理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保证茭白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生产作用。
定植至返青期。7月中下旬定植前7~10 d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2 500 kg,过磷酸钙5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900 kg(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 525规定)。翻耕20~30 cm土层、耙平,达到田平、泥烂。双季茭白种苗事先经过二段育苗后,挖墩分苗进行大田定植。每667 m2种植1 000~1 500墩,每墩1~2株,宜宽窄行定植。宽行行距100~120 cm,窄行行距60~80 cm,株距40~60 cm。定植后20 d内保持水位8~10 cm,以防高温烧苗。
分蘖期。8月上中旬,茭白植株成活返青后,自然落干至茭白田表面出现细纹裂痕 (称为 “小搁田”),然后再灌水至4~5 cm深时施追肥,每667 m2施尿素5~8 kg。8月中下旬茭白植株进入分蘖期后,小搁田与灌溉水位4~5 cm相间进行,每隔7~10 d进行1次小搁田,随即灌水,保持水位4~5 cm,交替循环,直至植株进入孕茭期。在植株定苗后,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复合肥15~20 kg。期间发生的茭白病虫害主要有锈病、胡麻叶斑病、螟虫、长绿飞虱,可利用农业防治(剥除病老叶)、物理防治 (杀虫灯、性诱剂)、生物防治 (养鱼、鸭,释放赤眼蜂等)和高效低毒农药 (烯唑醇、苯醚甲环唑、苯甲·丙环唑、异菌脲、井冈霉素、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噻虫嗪、噻嗪酮等)等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为害。
孕茭期。10月进入孕茭期后保持水位8~ 10 cm,并在孕茭初期施肥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15~20 kg。期间慎用杀菌剂防治茭白病害,同时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采收期。11月进入采收期,田间水位自然降至4~5 cm,并保持该水位至茭白采收结束。
休眠期。12月上中旬茭白采收完毕后,自然落干或及时排干田间积水,进行适当搁田,1月保持田间水位2~3 cm。
萌芽至出苗期。2-3月中旬保持田水湿润,疏苗删苗后保持2~3 cm水层,并施肥1次,每667 m2施尿素5~10 kg;期间若遇倒春寒,需要灌溉水位至5~10 cm,以保护茭白苗不受冻害。
分蘖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分蘖前中期控制2~3 cm的浅水位,分蘖后期控制10~15 cm水位。达到一定苗数后及时间苗,并除去游茭苗,控制每667 m2有效分蘖苗18 000~24 000株。定苗后,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复合肥20~25 kg,隔10~15 d后视苗情决定是否再次追肥。期间发生的茭白病虫害,其防治方法同秋茭的分蘖期。
孕茭期。5月份植株生长进入孕茭期,继续保持水位10~15 cm;在孕茭初期施肥1次,每667 m2施复合肥25~30 kg。期间慎用杀菌剂防治茭白病害,同时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采收期。6月份进入茭白采收期,应保持15~20 cm的深水位,并在20%~30%的茭白采收以后施肥1次,每667 m2施尿素5~10 kg。
[1] 俞晓平,陈建明.茭白高效安全生产大全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信纪存,徐玉江,黄飞,等.茭白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4):11-14.
[3] 沈学根,姚良洪,倪方群,等.浙北茭区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栽培新技术 [J].长江蔬菜,2011(16):122-124.
[4] 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等.不同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2):156-161.
[5] 姜丽娜,付建荣,符长焕,等.平衡施肥对茭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浙江农业学报,2003,15(3):161-166.
[6] 朱徐燕,沈建国,庞英华,等.茭白配方专用肥肥效比较试验 [J].中国园艺文摘,2013(5):18-20.
[7] 杨桂玲,陈建明,虞轶俊,等.茭白生产技术规程.农业部行业标准NY/T—2015[S].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645
B
0528-9017(2015)04-0474-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411
2015-01-2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2012BAD27B00);杭州市农业科研攻关项目 (20120232B4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前瞻性项目
陈建明 (1963-),男,浙江天台人,研究员,博士,从事作物害虫防治及水生蔬菜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工作。E-mail:chenjm63@163.com。
文献著录格式:陈建明,庞英华,张珏锋,等.双季茭白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 [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4):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