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群英
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与患者特异性危险因素的相关探讨
彭群英①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的相关特异性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3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两次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情况以及相应的特异性危险因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38例患者共276次化疗,粒细胞缺乏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粒细胞缺乏总未发生率。年龄≥60岁、首次化疗有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Ⅲ~Ⅳ期以及食欲下降患者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60岁、首次化疗无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Ⅰ~Ⅱ期以及食欲良好患者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与年龄、既往史、肿瘤分期及食欲下降有关。
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特异性危险因素
粒细胞缺乏是化疗期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主要指的是化疗患者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性的在2.0×109/L以下[1-2]。粒细胞缺乏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严重,容易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临床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控制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失情况,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因此控制和预防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失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5]。本文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血液科接收的白血病患者138例,对其进行两次化疗诊治,并统计、对比和分析患者两次化疗(共276次)后的粒细胞缺乏情况以及相应的特异性危险因素,现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4年1-12月于本院血液专科进行诊治的13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7例,女51例,年龄14~83岁,中位年龄48岁,平均(60.8±5.7)岁;急性髓系白血病57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7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6例,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4例,混合细胞性白血病2例。
1.2 方法
1.2.1 化疗方法 对138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临床诊治,主要选择经典常用化疗方案,给予患者柔红霉素35 mg/m2和阿糖胞苷100 mg/m2在化疗第1天至第3天静脉滴注,化疗第4天至第7天给予阿糖胞苷100 mg/m2静脉滴注,7 d为一疗程。等到患者病情明确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后,确定整体治疗方案,患者得到缓解后,再巩固强化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1.2.2 特异性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临床观察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的相关特异性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1)临床观察,对患者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情况进行检测记录,其分级标准为:0度,即无粒细胞缺乏症;Ⅰ度,即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5×109/L~2.0×109/L;Ⅱ度,即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0×109/L~1.5×109/L;Ⅲ度,即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5×109/L~1.0×109/L;Ⅳ度,即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6-8]。(2)调查问卷,即对患者年龄及诊治期间的饮食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情况分析 1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次化疗诊治,共有152次化疗出现粒细胞缺乏症状,其临床总发生率为55.07%(152/276),明显高于粒细胞缺乏未发生率44.93%(124/276);第一周期化疗时粒细胞缺乏总发生率为51.45%(71/138),第二周期化疗时粒细胞缺乏总发生率为58.70%(81/138);两次化疗中粒细胞缺乏Ⅲ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等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粒细胞缺乏特异性危险因素情况分析 138例患者诱发粒细胞缺乏的特异性危险因素中:年龄≥60岁、首次化疗有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Ⅲ~Ⅳ期以及食欲下降患者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60岁、首次化疗无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Ⅰ~Ⅱ期以及食欲良好患者的粒细胞缺乏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目前,临床上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但在治疗期间,各种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容易引起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0-14]。因此,在化疗期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15]。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同一化疗方案的不同患者其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情况不尽相同,这就表明粒细胞缺乏的诱发因素还同其他的危险因素有关[16]。近几年来,根据相关医疗机构证实,化疗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不仅同药物有关,还与年龄、饮食、病情等特异性因素有关。临床研究显示,138例患者共276次化疗后,其粒细胞缺乏总发生率为55.07%,其中,年龄≥60岁、首次化疗有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Ⅲ~Ⅳ期以及食欲下降患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年龄<60岁、首次化疗无粒细胞缺乏、肿瘤分期Ⅰ~Ⅱ期以及食欲正常患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化疗会引起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就是白细胞降低,会引发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质虚弱等症状出现,且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患者在不适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以及恢复的时间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患者不适症状越多、症状越严重,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就越高,且后期病情恢复时间就越长,患者骨髓抑制恢复时间长短因人而异[17]。最好选择中医中药方法进行治疗,一方面杀伤肿瘤细胞,减轻、缓解、控制病情,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调理,提高免疫力,带病生存,延长生命[18]。
化疗、放疗、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化疗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有严重的影响,粒细胞缺失就是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人体白细胞半衰期短,红细胞半衰期较长,因此在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最先表现出的就是人体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就是血液中含量最大的白细胞,因此白细胞的缺失主要就体现在粒细胞缺失的现象中。粒细胞富含溶酶体、过氧化酶和杀菌物质,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人体受到感染的时候,粒细胞就从血液中移出,对感染源进行抵抗,是人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因此粒细胞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粒细胞的缺失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损伤。
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化学药物的不断更新,化疗的效果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伴随的副作用导致骨髓功能被抑制,尤其是粒细胞缺失是骨髓功能抑制中常见的现象,粒细胞缺失严重的患者会因感染而造成死亡。粒细胞缺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要提前评估患者发生粒细胞缺失的可能性,从而为患者的生命提供有效的保障。有资料显示,在不分病种,不区分化疗方案的情况下,骨髓移植与Karnofsky评分、骨转移、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有关。本研究认为,患者食欲下降、肿瘤分期、年龄等因素是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失的危险因素。
目前,很多资料都认为肿瘤晚期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缺失的风险性高,通过多方实验也验证了这个观点的可靠性,因此在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时候,要尤其注意保护患者的骨髓功能。晚期肿瘤的肿瘤负荷大,肿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过大,患者经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长期下去就会严重影响骨髓的功能,晚期肿瘤患者常出现食欲下降,经过化疗后,肿瘤细胞分解代谢对患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又带来了消化道反应,从而提高了粒细胞缺失的发生率。消化道反应影响患者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因此,在化疗后出现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立即为患者大量补充营养物质,控制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而且,出现粒细胞缺失的患者,在后期化疗治疗中,要根据情况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或者更改化疗治疗方案,避免粒细胞缺失再次出现。
粒细胞缺失是肿瘤患者化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情形严重,可以引发严重的感染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增大患者的医疗费用,不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预防粒细胞缺失的方法,可以分为初级预防和次级预防。初级预防是指在患者进行第一次化疗的时候进行粒细胞缺失预防,预防措施是采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次级治疗是指针对第一次化疗出现粒细胞缺失严重并且伴有发热的患者,采取预防式的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这种预防式的措施,能够降低粒细胞缺失情况,减少治疗延迟时间。但是根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率为40%,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因此,这种预防措施只应用于高危因素的肿瘤化疗患者。
综上所述,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的原因同年龄、既往史、肿瘤分期以及食欲下降有关,因此在化疗时医生需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从而更好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1]毛原飞,游建华,张莉娜,等.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60-64.
[2]高燕飞,王丽丽.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2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68-69.
[3]邱国超,高建飞,饶智国.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7):1651-1653.
[4]张素平,万鼎铭,曹伟杰,等.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1):17-20.
[5]尚晋,魏天南,陈为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4):276-279.
[6]赵秀升,蔡向前,王江涛.恶性肿瘤化疗后致粒细胞缺乏32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2,18(20):3522-3523.
[7]高艳,李丽丽,刘佳丽.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原则[J].现代医学,2011,39(3):355-358.
[8]陈焕伟,王博,凌华海,等.高危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肿瘤药学,2013,3(1):64-69,74.
[9]阮燕萍,张文英.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8-40.
[10]白艳玲,孙惠英,闫沛,等.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7):27-30.
[11]何慧清,黎伟超,李卫华,等.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67-168.
[12]李武平,刘冰,宋向阳.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80例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32-33.
[13]王谷云,姚红霞.恶性血液病化疗并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8(21):2331-2332.
[14]孙豫凡,蒋建君,刘加军.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2):1567-1568.
[15]葛守辈,舒华娥,张佳佳,等.降钙素原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111-112,115.
[16]常晓丽,孙琪云,胡锴勋,等.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837-2839.
[17]罗红,朱红艳.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及感染的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53-2554.
[18]林颉,宋文立.肿瘤患者化疗致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及感染的调查分析与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2010,16(22):3495-3497.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of Neutropenia after Chemotherapy and Patients’ Specific Risk Factors
PENG Qun-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33):076-078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pecific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neutropenia in leukemic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Method:138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situation of neutropenia and its related specific risk factors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138 patients finished 276 times of chemotherapy totally.The total occurrence rate of neutropenia was higher than the non-occurrence rate of neutropenia.The incidence rates of neutropenia in patients who were 60 years or more,with neutropenia for the first time,with tumor of Ⅲ to Ⅳ stage and with decreased appetit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ho were less than 60 years,without neutropenia for the first time,with tumor of Ⅰto Ⅱ stage and without decreased appetite,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occurrence of neutropenia in leukemic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has a correlation with patients’ age,previous history,tumor staging and loss of appetite.
Leukemia;Chemotherapy;Neutropenia;Specific risk factor
10.3969/j.issn.1674-4985.2015.33.026
2015-05-07) (本文编辑:王利)
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180
彭群英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18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