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玉蕾(中国广播网)
文 / 刘恩樵(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
从2014年起,包括北京市第166中学在内的北京市部分中学,开始进行“研学旅行、游学结合”的课程新模式。效果如何呢?
第166中学高二年级冰心文学班、生命科学实验班两个班级在5月初分头“游学”,历时五天四夜。冰心班的学生被安排了一条精心择选的人文线路,走访浙江绍兴的沈园、鲁迅故居、兰亭,福建长乐的冰心文学馆以及西溪湿地、三坊七巷等地。无论是沈园里陆游和唐婉凄美诗意的爱情与《钗头凤》,还是鲁迅故居里印刻着鲁迅成长历程的破落老台门与儿时乐园——百草园,在学生们看来,此行将成为终身难忘的游学实践课。
作为冰心文学班的孩子们,这次实地走进福建长乐的冰心文学馆,看到冰心奶奶居住的房间和用过的旧物,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感悟着冰心一生践行的“爱的哲学”。两年前专门奔着“冰心文学班”来的王睿同学告诉记者:自己走进这个班级,开启这样的文学旅程,就是圆自己文学梦想的一次人文远行。
王睿:在这些真山真水中我们体会到了文人的真实情感,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欣赏了那些时尚的篆刻,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记住了很多家具,在山水中的游走和欣赏提高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这种形式比上课更加有趣,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同学们则集中两天时间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参观、学习,尝试了小鼠细胞培养实验,感受无菌环境、跟踪设备等学校里无法达到的高新技术手段。李中石同学说:在国内顶尖的科学殿堂里参与实践、感受科学气质,就是为明天能走出自己的“深圳速度”。
李中石:在专业的实验室里我们体会到了严谨、严肃的实验氛围,一方面我们走出课本和学校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给自己培养一个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以后的研究、学习、工作也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冰心文学班的项东老师介绍说:为了此次游学,他提前一个多月就让每位同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如今30篇报告已集结成册。
项东:我们常常说格物致知,提到了知行合一,这个课程最好的体现就是知行合一。朱熹那个木房子建在树院底下,我们亲自去摸他种的竹子,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原来竹子是方的,我们才知道知行合一。
不同于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短假期实践课让同学们在“游”与“学”中打开了人生的长度、拓宽了生命的宽度。目前,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开始积极开展研学旅行试点。
延伸文章
一次语文游学课程
文 / 刘恩樵(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
游学这种形式看似简单易行,排除安全因素的考虑,其实为不使其沦为“只游无学”,还必须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操作技巧。微课形式,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