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杨雪萍
目的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1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均采取内镜及胃镜下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1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平均止血时间(11.5±2.3)h, 平均输血量(2.0±1.3)U。结论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实际操作情况, 通过内镜下治疗、胃镜下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降低病死率。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发病急, 出血量大,患者易发生出血性休克, 造成死亡。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类型, 临床以内镜、手术、药物等方式进行止血。随着内镜、胃镜等方法广泛普及, 明显降低了患者急诊手术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本文主要分析本院收治的11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胃镜及内镜下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1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 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男77例, 女35例;年龄24~72岁, 平均年龄(56.7±3.4)岁;临床表现为黑便、呕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5例, 胃溃疡36例, 复合性溃疡31例;无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及冠心病患者;患者参加研究时, 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禁食, 卧床休息, 均输液、补充血容量,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维持血压, 予以抗休克治疗, 同时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 稳定生命体征。
50例患者采取内镜下治疗。患者于术前禁食, 术中常规补液, 抽取胃内积血, 以生理盐水灌洗, 除去胃内血凝块, 暴露病灶, 明确出血部位。20例患者于内镜下行钛夹治疗, 连接金属钛夹和持放器, 通过钳道插入, 对准出血部位两侧, 收紧钳夹, 一起夹住病灶和周边黏膜, 断离钳夹, 根据患者病情, 可放置2~4枚钛夹;18例患者于内镜下注射, 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采用黏膜注射针在出血部位1~2 mm处分点注射, 每点注射剂量0.5~1.0 ml;12例患者于内镜下喷洒, 取20~40 ml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于喷洒于出血部位。
62例患者于胃镜下药物注射止血。以患者出血血管病灶为中心, 取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在距离血管0.5~1 cm部位注射1~2 ml, 注射约3~4次, 若无活动性出血, 可撤退胃镜,取奥美拉唑和氨甲环酸喷洒于出血部位。
1.3 评价标准 止血判定[2]:无便血、呕血;心率、血压恢复正常, 血红蛋白未下降;胃镜及内镜下无出血现象;大便隐血为阴性;胃液清亮无色。患者检测符合其中两项皆为止血成功。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者治疗72 h内症状消失, 脉搏、血压正常, 大便隐血转阴;胃镜证实出血停止,胃液颜色变淡, 量减少;有效:72 h内症状好转, 血压、脉搏趋近正常, 大便隐血转阴, 出血减少, 胃液转为清亮;无效:治疗72 h后症状未改善, 仍有活动性出血, 胃液为血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112例患者经治疗, 显效40例,有效68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6.4%。
2.2 患者止血时间及输血量分析112例患者平均止血时间(11.5±2.3)h, 平均输血量(2.0±1.3)U。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超过屈氏韧带的消化道, 以十二指肠、食管、胃或胰岛等部位出血为主,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发病率, 病死率高达10%, 成为危险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胃镜及内镜的广泛普及, 明显降低患者急诊手术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 使内镜及胃镜止血成为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内镜有较多止血方法, 包括:喷射、局部注射、钛夹等方法, 内镜下喷洒方法最简单方便, 在喷洒药物的同时, 可以对出血部位进行清洗, 充分暴露出血血管。但是若患者出血位置较大, 喷洒无法很好止血;局部注射止血也有着方便的操作方法, 通过内镜活检通道, 插入注射针, 于出血点或周围注射药物, 以此止血。钛夹止血法是将血管断端夹闭, 以机械性方式止血, 不会造成黏膜变性, 且操作简单方便, 作用显著,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胃镜下止血是随着胃镜的开展而发展起来, 急诊胃镜是诊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 通常患者在出血后24~48 h接受胃镜检查, 其确诊率超过90%[4], 若出血时间越长, 会降低胃镜确诊率。因此, 患者在发现疑似为上消化道出血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通常胃镜诊断和止血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因此使患者能够及时治疗,避免二次器械使用, 且操作简单方便。胃镜下止血操作简单,可观察到病灶部位渗血、附着血凝块或血管暴露, 可在胃镜下有效实施, 在胃镜直视下对准病灶部位实施药物注射止血,损伤少, 安全可靠。在本组研究中,112例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为96.4%, 平均止血时间(11.5±2.3)h, 平均输血量(2.0±1.3)U。由此可见, 采取内镜及胃镜均可有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效果显著。通常在注射止血药物时, 采用的是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非常强, 促使血管发生纤维变性或血栓形成。
总之, 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实际操作情况, 通过内镜下治疗、胃镜下治疗, 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降低病死率。但在患者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 除了要对患者实施内镜或胃镜下止血治疗,应对患者全身状况及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采取综合性治疗方式, 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若患者治疗时, 有着较为明确的出血病因, 为了降低复发率, 应采取必要措施治疗原发病病因, 使患者获得治标又治本的治疗。
[1]张静, 张佳莹, 丁士刚, 等.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582-587.
[2]王宏宇.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29-331.
[3]胡学军, 姚平. 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山东医药,2010,50(41):80-81.
[4]李闻, 钟尚志.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中国消化内镜,2007,1(3):54-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39
2014-10-29]
471900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