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恢复作用

2015-01-24 10:43: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急性

石 斌

(本溪市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浅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恢复作用

石 斌

(本溪市本钢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分别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都是选择神经内科药物进行,对照组所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护理。疗效观察则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估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MBI都得到提高,但是康复组的MBI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

康复护理;脑梗死;恢复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1]。目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大多都是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但是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较少,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预防患者的功能性丧失。为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肢体废用,最大限度的恢复其生活能力,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52例经CT、MRI证实的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患者为首次确诊并符合我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0例、22例;患者年龄45~82岁;患者都是在发病2 d之内进入本院就诊,入院治疗时间为(28.5±2.15)d。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意识清楚,没有智力以及精神障碍,生命体征平稳;对于本项目了解并自愿参加;在检查过程中排除了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无法正常交流、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52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分别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梗死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对病情变化实时监控、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控制患者的血糖等;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要进行康复性训练,包括肢体及关节的主被动运动、步行、按摩等,患者的所有训练都是有患者本人独立完成或者家属辅助完成,护士只告知注意事项。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护理,患者的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2 d后进行,康复护理持续30 d,康复护理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价。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抑郁、情绪低落等消极情绪,鼓励患者配合治疗[2];②协助患者进行肌肉按摩,按摩时间控制在5分钟/次,每天按摩4~5次,这样可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变形;③帮助患者保持抗痉挛的体位;④帮助患者完成肢体主被动运动,要点是让患者健肢带动患肢做上举运动,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背屈等被动运动,运动时间为15分钟/次,每天3次左右;⑤步行训练,患者用上肢扶住床边,两腿分开并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下蹲、起立,髋关节交替斜上,使患者逐渐负重,训练时间为7~8分钟/次,每天5次左右,要点是防止患者摔倒;⑥对患者进行记忆力以及语言训练,每天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内容可以是询问患者的住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等,让患者回忆往事、介绍亲戚朋友情况等,训练时间为15分钟/次,每天2次左右;⑦日常锻炼,鼓励并帮助患者完成一些生活功能,如穿衣、吃饭等。

1.3疗效观察

1.3.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8项。评价标准:满分为45分,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3.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指数评定:对10项日常活动的独立程度进行评判。总分100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差。

上述两项评分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有2次,分别是康复前和康复后,最终得分是2名评分人员所给分数的平均值。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结果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CSS评分如下:康复前对照组为(14.82± 3.20),康复前康复组为(14.21±3.16);康复1个月后对照组为(13.35 ±2.71),康复1个月后康复组为(11.56±2.72);对照组t=4.193,康复组为t=34.378;对照组P=0.008,康复组P=0.000; 组康复前为0.208,康复1个月为2.847;P组康复前为0.528,康复1个月为0.008。

2组患者康复护理后MBI评分表:康复前对照组为(52.74± 6.71),康复前康复组为(52.50±5.68);康复1个月后对照组为(57.24±6.93),康复1个月后康复组为(60.65±5.77);对照组t=7.404,康复组t=13.698;对照组P=0.045,康复组P=0.000; 组康复前为0.638,康复1个月为2.607;P组康复前为0.837,康复1个月为0.014。

3 讨 论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锻炼要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发病48 h后进行[3]。脑梗死患者在康复前都在卧床,所有生活都由家人完成,患者缺乏主动性,因此患者在发病后其各项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缺损,为了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表明,患者在经过康复护理后其功能缺损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同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P<0.05),患者的心态及情绪逐渐好转,能够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 : 1-7.

[2] 刘水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12,21(3):127-129.

[3]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 :187-189.

R473.74

B

1671-8194(2015)35-0283-01

猜你喜欢
脑梗死康复急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