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天台县畜牧兽医局,浙江天台317200)
天台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胡 斌
(天台县畜牧兽医局,浙江天台317200)
近来年,天台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使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由于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不够合理、治污设施建设等工作相对滞后,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控制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据调查,2014年天台县生猪存栏9.3万余头,出栏13万头,年产生畜禽养殖污水约13.89万t、粪污3.2万t。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好了是个宝,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2015年天台县计划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33家,修复改造25家,通过达标验收136家(含2014年修复改造78家)。
目前已通过农业、环保联合达标验收68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修复申报验收57家。主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原则,采用种养结合的畜禽排泄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式。42家治理修复单位共投资145万余元,已建成沉淀池和氧化塘等17910 m3,人工湿地15000 m2,各类管网15650 m,全部采用就近或异地农牧结合综合利用。计划最近协同环保、五水办组织开展一次集中验收工作。
2.1 环境污染严重 据调查,由于畜禽养殖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生态养殖意识淡薄,缺乏生态发展理念。全县畜禽养殖排泄污物约45万t,利用量仅23万t,利用率仅为51%左右。近年来,天台农村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投入不足,部分养殖场户随意将畜禽粪污及尿液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排泄物浪费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最近,有关部门已接到多起有关某养殖场污染投诉事项,已列为县“五水共治”重点督办项目。
2.2 基础设施简陋 长期以来,畜牧业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困扰,各项基础设施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观,畜禽良繁、动物防疫、畜牧科教等服务体系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与生产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且规模化、设施化水平偏低,加上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严重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3 土地制约严重 天台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土地资源总量少,综合利用率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加大了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的管理力度,以及全省范围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政策,大大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空间。2014年全县禁养区养殖场拆除250家,拆除面积11.8万m2,约占整个养殖设施面积的1/4。且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经纪人”,不愿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投向畜牧业,对正常畜牧业设施的农用地审批日趋严格。
2.4 管理职能不明确 环保部门缺乏治污队伍和手段,无法直接落实;农牧部门负责畜牧业生产和技术指导,无治污行政执法权。管理职责不明,严重影响了畜禽养殖污染的正常治理工作。
3.1 合理制定产业布局 有关部门应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特点,编制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畜禽养殖生态消纳地。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制度,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尚未利用土地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优化畜牧业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牛、羊等食草动物及兔、蜜蜂等特色精品畜牧业。
3.2 强化源头管理,坚决抵制环境污染 一要加强养殖污染治理。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治污投入力度,要利用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政策,加快建造或修复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二要加快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业主经营”模式,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建设标准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从场址选择、布局设计、生产规模、生产设施和环境治理等进行全面控制。积极引导散养密集区,异地兴建生态养殖小区,实现人畜分离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三要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建立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制度健全,覆盖全县范围的病死动物收集体系,完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兴办农业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中小学生环境保护与生态循环知识普及活动。
3.3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污染治理法律法规、政策,营造良好的畜牧业生产与污染治理氛围,增强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对养殖场的污染、治理等情况进行宣传报道,重点宣传绿色环保型畜牧业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好效果的养殖场,引导养殖户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举办污染治理工作和养殖场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生态养殖意识。
3.4 建立污染治理工作自查、月报制度 制定自查自纠制度,每月定期不定点对全县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进行自查自纠,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求有关乡镇对污染治理进度开展月报制度,督促养殖场污染治理,并对乡镇清理情况进行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5 推广实用治污工艺与技术 严格按照“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饮污分离”原则,实行种养结合、还田利用的综合治理措施。结合天台养殖场投资少,运转资金短缺的现状,采用将干粪就地堆积发酵处理后用作有机肥使用,污水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设施处理后入农田、鱼塘等综合利用的简易治理模式。同时,推广建设生态现代化养殖场,实施绿色环保技术,搞好养殖场环境绿化。大力推广“牧-沼-草、果、茶、蔬、林、粮、鱼”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
3.6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养殖场 以农业财政资金项目为契机,扶持养殖场发展以中、小适度规模养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建立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发展食草动物以草畜结合、基地和专业户发展养殖为主,指导养殖户选择远离城镇的山区、半山区地带,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离农田或菜地、鱼塘、果园、林区较近的地区分散建场,充分利用天然屏障。
3.7 严格规范畜禽养殖场建设,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 严格规范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强制性技术规范规定和要求,进行科学布局,引导和鼓励利用荒坡、荒地发展养殖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并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落实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治理措施。
4.1 加大依法治污与支持治污力度 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土地法》等法律法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大对养殖场污染整治和环境监察力度,依法治污,充分应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对纳入污染治理对象的规模养殖场必须限期治理达标,对超期未治理达标者责令搬迁或关停,其他区域的规模养殖场力争两年治理达标。同时,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从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4.2 制定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 建议有关部门考虑投入一定资金,养殖户则应筹集治污资金,运用财政贴息、银行贴息贷款、投资补助、征收排污费等手段,多渠道筹措治污资金,建立治污专项基金,统筹管理,鼓励和扶持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治污事业。
4.3 推进小、中、大三级循环建设 一是主体小循环。引导推进农牧结合、生态牧场建设。按照农林牧渔配套、生态要求,落实排泄物生态消纳地,实现主体内部循环利用。例如平桥森标生态养殖场,配套种植园,发展果园采摘等项目;赤城立新养殖场配套沼气工程,结合豆制品加工,实现场内循环。二是园区中循环。要巩固畜牧业在生态功能中的主导地位,把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布局要求,测算出有机肥料应用量及当地实际供给能力,合理安排相应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园区内中循环。三是县域大循环。开展沼液配送服务,对生态消纳地配套不足或季节性过剩的沼液实行专业配送、异地消纳。通过政府补助、种养殖场户适当负担、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培育沼液配送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实现县域大循环。
4.4 大力实施科技兴牧、生态养殖战略 一是减少污染,首先要建立健全区域性的畜禽生态养殖体系,引导规模养殖场发展“猪-沼-果”、“猪-沼-鱼-稻”、“猪-沼-蔬”、“猪-沼-茶”等农业生态种养结合模式。二是因地定畜(按1亩耕地吸纳2头猪粪尿计),适度规模(根据天台县实际情况,一般认为养殖场畜禽饲养量不应超过:肉牛500头、肉猪3000头、放养鸡7000羽),既节约土地、利于防疫,又便于粪污治理和生态利用。三是开发利用秸秆、蔬菜、农副产品等作为饲料,充分利用果园、荒地种草养畜,做好青贮和秸秆氨化处理,经牛羊过腹还田,减少废弃物污染。
4.5 加强兽药卫生监管与防疫灭病,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加强对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畜禽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冷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与卫生监管,规范使用兽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激素类药物添加剂等,指导和监督养殖场改善生产环境。
4.6 充实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队伍 强化动物检疫、疫病监测与免疫,并采用综合防控技术,控制、扑灭和净化疫病,提高防疫灭病水平,保护和推进绿色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S851.2
C
1005-7307(2015)05-0020-003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