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捷 ,邹夏禹,李冬妹,杨志滢,黄志伟(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患者对麻醉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1]。文献报道,术后呕吐的发生率为30%,高危患者术后恶心的发生率为50%,PONV 的发生率更高达80%。本研究观察了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4 年1—4 月拟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年龄18~50 岁),排除吸烟史、晕动病史和PONV 史、心脏传导阻滞或心电图QT 间期延长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穴位注射组(A 组)和静脉注射组(I 组),每组各30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监测患者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A 组患者于诱导前10 min 使用1 mg/ml 氟哌利多穴位注射,于双侧内关穴以2 ml 注射器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回抽无血后推入氟哌利多1 ml;I 组患者于诱导前10 min 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氟哌利多。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4 mg/kg、丙泊酚3 mg/kg、舒芬太尼0.15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 快速诱导,术中以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维持。拔管后患者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如果患者诉中度恶心或出现呕吐,给予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如未能缓解,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如果患者诉疼痛,给予舒芬太尼5 μg,总量不超过10 μg。至少观察60 min,达到出室标准后送回病房。
(1)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历时、术中入液量和出血量;(2)术毕至拔气管导管时间、术毕至听从指令时间;(3)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呼吸抑制、躁动、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4)患者在PACU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5)术后24 h 内(分为0~1、1~2、2~4、4~12、12~24 h 等5 个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的严重程度、在PACU 停留时间及给予止吐药的次数。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根据恶心呕吐评分表(NVS)评定,无恶心呕吐至严重呕吐,依次评为0~4 分。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取α=0.05 的统计学检验水准。术后24 h 内使用止吐药病例数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手术历时、术中入液量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患者术后0~1、1~2、2~4、4~12 h 的NVS 评分分别为(0.50 ± 0.57)、(0.50 ± 0.57)、(0.47 ± 0.57)、(0.07 ±0.25)分,I 组分别为(1.47 ±0.68)、(1.13 ±0.78)、(0.97 ±0.81)、(0.27 ±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12~24 h 的NVS 评分为(0.14 ±0.35)分,I 组为(0.20 ±0.4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PACU内给予止吐药患者1 例(占3.33%),明显少于I 组的6 例(占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PACU 内停留时间为(71.63 ±2.83)min,I 组为(71.70 ±2.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组患者麻醉恢复期均未观察到呼吸抑制、躁动、锥体外系症状、心电图QT 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
影响PONV 发生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性别、晕动病史、年龄(<50 岁)、挥发性麻醉药、阿片类药、手术类型等。有研究证据表明,胆囊切除术、妇科手术及腹腔镜检查与PONV 发生风险较高有关[2]。吸入麻醉药是最强的引起PONV 的麻醉相关因素[3]。
穴位注射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选用中、西药注射入有关俞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4]。穴位注射发挥的是针、穴和药的协同作用[5-6]。内关穴具有定惊止悸、涤痰开窍、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对于呕吐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穴位主治作用与穴位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一致时,会呈现穴效、药效的“叠加效应”[7]。氟哌利多具有强效安定、镇静和镇吐作用。氟哌利多最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延长心电图QT 间期,且呈剂量依赖性[8]。因此,探讨氟哌利多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其有效剂量,具有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静脉注射比较,穴位注射相同剂量的氟哌利多,患者术后早期PONV 发生率更低,作用一直持续到术后4~12 h,且在PACU 内使用镇吐药的机率更低,同时,不影响麻醉恢复,未观察到氟哌利多相关的不良反应。这证实了穴位注射可以起到放大药物治疗作用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由此推论,氟哌利多穴位注射,可减少氟哌利多的剂量,该推论有待后续研究予以证实。另外,穴位注射是否影响氟哌利多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未能做到双盲,且NVS 评分存在一定主观因素,只初步证实穴位注射可以放大氟哌利多的治疗作用,其他的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氟哌利多穴位注射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PONV,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氟哌利多,且不影响麻醉恢复,有效、安全。
[1] 吴新民,于布为,叶铁虎,等.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快捷指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1,3(10):139-140.
[2] Gan TJ,Diemunsch P,Habib AS,et al.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J]. Anesth Analg,2014,118(1):85-113.
[3] Apfel CC,Kranke P,Katz MH,et al. Volatile anaesthetics may be the main cause of early but not delayed postoperative vomiting: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factorial design[J]. Br J Anaesth,2002,88(5):659-668
[4] 张慧芳,陈华德.穴位注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83-884.
[5] 陈佳娟,李剑勇,杨亚军,等.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3180-3184.
[6] 陈玉华,王海萍,洪秀瑜,等. 穴位注射疗法的机制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44-46.
[7] 肖继成.内关穴注射氟哌利多预防静脉术后镇痛并发恶心呕吐的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4(12):11-12.
[8] 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M].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