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护理理论的应用分析

2015-01-24 10:43李冬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组间依从性

李冬杰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抑郁症护理理论的应用分析

李冬杰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目的 探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70例抑郁症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理论,观察组患者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 出院评价,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服药依从性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护理理论临床效果均较为理想,但相比之下互动达标理论更具优势,对患者全面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改善均具有促进作用。

抑郁症;互动达标理论;时间护理理论

互动达标理论首发于1981年的美国,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还属于逐步发展阶段,亦有众多学者分别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其临床指导作用的验证。这一理论在国内被成功应用于肝穿刺、产程及喉癌患者和脑卒护理中,相关报道时有可见,但就精神疾病护理中报道鲜少有见。本次研究主要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该理论,取得较为优异的结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收集抑郁症患者70例,为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17~73(29.3±8.9)岁。所以病例均于第3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1]相符合,排除智能障碍及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者,排除药物过敏史或酒依赖者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和滥用药物者。其中33例初发病例,37例复发病例。性格:34例内向型,20例中间型,16例外向型。临床有绝望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表现。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讲解抑郁症相关知识,并指导用药方法,和适当给予心理干预。

1.2.2对照组:采用时间护理理论,在进行药物治疗中抑郁症患者易表现出不同半衰期,故根据其给药配药效果更佳。如催眠类药物指导患者睡前半小时内服用,另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类早餐后服用等,并将各类药物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而心理护理时间则安排在每日晚7点~9点进行。

1.2.3观察组:热情接待每位入院患者,采用互动达标理论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详尽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家属积极参与配合,进而获取有用的评估信息。然后对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护理人员需巧用沟通技巧和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与患者达成互动一起探讨其现存及潜在和需求问题,设定有效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态的护理目标。具体包括:①加强患者良好修养环境创造,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清新,尽可能融洽气氛,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②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主动沟通,耐心倾听,鼓励其说出心里压力和感受,并及时给予反馈理解,进一步提高配合程度。③针对性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全面掌握抑郁症相关知识,做好用药、安全及生活指导,养成遵医行为。④帮助患者树立抗击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心理状态。⑤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抑郁症护理常识及相关康复知识,拨正观点达成共识,强化家庭支持。最后评价目标是否实现和护理有效性。目标达成则结束护理程序;若未达成则与患者一起分析原因,在原有护理目标和计划上进行修改后再互动实施。

1.3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应用互动达标理论健康知识知晓率高达98%,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时间理论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8%,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9.7%,对照组仅87.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服药依从性:两组患者入院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P>0.05)。出院前观察组不依从仅4%共计2例,完成依从64.44%共计23例,部分依从31.56%共计10例;对照组不依从为13.33%共计5例,完成依从37.78%共计13例,部分依从48.89%共计17例,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科常见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之一便是抑郁症,它归于功能性疾病范围内,随着近年来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抑郁症患病率可谓呈几何倍数增长,其临床主要表现有焦虑烦躁、进食困难、睡眠及社会障碍等,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3]。

本次研究中主要应用了两种护理理论,其一为时间护理理论[2],近几年这一理论在精神疾病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亦在临床上取得较为不错护理效果;其二为互动达标理论[4],在精神疾病护理中应用还较为少见,但研究结果显示该理论应用明显优于时间护理理论,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可取价值,故笔者认为该理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刘育清.护理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3):217-218.

[2] 肖根秀,陈仪,刘晓梅.时间护理理论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109-110.

[3] 陈红茹.护理理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84-285.

[4] 张炜.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4):287-288.

R473.74

B

1671-8194(2015)35-0243-01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组间依从性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