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十二)

2015-01-24 05:06:59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催乳素上皮脊髓

·自我测试·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十二)

1.诊断成年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

A.140 g/L

B.130 g/L

C.120 g/L

D.110 g/L

E.100 g/L

答案:D

解析: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病人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120 g/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110 g/L,可以认为有贫血。故选D。

2.血红素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慢性病贫血

答案:A

解析:选项A,缺血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引起血红素合成障碍而导致的贫血。选项B,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减少为特征的疾病。选项C,海洋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的珠蛋白链有一种或几种的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选项D,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选项E,慢性病贫血通常是指继发于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异常等直接或间接影响造血组织而导致的一组慢性贫血。故选A。

3.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病贫血

E.缺铁性贫血

答案:B

解析: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因此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其他贫血并不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损伤而导致的贫血,不适合用骨髓移植治疗。故选B。

4.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治疗首选

A.赛庚啶

B.溴隐亭

C.奥曲肽

D.酮康唑

E.黄体酮

答案:B

解析:高催乳素血症,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催乳素(PRL)升高(≥25 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首先考虑用溴隐亭,可使血中催乳素水平降至正常,肿瘤缩小,疗效优于手术。故选B。

5.疑为垂体腺瘤时,定位诊断首选

A.脑电图

B.CT

C.磁共振(MRI)

D.放射性核素扫描

E.脑血管造影

答案:C

解析:大部分垂体腺瘤为微腺瘤,普通CT难以发现。以2 mm的薄层CT扫描加造影剂增强剂矢状位重建可提高诊断率达50%;有报道指出MRI检查垂体可使诊断率提高到90%。故怀疑垂体腺瘤的病人首先行MRI检查,故选C。

6.垂体催乳素腺瘤妇女的高催乳素血症长期不予治疗可发生

A.高血压

B.低钾血症

C.骨质疏松症

D.低蛋白血症

E.甲状腺功能减退

答案:C

解析:高催乳素血症主要引起:①月经改变:多为闭经,还可表现为月经不调、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等。②泌乳:自发泌乳或挤压双侧乳房时可见乳汁,与PRL的水平高低无绝对的正相关性,可能与PRL的异型性及其免疫活性、生物活性、受体结合率等因素相关。③若长期不进行治疗,可能因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症。故选C。

7.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病人,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

B.右侧小脑半球

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答案:B

解析:共济失调是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病人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说明脊髓、前庭和脑干正常,病损部位为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病变出现平衡障碍。故选B。

8.腰椎穿刺的禁忌情况是

A.高热

B.Kernig征阳性

C.Bainski征阳性

D.癫痫发作后

E.休克

答案:E

解析:腰椎穿刺的禁忌证包括:颅内压增高和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怀疑后颅窝肿瘤、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血液系统疾病、应用肝素等药物导致出血倾向及血小板<50×109/L者。休克病人不能充分配合,故也不宜进行腰椎穿刺,属于相对禁忌证。怀疑中枢系统感染是其最主要的适应证。故选E。

9.节段性放射性疼痛病损部位在

A.皮层感觉区

B.脊丘束

C.前角细胞

D.前根

E.后根答案:E

解析:脊髓后根受损如压迫、炎症而产生刺激时,相应后根常有放射性疼痛,称后根疼痛。故选E。局限于前角细胞的损害仅表现为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故排除C。前根的损害和前角细胞相同,肌肉瘫痪呈节段型,故排除D。脊丘束受损后表现为病侧面部和对侧躯干和肢体(不包括面部)痛、温觉障碍,即交叉性感觉障碍,但无节段性,故排除B。皮质感觉区障碍主要是复合感觉(精细感觉)障碍,故排除A。故选E。

10.下列感觉障碍中属于皮层复合觉损害表现的是

A.痛觉异常

B.重量觉

C.运动觉

D.位置觉

E.触觉

答案:B

解析:复合感觉是大脑顶叶感觉皮质对各种深、浅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整合而产生的,包括实体觉、图形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重量觉等。故选B。A痛觉和E触觉都属于浅感觉,C运动觉和D位置觉都属于深感觉,所以排除A、C、D、E。

11.孕产妇首先发生右心衰竭的疾病是

A.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

B.子痫

C.羊水栓塞

D.重型胎盘早剥

E.产褥感染

答案:C

解析:羊水中存在来自胎儿的微粒物质一旦进入母体循环,则微粒物质栓塞造成小血管机械阻塞,这些微粒物质还具有化学介质性质,能刺激肺组织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F2a、E2及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肺血管发生痉挛,致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加重,导致急性右心扩张,并出现充血性右心衰竭。故选C。

12.单臀先露的两下肢姿势是

A.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

B.髋关节直伸,膝关节直伸

C.髋关节直伸,膝关节屈曲

D.髋关节屈曲,膝关节直伸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臀先露是产前最常见且最容易诊断的一种异常体位,根据胎儿双下肢所取的姿势分为三类:完全臀先露胎儿双宽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所以选项A错误;不完全臀先露胎儿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或一足一膝为先露,所以选项B、C错误;单臀先露胎儿双膝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故选D。

13.抢救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

A.纠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继发纤溶

B.纠正呼吸循环衰竭

C.纠正肾功衰竭

D.立即终止妊娠

E.切除子宫

答案:B

解析:羊水栓塞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纠正呼吸、循环衰竭,解除肺动脉高压,抗过敏,抗休克,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预防治疗肾功能衰竭,预防感染。其中,治疗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故选B。

14.滴虫阴道炎的治愈标准是

A.临床症状消失

B.局部用药3个疗程

C.连续3次月经后检查滴虫阴性

D.连续3次月经前检查滴虫阴性

E.治疗后悬滴法检查滴虫阴性

答案:C

解析:滴虫性阴道炎易于月经后复发。故治疗后应每次月经期后复查分泌物,经连续检查3次均为阴性者,方为治愈。故选C。

15.宫颈鳞状上皮化提示

A.宫颈原位癌

B.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宫颈未分化储备细胞增生

D.宫颈糜烂愈合过程

E.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答案:D

解析:宫颈鳞状上皮化是指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预期基底膜之间,直到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代替。宫颈鳞状上皮化多见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愈合后的上皮与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无区别。故选D。

16.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

A.帕金森病

B.锥体系损害

C.舞蹈病

D.脑干疾病

E.肌张力障碍

答案:E

解析:椎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类。椎体外系统两大表现是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如帕金森病;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如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如痉挛性斜颈)。故选E。

17.支配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答案:B

解析:舌下神经:支配舌肌的运动;面神经:支配理舌前2/3的味觉;三叉神经:支配舌前2/3的一般感觉;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故选B。

18.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

A.尿失禁

B.尿潴留

C.无尿

D.尿崩症

E…少尿

答案:A

解析:高位截瘫顾名是指横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2胸椎以上的脊髓横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第3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称为下半身截瘫。高位截瘫是各种外伤导致的脊柱损伤、脊髓断裂引起的损害平面以下一切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故选A。

19.引出查多克征(Chaddock)征提示

A.皮质脑干束损害

B.脊髓丘脑束损害

C.椎体束损害

D.薄束损害

E.楔束损害

答案:C

解析: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异常反射。包括巴宾斯基征(Babinski)、查多克征(Chaddock)、奥本海姆征(Oppenheim)、戈登(Gordon)征、霍夫曼征(Hoffmann)等。故Chaddock征提示椎体束受损。故选C。

20.骨折的治疗原则中,除复位、固定还有

A.抗感染

B.功能锻炼

C.内外用药

D.物理治疗

E.止痛镇静

答案:B

解析:骨折治疗的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各有适应症。固定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也各有适应证,各有多种方法。康复治疗应早期开始,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有利康复。没有明显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给予抗生素。物理治疗、止痛镇静都有效,但不是必须的。故选B。

猜你喜欢
催乳素上皮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6:48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8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6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