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娜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马丽娜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研究组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存在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急性肺水肿,另外1例为支气管痉挛。结论 在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急慢性咽喉炎;雾化吸入;护理
咽喉炎是临床常见的喉科疾病,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分为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两种。其中,慢性咽喉炎可反复发作,引发呼吸系统疾病[1]。倘若患者存在严重部肿胀,则不利于饮食过程中吞咽食物,甚至毒素、致病菌侵入血液中,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例如风湿病、脓毒血症、急性肾炎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3]。据报道,雾化吸入可提高急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效果。为此,本次研究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的表现症状有发热、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充血、声带水肿、异物感等,回顾其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为研究组(40例)、对照组(38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18例;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39.5±3.9)岁;27例为慢性,13例为急性。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8例;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38.4±2.8)岁;24例为慢性,14例为急性。可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都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药物治疗相同,护理方式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护理,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报道如下:
1.2.1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具有缓解咽喉水肿的作用,2.5~5毫克/次;8万单位的硫酸庆大霉素,消炎;雾化剂含有95%乙醇、甘油、碳酸氢钠、薄荷脑、樟脑等成分,三者都具有祛痰、消肿、消炎、利湿等功能。倘若用药的对象是患儿,则护理人员应当结合体重计算雾化剂的量。每天使用20 mL雾化剂,时间控制在20 min。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事先检查仪器的运行状况,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在雾化槽中注入适量的雾化剂,并且方式药物,将口含器、传输管连接,控制雾化量,进而可开始治疗,当治疗结束,对雾化器进行清理。
1.2.2护理方法:①体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坐位,以便吸出内痰液,并且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当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时,医务人员应当引导患者在雾气吸入过程中保持屏气,然而在雾气呼出过程中将嘴巴合上,避免雾气产生外漏。对于患儿、高龄患者以及体质较差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指导患者保持半卧、侧卧体位。②口腔护理:当吸入结束时,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要及时漱口,尤其是患者吸入的药物是激素性药物,必须对口腔进行情节,以免激素在咽喉部位发生沉积,预防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有效稀释药物浓度,使得药物起效快,提高疗效。③心理护理:大部分的患者通常对雾化吸入不了解,导致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所以医务人员应当积极和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同时给予安慰、关怀,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以治愈的案例使得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④观察病情:在进行雾化吸入前,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同时全面掌握咽喉疼痛的情况,检查咽喉肿胀症状有无缓解,并且进行排痰,严密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等情况。此外,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及时调整雾化吸入量。倘若患者存在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则应当停止雾化吸入,并且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有效措施。⑤预防感染:倘若治疗过程尚未有效消毒雾化器、面罩、含嘴、湿化瓶等仪器,则极易造成致病菌侵入患者肺部,进而导致肺部感染。为此,在进行雾化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当消毒、清晰全部的吸入装置,这样可有效预防感染。并且全部的装置应当实行专人专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的事件。
1.3疗效评定标准。无效:治疗5 d,患者的体征、临床表现都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有效:治疗5 d内,临床表现有所缓解,然而吞咽食物的过程中还存在轻微的不适,一些体征已经不见。显效:治疗5 d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食物吞咽无异常,患者的肿胀、充血等症状明显改善。治愈:治疗3 d,患者的体征、临床表现全部消失。
1.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组间对比通过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显著。
研究组治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0%;研究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81.58%,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研究组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存在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急性肺水肿,另外1例为支气管痉挛。
急慢性咽喉炎的病灶通常是载膜组织,并且一些病灶极易感染、发热。雾化吸入通过超声能,雾化药液,从呼吸系统进入,具有祛痰、湿化呼吸系统、通气等作用,优势在于:采用气体完成喷送,对咽喉的刺激较小,并且药物可均匀分散在病变部位;药量较小,可对局部病灶给药,避免全身性给药而损伤肾脏,同时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微粒方式进入呼吸系统,可直接接触病变部位,起效时间短,疗效确切。
临床证实,在给予患者雾化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既可确保雾化治疗的效果,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P<0.05)。研究组的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存在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急性肺水肿,另外1例为支气管痉挛。
综上所述,在雾化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高瑞丽.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咽炎、鼻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9(18):58-59.
[2] 李梅香.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3,10(5):74-78.
[3] 王梅娟.雾化吸人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121.
R473.76
B
1671-8194(2015)35-0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