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莹 宋清雪
(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闭锁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孟晓莹 宋清雪
(辽阳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研究分析虹膜严重后粘连瞳孔闭锁无法扩开的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12眼患者,采用颞侧角膜缘切口及虹膜周边弧形切开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12例中10例顺利完成人工晶体植入手术,2例未能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视力≥0.5者6例,0.2~0.3者6例。无瞳孔移位、变形。结论颞侧虹膜周边弧形切开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闭锁;瞳孔;晶体;植入
对虹膜严重后粘连瞳孔闭锁无法扩大的白内障患者,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术很难实施。为避免强行经小瞳孔领内施术发生诸多并发症,笔者设计颞侧角膜缘切口及颞侧虹膜周边弧形切开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5],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手术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12眼,男4例,女8例。年龄:20~70岁。白内障类型:外伤性白内障2例;老年性白内障8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例。均作过抗青光眼滤过术。术前视力:手动4例,指数/20 cm 6例,0.02者2例。瞳孔状况:大小3~4 mm,闭锁。常规散瞳剂丝毫不能散开。眼压:4例正常,8例波动于17.30~25.56 mm Hg(1 mm Hg=0.133 kPa)。
1.2 方法:常规局麻,显微手术。为保护青光眼滤过泡,做颞侧角膜缘120°1/2板层切开。向瞳孔领内注射粘弹剂,试行瞳孔粘弹分离,若能使瞳孔扩大6 mm以上,截囊,挽核由前房径路进行。否则,于相应部位虹膜周边部作弦长6 mm弧形切开,暴露晶状体近赤道部,于赤道前3 mm作6~8 mm开罐式截囊,并将瞳孔领内混浊的前囊或膜状物作环形截除。将晶体核进行水分离,尽量缩小其体积。于下方角膜缘部用斜视钩轻轻揉压,使晶体核上缘暴露于虹膜切口处,继续操作挽出晶体核,清理吸净晶体皮质。注射粘弹剂于晶体后囊与虹膜后间隙内,由虹膜切口处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调整晶体袢于3点和9点。用10-0可吸收线间断吻合虹膜周边切口和角巩缘切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 mg,单眼包扎。
随访6个月~2年。术后视力恢复0.5以上者6例,0.2~0.3者6例,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最高值未超过术前水平。瞳孔与虹膜状况:瞳孔大小、虹膜色泽及纹理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前房:均在术后24 h形成,无浅前房或前房不形成者。并发症:2例术中后囊破裂。4例前房少量渗血。4例人工晶体表面形成稀薄的纤维素性渗出膜,经用肝素钠眼液治疗后逐渐消散。
无虹膜后粘连或轻度粘连的白内障,采用囊外摘除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均能取得理想效果。当面临瞳孔闭锁不能扩开时,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手术径路与术式。它要求保存具有良好功能的青光眼滤过泡;保证新入路对眼组织损害能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基于上述原则,设计颞侧径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式。可避开青光眼滤过泡区,完好地保存已获得的抗青光眼治疗效果。作颞侧角膜缘切口,术野开阔,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颞侧虹膜周边剖切开,似乎令人担心对眼组织损伤太大,而与虹膜全切并再缝合法、瞳孔括约肌剪开再吻合法及非切开瞳孔牵拉扩张法等相比[6-9],损伤在虹膜周边,保证术后圆瞳孔,避免对光学中心区域的破坏,吻合也较容易。实践证明,只要谨慎操作,动作轻巧,不会对眼组织造成明显损害。由于瞳孔闭锁,除瞳孔外,大部分虹膜组织与晶体前囊贴附在一起,要想分离相当困难。采取晶体近赤道部截囊,挽核,可避免强行分离粘连遭遇的麻烦和对眼组织的伤害,也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创造了条件[10-12]。
由于瞳孔闭锁,手术难度大,操作时务必精心细致,注意如下事项:①球后与眼轮匝肌充分麻醉,手法加压,充分软化眼球。避免眼压波动造成后囊破裂或玻璃溢出。②虹膜周边开宜<6 mm,遇大晶体核时,再适当延长切口。③挽核前先进行水分离,使晶体核化解到最小程度,以利在虹膜最小切口状态下能顺利挽出。尽量降低对虹膜创伤,减少术后色素膜反应[13-15]。
[1]艾江山,王婷婷,王倩.闭锁小瞳孔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眼科学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51-53.
[2]吕晓霞,柴立静,姜延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8-39.
[3]龙子,文杰,袁媛.小瞳孔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22-23.
[4]惠延年.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1-139.
[5]吴振中,蒋幼芹.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58.
[6]崔止福.小瞳孔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实用眼科杂志,1994,12(8): 496-497.
[7]刘奕志,葛坚,程冰.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2, 48(7):435-437.
[8]孙为荣.眼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1-606.
[9]申善茂.眼科新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1-309.
[10]姚克,姜节凯,杜新华,等.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5):333-335.
[11]王文清,杨冠,宁文捷,等.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J].中华眼科杂志,1999,35(2):91-93.
[1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1-505.
[13]潘福军,徐格致,吕嘉华,等.瞳孔全后粘连患者的人工晶体植入术[J].华眼科杂志,2012,48(3):l48-149.
[14]任西平,黄洁成.虹膜周边横形切开人工晶体植入术[J].眼外务职业眼杂志,2013,35(4):243-244.
[15]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1-209.
R776.1
B
1671-8194(2015)08-0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