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秋
(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医医院,154400)
沙参为临床常用药。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功效。主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等症。
沙参(拉丁学名:AdenophorastrictaMiq.)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茎高40~80cm,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少近于圆钝的,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无毛,长3~11cm,宽1.5~5cm。花序常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为圆锥花序的。花梗常极短,长不足5 mm;花萼常被短柔毛或粒状毛,少完全无毛的,筒部常倒卵状,少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狭长,多为钻形,少为条状披针形,长6~8mm,宽至1.5mm;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特别是在脉上,长1.5~2.3cm,裂片长为全长的1/3,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长1~1.8mm,无毛;花柱常略长于花冠,少较短的。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长6~10mm。种子棕黄色,稍扁,有1条棱,长约1.5mm。花期8~10个月。花萼被毛的变化颇大,大部分个体有短毛,有时却为柔毛,也有为粒状毛,更有少数无毛的。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连续的。本种的鉴别特征是叶无柄,花序假总状或狭圆锥状,花梗短,花萼大多被毛,裂片长钻形而全缘,基部最宽。
沙参多生于低山草丛中和岩石缝内,也有生于海拔600~700m的草地上或1000~3200m的开旷山坡及林内者。本品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以根部入药。秋季采收,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除去杂质和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临床沙参饮片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无臭,味微甘。蜜沙参形如沙参片,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偶见焦斑,味甜。
本品内煎汤服用量为干品10~15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临床用药禁忌:风寒咳嗽禁服。恶防己,反藜芦(《本草经集注》)。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嗽者,勿服(《本草经疏》)。
主要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和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参主要由如下药理作用: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注射杏叶沙参煎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鼠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内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重量,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②祛痰作用: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h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等。③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④强心作用: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明显强心作用,离体心脏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min。
沙参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只有1种,即南沙参。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两书问世以后,开始将沙参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两种。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两者区别主要为:①科属不同:南沙参属桔梗科,北沙参属伞形科。②性味不同:南沙参甘淡,性微寒,北沙参甘寒。③功用不同:南沙参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北沙参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阴虚内热,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就药材质地而论,北沙参坚实,南沙参空疏,坚实者用于养阴,空疏者用于补气。④性状不同:北沙参为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南沙参为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凹陷处常有残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顶端具1~2个根茎;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总体来说南沙参和北沙参功效上差别不大,基层临床上不严格区分混用情况也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