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生,姚倩倩,焦光月,周振明,任丽萍,孟庆翔*
(1.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山西 太原030001;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传统意义上的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牛。断奶之前犊牛生理特点一般均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发育不全,消化机能差,免疫力低,犊牛处于牛生命阶段的幼生期,容易受到外界不利条件的侵袭,同时犊牛又是牛群的后备力量,与牛群未来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1]。因此,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是畜牧场饲养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由于生产目的的不同、生产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差异,我国畜牧业的饲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奶牛生产已经向大规模、集约化的密集饲养过渡,肉牛生产一般为中、小规模的散养为主,而牧区则一般采用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因此,犊牛的生产也呈现多种方式,所以犊牛的饲养和管理也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各自饲养方式的饲养模式。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肉牛的生产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犊牛初生的几周内,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照料,其后期育肥很难达到预期体重,且较易生病,因此,会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方法,可以使肉牛犊牛实现早期断奶,缩短母牛的产后发情间隔时间,使母牛早发情、早配种、早产犊,缩短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的终身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能好的进行管理和选育,根据犊牛的生理生长规律和前人的大量报道,肉牛犊牛的饲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初乳通常指母牛分娩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其物理特性为黏性较大,略带碱味,呈黄色。严格意义上的初乳应该指母牛分娩后第1~2次分泌的乳汁,研究发现,初乳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随着挤奶次数的增加而直线下降[1,2],5次以后基本已下降至常乳水平。初乳对犊牛的健康生长有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乳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3],因此初乳是初生犊牛不可替代的营养品。因此对新生犊牛具有特殊意义,根据规定的时间和饲喂量正确饲喂初乳,对保证新生犊牛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犊牛在出生时肠壁的通透性较强,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直接通过肠壁以未被消化的状态吸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肠壁的通透性下降,使以未被消化状态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效降低[4],且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浓度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研究表明,出生最初几个小时的犊牛,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平均达20%(范围为6%~45%)而后急速下降,出生24h后犊牛就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5]。犊牛应在出生后1h内吃到初乳,且越早越好。对纯种肉用牛和杂交肉用牛来说,一般采用随母哺乳方法培育犊牛。对肉乳兼用模式下生产的犊牛,通常采用人工哺乳。具体做法为:初乳哺喂时可采用装有橡胶奶嘴的奶壶或奶桶饲喂,每次喂量为1~2kg,24小时内饲喂3~4次[6]。哺喂完后用干净的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防止犊牛之问相互舔吮。犊牛吃奶后若互相吮吸,常会使被吮部位发炎或变形,且会将牛毛咽到胃肠中缠成毛团[7],堵塞肠管,危及生命。
犊牛饲养的重要目的就是促进犊牛的消化系统特别是瘤胃的发育,为后续阶段达到良好的生产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瘤胃的发育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瘤胃乳头的发育和瘤胃体积(物理容积)的发育。研究表明,瘤胃乳头的发育主要受到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而瘤胃体积的发育主要受到纤维性物质的影响。此阶段中犊牛瘤胃中微生物区系尚未完全建立,对纤维性物质的消化极为有限,因此此阶段应该以促进瘤胃乳头的发育为主。在犊牛1~2周龄时,就应该逐渐诱使犊牛采食精料补充料,并随着日龄和犊牛体重的增加维持或逐渐增加精料补充量[8]。精料应该以易发酵的物质为主,并添加一定的Ca、P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以维持犊牛生长所需,并能产生较多的挥发性脂肪酸以促进瘤胃乳头的发育[9]。犊牛2周龄后,便可在犊牛栏中放置一定的优质幼嫩青干草,任犊牛自由采食。这样做不仅可以防止其舔食异物,而且能够促进瘤胃的发育。由于精、粗饲料的刺激,瘤胃微生物菌群能够较早的建立起来,促进犊牛的生长。
肉牛生产一般实行母牛带犊饲养管理方式。所谓带犊饲养模式,就是犊牛从初生起就跟随母牛哺乳饲养,直至断奶和分群。这样可充分利用动物的哺乳天性,最大限度的节省人工,减少成本。由于犊牛一直跟随母牛哺乳,所以这种饲养方式下的对犊牛的饲养要求较少,主要在体现在应及时的补饲精料和优质干草,促进消化系统特别是瘤胃的发育,同时对于产奶量较高的母牛,应防止其乳房炎的发生。不同的畜牧场犊牛的断奶时间均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犊牛断奶日龄应该由犊牛的体重和精料的采食量为指标。当犊牛精料的采食量足够满足犊牛的生长所需,而犊牛的健康状况良好时,便可考虑断奶。
犊牛断奶后,采食精料的同时,提供足够的优质青干草任其采食。同时对于饲喂青贮饲料为主的牛场,需要逐渐向犊牛提供青贮饲料,并训练其采食,饲养方式由以精料为主逐渐向以青贮和粗饲料为主过渡。此阶段是促进瘤胃容积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向犊牛提供足够的纤维性饲料,以促进其瘤胃容积的发育。断奶后时期较长,经历了从哺乳-精料-常规饲料等饲喂方式的转变,也是犊牛应激最大的时期。此阶段中饲料的转变最好以过渡的方式为主,尽量减少犊牛的应激,维持犊牛平稳健康的生长。
在犊牛的培育过程中,舍温管理是非常重要。犊牛舍内温度是依建筑类型、地区特点和采用的供暖系统往往变化较大。从出生到2个月龄的犊牛培育期内,犊牛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影响最好的是舍温16~18℃。该温度条件下培育的犊牛活重比10~12℃下管理的犊牛高10.2%。平均日增重高14.6%。在20日龄将犊牛舍温提高到24~26℃,对犊牛的健康状况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在犊牛培育过程中,应考虑牛场条件,地区气候,饲养水平,解决犊牛管理中舍温设置的合理性。
犊牛圈舍和运动场要保证清洁干净,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消毒药的类型要定期交换使用。以防止细菌、病毒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起不到杀毒灭菌的作用,且要根据季节性细菌或是病毒的传染的高发期进行消毒药物的选择。保证犊牛舍的空气流通和湿度,一般圈舍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犊牛栏每次将牛转走后应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晾干备用,喂奶用具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每次必须用碱或酸性清洗剂洗)[10],牛圈每天铺换新垫草,保持通风干燥,防止贼风。
在小规模系养式的母牛舍内,一般都设有产房及犊牛栏,但不设犊牛舍。在规模大的牛场或散放式牛舍,才另设犊牛舍及犊牛栏。犊牛栏分单栏和群栏两类,犊牛出生后即在靠近产房的单栏中饲养,每犊一栏,隔离管理,一般1月龄后才过渡到群栏。同一群栏犊牛的月龄应一致或相近,因不同月龄的犊牛除在饲料条件的要求上不同以外,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若混养在一起,对饲养管理和健康都不利。
对于将来做肥育的犊牛和群饲的牛去角更有利于管理。去角的适宜时间多在生后7~10d,常用的去角方法有电烙法和固体苛性钠法两种。电烙法是将电烙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牢牢地压在角基部直到其下部组织烧灼成白色为止(不宜太久太深,以防烧伤下层组织),再涂以青霉素软膏或硼酸粉。后一种方法应在晴天且哺乳后进行,先剪去角基部的毛,再用凡士林涂一圈,以防以后药液流出,伤及头部或眼部,然后用棒状苛性钠稍湿水涂擦角基部,至表皮有微量血渗出为止[11]。在伤口未变干前不宜让犊牛吃奶,以免腐蚀母牛乳房的皮肤。
运动对于此期犊牛更为重要,犊牛在舍饲期.每天至少要进行2h以上的驱赶运动。此外,在晴天还要让它们经常在运动场内自由运动和呼吸新鲜空气及接受日光的照射。在犊牛栏内要铺柔软、干净的垫草,保持舍温在0℃以上。从出生后8~10日龄起,犊牛每天在牛舍饲喂后可以在运动场地自由活动,即可在犊牛舍外的运动场做短时间的运动,以后可逐渐延长运动时间[12]。如果犊牛出生在温暖的季节,开始运动的日龄还可适当提前,但需根据气温的变化,掌握每日运动时间。夏季夜晚犊牛可以不进牛舍,在运动场地休息。反之冬季注意防寒,特别在我国北方,冬季天气严寒风大,要注意犊牛舍的保暖,防止贼风侵入,以免犊牛疾病的发生。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生后第二个月开始放牧,但在40日龄以前,犊牛对青草的采食量极少,在此时期与其说放牧不如说是运动。运动对促进犊牛的采食量和健康发育都很重要。在管理上应安排适当的运动场或放牧场,场内要常备清洁的饮水,在夏季必须有遮阴条件。
初生至6月龄的小牛为犊牛,犊牛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牧场未来的生产状况,要提高牧场效益就要从培育优质犊牛开始。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培育健康的犊牛群是育成牛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细致耐心,及时饲喂初乳,及早开始饲喂开食料,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同时,管理上注意为犊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防治疾病(特别是犊牛腹泻),保证犊牛体质健壮。
[1] 付龙,王树茂,宋斌,等.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1,7(3):81-82.
[2] 刘敏珠,牛隽.犊牛的饲养管理[J].陕西农业科学.2004,50(3):72-73.
[3] 曹靖坤,赖艺.犊牛早期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9(11):56.
[4] 李雯.肉用犊牛早期断奶和科学饲养[J].养殖与饲料.2013,13(7):26-27.
[5] 何太国,陈学谦,俞宗发.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0,38(10):10-11.
[6] 赵格非.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J].吉林农业.2013,25(04):81-82.
[7] 赵玉清.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J].畜禽业.2011,22(04):17.
[8] 王军.浅谈肉用犊牛饲养饲养管理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35(1):25.
[9] 马序源.养好犊牛措施[J].中国农村科技.2009,16(9):62.
[10] 谷粟琨.犊牛饲养管理要点解析[J].今日畜牧兽医.2014,31(6):53:54.
[11] 罗红蓉.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11,27(11):63.
[12] 龙梅.犊牛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13,2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