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仲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

2015-01-24 19:44郑启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风池经方小柴胡

周 正,郑 宏,郑启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郑州 450000)

郑启仲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
*

周 正,郑 宏△,郑启仲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郑州 450000)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郑启仲教授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并列举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的治疗验案,并总结其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的特点。

经方;异嗜症;漏汗症;痉咳;郑启仲;名医经验

郑启仲教授是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杂证,通过长期的儿科临证实践,善用经方,方证对应,紧扣病机,方小量轻,疗效神奇。笔者采撷其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疑难杂症经验介绍如下。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异嗜案

案1:孙某,男,4岁,7月4日初诊:患儿从1岁半起嗜食异物,如泥土、煤渣、纸张等,经驱虫药、肥儿丸、王氏保赤丸等治疗异嗜症状日见加重而求诊。症见面色萎黄,风池、气池色紫,心烦易怒,夜卧不宁,食纳可,大便干,舌边尖红、舌苔白间黄、脉弦。诊断异嗜症,辨证属痰火内扰、肝胃不和所致,治宜疏肝和胃、清心化痰,方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醋柴胡、姜半夏、黄芩各6g,黄连3g,茯苓10g,桂枝、大黄各3g,生龙骨、生牡蛎各10g,石菖蒲6g,远志、莲子心各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7月8日二诊:夜卧转安,异嗜症状仍在,原方再进7剂。10剂药后来诊异嗜症状明显减少,大便调,守方再进7剂异嗜止,诸症平复,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异嗜症是儿科常见病症,临床多从虫积、疳证等治疗,疗效欠佳,郑启仲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而获良效。该方本是张仲景为伤寒误下、邪热内陷而设方剂。《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病机为痰热扰心所致。异嗜患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旨在从痰论治,目的清心化痰、疏肝和胃立法。并特别重视面部望诊,尤其是面部风池、气池的望诊,借鉴《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风气青惊紫吐逆”之论。刘弼臣注释:“这里的风,是指风池,在眉毛下面;这里的气是指气池,在眼睛下面”[1](《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郑启仲临床观察发现,风池、气池的变化可反映多种病证,且多为脾胃病症。风池属脾,气池属胃,其变化反映全身气血的虚实,对诊断脾胃疾病及全身疾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例患儿风池、气池色紫,说明脾胃积热,故加黄连伍黄芩、大黄以清泻心胃之火,火清则痰消,痰消则神静,神静则无异嗜矣。故患儿异嗜2年余,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和胃、宁心安神,取黄连、莲子心清泻心火,加石菖蒲、远志,伍芩连以化痰除烦,药切病机,见效神速。

2 桂枝加附子汤治漏汗案

案2:魏某,男,2岁4个月,4月2日初诊。患儿4d前因发热在当地以“感冒”治疗2d,用药不详。热退而汗出不止,昨晚体温35℃,胸背冷汗自溢,四肢发凉而求诊。症见神清、倦卧、恶风、唇白、额头、胸腹、背部冷汗,四肢发凉,小便少、大便稀,舌淡苔白水滑,脉浮大无力,体温36.1℃,诊断漏汗,辨证属汗过伤阳、卫阳不固所致,治宜温阳固表为法,方取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白芍各10g,干姜6g,大枣5枚,制附子10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频频服之。服后四肢转温,汗出明显减少,恶风已除,脉已转平缓。守法再调取桂枝、白芍、生姜各6g,大枣3枚、制附子6g、黄芪10g、炙甘草3g,水煎服3剂,每日1剂,药尽诸症平复而愈。

按语:该患儿因感冒发热应用发汗药物过多而致漏汗不止。《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郑启仲遵张仲景之法,用桂枝加附子汤生姜改为干姜,旨在加强温阳之力。1剂而阳复肢温,守法加黄芪调理3d而愈,可见其运用经方经验之一斑。

因为小儿脏腑娇嫩,患病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目前儿科治疗用药误下、误汗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因患儿家长重复就医、重复用药,或不同医院多个医生的用药自行累加服用,或自购药物而旺投之,致使同类药物重复或超量应用,造成过汗、过下误治发生。

3 小柴胡汤加减治愈慢性痉咳验案

案3:张某,女,10岁,9月17日初诊:主诉阵发痉挛性咳嗽3个月,加重月余。患儿3个月来受凉感冒后常常咳嗽不止,曾与西药头孢霉素、急支糖浆等治疗,稍有好转,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夜晚尤重,咳嗽呈痉挛性,偶遇冷空气或刺激性异味即咳嗽不止,活动后加重,多次使用抗生素治疗及抗过敏、止咳化痰类药物,咳嗽有所缓解。胸片示支气管炎,症见面黄消瘦,时有咳嗽、痰少,活动、感冒后加重,夜晚顿咳,咳甚则呕吐,胁痛,腹胀,偶有流清涕,咽痒,口苦,纳可,睡眠不安,二便正常。察其舌尖红、苔白厚、脉弦滑。症见痉咳,肝火犯肺型,辨证属木火刑金、风痰犯肺所致,治宜清肝肃肺、调畅气机、化痰止咳为法,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姜半夏各6 g,蛤壳15g,白芍10g,青黛3g,川贝母5g,杏仁10 g,旋覆花、炙甘草各6g,生姜2片。水煎服3剂,每日1剂,分3次服。9月21日再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夜咳减半,咳时未再呕吐。效不更方,守方继服,水煎服3剂,每日1剂。6剂后来诊夜咳消失,仅晨起咳嗽偶作,无呕吐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取上方去旋覆花、加茯苓10g、陈皮6g以善其后,再服药16剂患儿咳嗽消失而愈。3个月后因患乳蛾就诊,述其咳嗽未再复发。

按:小柴胡汤在临床中并非治咳之剂。《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论,但医家应用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病案很少。郑启仲通过临证观察,细研《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豁然大悟,此患儿久咳不愈非肺窍不宣也,乃肝火烁肺,即“肝咳之状,咳甚两胁下痛……转则两胠下满”《素问·咳论》,因此治疗用药当以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白芍、黛蛤散以清肝肺之火,杏仁、贝母甘苦润肺,旋覆花降气化痰,能降肺气、平肝气、和胃气,通畅气机。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写到:“余临证以来,每见咳嗽百药不效者,摒去杂书之条诸纷繁,而觅出一条生路,止于《伤寒论》得之治法。《伤寒论》小柴胡汤谓:‘咳者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此为伤寒言,而不尽为伤寒言也。”此患儿咳嗽当由外邪侵袭,病久木火刑金,风痰犯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三焦气机不调、肺失宣降、肝火上炎所成。小柴胡汤是和法之祖方,在内可疏利三焦,故去参枣加黛蛤散及润肺清肝降气之杏仁、贝母、白芍、旋覆花而收功。医家张景岳“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运用经方必有旨归,加减配伍力戒陈杂,因此久病痼疾疗效神奇。

[1] 刘弻臣,孙华士.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白话解[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

[2] 郑宏,郑攀.郑启仲儿科经验擷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50-51.

R272.6

:A

:1006-3250(2015)08-1031-02

2015-02-19

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郑启仲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1]41号)

周 正(1966-),男,河南宁陵人,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从事小儿脑病康复和保健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郑 宏,Tel:13903815826,E-mail:drzhenghs@ 126.com。

猜你喜欢
风池经方小柴胡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墨风池诗词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疼痛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