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健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证治探讨·
乌梅丸加减治疗阿斯综合征临床探讨
彭健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厥阴阿斯综合征乌梅丸
阿斯综合征是指心源性脑缺血缺氧综合征,是由于严重心律失常或某部位的梗阻而使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发的脑缺血缺氧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为突然晕厥,伴或不伴有四肢抽搐,偶有其他不典型症状。为当今急诊常见病之一,且现代医学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从中医角度而言,就其突然晕厥、四肢抽搐,当属中医学“厥证”范畴。笔者在急诊接诊过程中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阿斯综合征临床收到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乌梅丸加减治疗阿斯综合征进行浅探分析,为其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厥证,《中医内科学》[1]中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与阿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较为符合,而“厥”之发生,究其病因病机,种类繁多。清代姚止庵在其所著中对“厥”解释颇为精当。他认为,厥凡三义:一谓逆也,下气逆而上也,诸凡言厥逆是也;二谓极至也,《素问·厥论》之热厥寒厥,盖言寒热之极也;三谓昏迷不省人事也。笔者结合自身在急诊接诊过程中所见,试析阿斯综合征病因病机。
1.1阴血耗损笔者在急诊接诊过程中,发现阿斯综合征患者多数有失眠病史,且存在心脏基础疾病多年,结合中医理论究其原因,当责之阴血损耗。心主血脉、亦主神明,人体阴阳气血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受藏于肝,则心神受养,神安志清,若心阴受损、肝血失藏,阳不能纳,轻则神乱不能寐,重则发为晕厥。同时在临床可见此类患者除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晕厥之外,均伴有四肢拘急或抽搐,其舌质多以红、绛为主,舌苔多以薄黄、剥落为主,脉象以弦细、结代为主。为阴血枯涸,四肢血脉不能濡养生风之象。
1.2情志失常《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情志因素是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重要因素,情志过极容易引动肝气,使得肝失疏泄,胆气不平,心胆失调,心神受扰而发病;或因肝气郁结,久郁化火,郁火上升,扰动心神,神明无主而发病。此类患者多伴有情志抑郁,易怒,或喜笑无常,舌质多以两边红为甚,舌苔多薄黄、薄白为主,脉多为弦紧。
1.3痰火扰心此类患者或平素脾胃虚损,运化失司,湿盛壅中,日酿成痰,痰浊内盛,久而化火;或暴饮暴食,更喜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痰,痰郁化火,痰火交织,上扰心神,心神不安,发为此病。此类患者多为素体脾胃虚弱,其发作相对频繁,同时发作时喉中痰鸣声明显,伴有口角流涎、呼吸气促为明显特点,舌质多红,苔黄厚或黄腻,脉以弦滑或滑数为特征。
乌梅丸出于《伤寒论》,为厥阴主方,由乌梅、细辛、干姜、人参、当归、附子、蜀椒、桂枝、黄连、黄柏10味药物组成,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气血两调的特点,临床上目前所用已不局限于“蛔厥”或“久利”,其化为汤剂也在内、妇、皮肤、儿科等专科疾病的治疗中获效[2]。
在治疗阿斯综合征过程中,乌梅丸功效有三,一者能滋养阴液,乌梅丸中的君药为醋泡乌梅,其味酸平,生津止渴,滋养肺、肝、肾阴液,非独杀虫一功,再以苦酒(醋)浸渍,更佐以蜂蜜,酸甘养阴具矣,另当归一味,能“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血中津液即为营阴,养血之剂,自能养阴,可见当归养血之外,尚能滋养肝阴,由此,乌梅丸一方可达滋养肺肝肾之阴;二者理肝护脾[3]。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同时再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三者调理阴阳,就六经而言,厥阴之属,为阴尽阳起,其根本原因在于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厥阴相火郁极,则发而上冲;肝气不调可克伐脾土,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厥阴实而太阴虚,本方中附子、干姜、桂枝、川椒、当归均为辛温之药,《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此温阳散寒以利厥阴之生动;以乌梅为君,敛阴以反佐,升中有降,不使肝阳暴涨;《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故先以人参实脾;厥阴病概属寒热胜复,阴阳错杂之证,故以黄连黄柏清泄已成之郁火,全方合用,通过对肾肝脾三脏,使亢者平,抑者扶,恢复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4]。
乌梅丸本身已有三者之功,在其加减上,笔者通常视患者正邪两方强弱辨证施药,若痰湿盛则仿平胃散之意加苍术、陈皮、厚朴,若痰热盛则加滑石,减桂枝、干姜、蜀椒,若心火盛,加重黄连用量同时加阿胶以仿黄连阿胶汤之意,若肾水亏虚则仿六味地黄汤之意酌加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以资肾水,与此同时,若患者有其他特殊情况,则根据其临床特点,辨证加减。
杨某,男性,36岁,主因“突然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10 min”于凌晨4∶00送入我院急诊抢救室,入院时患者意识转清,对答切题,失忆,不能回忆近期事件,查体:神清,精神弱,颈软,无抵抗,心肺、腹部检查均无异常,生理反射正常,肌力肌张力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52次/min),轻度T波改变,急查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提示筛窦炎。患者既往体健,体检多次提示“窦性心动过缓”,血常规、肝肾功能、淀粉酶、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追问病史,患者家属诉该患者半年来已发作数次,约1~2周发作1次,其诊断多为“昏迷待查”“意识障碍待查”头颅CT、MRI均未见异常,长期未能明确诊断。恐患者再次发作,转入急诊留观观察病情,考虑患者既往“窦性心动过缓”病史,嘱安排24 h动态心电图,排除阿斯综合征可能性,2 d之后患者动态心电图报告提示: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早搏(部分成对出现),间歇性T波改变,间歇性窦性停搏,间歇性Q-T间期延长,间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偶发窦性停搏,其中最慢心率在25次/min,P-R间期延长以及窦性停博发生在将醒之时,与患者意识不清发作时间接近,诊断为阿斯综合征。患者本人及家属拒绝起搏器治疗,遂予中药治疗,诊见患者面色泛红,口唇紫黑,小便清长,大便略稀,夜眠欠安,多梦易醒,舌质红,以边、尖为甚,苔黄腻,舌下络脉粗、黑,脉象弦涩,细问病史,患者每次发作均在凌晨,结合发作时间,考虑病在厥阴,辨证属厥阴,虚实夹杂之证,处方乌梅丸原方化为汤剂使用,乌梅30 g(陈醋浸泡30min),细辛3 g,生姜9 g,桂枝12 g,蜀椒15 g,黄连9 g,黄柏9 g,当归6 g,炮附子9 g(先煎),水蛭9 g,地龙9 g,胆南星15 g,紫苏子9 g,蜂蜜15 g。兑服,共计7剂,水煎服,服药期间未复发,复诊告知守方续服再用2周,三诊时告知凌晨偶有四肢抽搐,呼之能应,未再发生晕厥,诊查患者舌质略红,苔腻渐退,转为薄黄,舌下络脉几乎与常人无异,将乌梅减量至20 g,减胆南星、紫苏子、水蛭,同时加用煅龙骨、煅牡蛎各20 g蜜制成丸,服用2个月,后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按:本例患者主因“突然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10 min”入院,当属中医学“厥证”范畴。首诊时,考虑患者为凌晨将醒时发作,与“厥阴为一阴,阴气虽盛而阳气即将来复[5]”相符合,故辨证属“厥阴”。与此同时,结合患者其未发作时,形如常人,但可见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责之脾阳虚弱,亦见夜眠欠安,多梦易醒,可知心阴已损。脾阳虚则运化无力,湿阻中焦,久而化火,故腹泻与苔黄腻同时存在;心阴损耗不能濡养心脏,故其脉缓,血行无力,血停成瘀,故可见舌下脉络粗、黑。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而针对其发作,并无特异性治疗。其证属厥阴,故选用乌梅丸,重用乌梅滋养阴液,二则引诸药入厥阴,其中黄连、黄柏、胆南星、紫苏子清热、降气、化痰,蜀椒、桂枝、生姜、炮附子以温其寒,同时防其滋养太过,加水蛭以逐瘀血,地龙则通行经络兼熄肝风,三诊时,患者痰热已退,瘀血尚消,故减胆南星、紫苏子、水蛭,加煅龙骨、煅牡蛎安其神。由此,该病转愈。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厥阴病以肝和心包的脏腑经络气化为基础,主要特点为阴尽阳生、阴中有阳[6],阿斯综合征的病症特点在于:1)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2)面色紫绀或发白;3)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听不到,血压测不出;4)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偶伴有大小便失禁。其突发晕厥及四肢抽搐存在夜间发生的案例[7],笔者认为可用厥阴病“一阳初生,阳气不足,肝之疏泄太过,风气内动”来解释。因此,笔者选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加减治疗阿斯综合征。
乌梅丸本身所治已经不局限于“蛔厥”一证,这已成众所周知,而《伤寒论》条文中,乌梅丸“亦主久利”之说使其多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8]疾病,但就乌梅丸治疗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病症所用不多,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当其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时,可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9]。此外,在急诊接诊过程以及在心内科门诊过程中,阿斯综合征为意识障碍患者常见鉴别诊断之一。其频繁发作,或严重患者可危及生命,西医治疗通常在发作期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同时积极控制原发病,而在预防发作及减少发作方面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乌梅丸为基础加减对阿斯综合征治疗及预防再发均有一定疗效,但后续的临床工作中仍有待收集更多的相关病例,以期后续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为乌梅丸加减有效治疗阿斯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7-178.
[2]何丰华,武维屏.乌梅丸临床应用概况[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48-750.
[3]张菁华.乌梅丸调和木土调理阴阳寒热错杂证运用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0):70-71.
[4]高悉航,牟淑敏,王德双,等.乌梅丸治疗糖尿病黎明现象60例[J].光明中医,2014,29(5):942-943.
[5]程永.肝木之气下陷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43-146.
[6]张作文,车福友,撒俊鹏,等.从厥阴病论治帕金森病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62-63.
[7]张俊松,邓节喜,郭寿贵,等.阿-斯综合征误诊癫痫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1):822.
[8]伍建光,赖俊宇.乌梅丸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4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2):212-215.
[9]邹世昌.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J].内蒙古中医药,2002,21(2):44-45.
R541
A
1004-745X(2015)10-1780-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31
201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