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超
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章文超
目的 分析200例肢体疼痛症状患者接受肌肉骨骼(肌骨)系统超声检查的结果, 探讨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高分辨力线阵探头进行肩部、肘部、手腕部、膝部、足踝部、髋部及肌肉肌腱等超声检查。针对不同关节, 嘱患者摆出不同的体位, 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两个方向的扫查, 观察不同关节或肌肉、肌腱的细微结构。结果 200例受检患者中, 194例有阳性发现, 占97%,包括不同关节的单纯滑膜、滑囊炎87例, 腱鞘炎49例, 肌腱病18例, 肌肉、肌腱轻微拉伤9例, 肌腱撕裂或断裂21例, 肌肉撕裂伴血肿形成10例。受检者6例无阳性发现, 占3%。结论 肌骨超声对软组织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CT和MRI, 且具有无创、便捷、廉价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等优点, 特别是能够在肌腱和肌肉的运动中进行实时动态观察, 经常可提供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得到的重要诊断信息, 所以, 超声在肌肉骨骼及软组织疾病的诊断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肢体疼痛
当今运动医学高速发展, 超声仪器广泛普及, 利用超声诊断部分肌肉骨骼及软组织疾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及临床需求。随着诊断经验的积累和超声诊断仪器的迅速发展, 临床实践逐渐证明超声与CT和MRI比较, 尽管在骨关节的检查中受到若干限制, 但是, 由于其对软组织细微结构的显示优于CT和MRI, 且具有无创、便捷、廉价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等优点,特别是能够在肌腱和肌肉的运动中进行实时动态观察, 经常可提供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得到的重要诊断信息, 所以, 超声在肌肉骨骼及软组织疾病的诊断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本文旨在通过本院200例有肢体疼痛、慢性劳损及急性运动损伤后疼痛或活动受限的患者, 进行肌骨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 探讨该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有肢体疼痛症状的200例患者, 其中男112例, 占56%, 女88例, 占44%;年龄6~87岁, 平均年龄40.5岁。患者多以肢体活动时疼痛、运动后疼痛或活动受限等症状就诊。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LOGIQ E9彩超诊断仪, ML6-15探头, 频率7.5~15.0 MHz, 患者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根据需要摆出不同的体位, 以更好的显示其解剖结构。如患者无法自主摆出所需体位, 由家属或医生协助完成。
对200例肢体疼痛或运动损伤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194例有阳性发现, 占97%, 包括不同关节的单纯滑膜、滑囊炎87例, 腱鞘炎49例, 肌腱病18例, 肌肉、肌腱轻微拉伤9例, 肌腱撕裂或断裂21例, 肌肉撕裂伴血肿形成10例, 其中部分滑膜、滑囊炎、肌腱炎、腱鞘炎、肌腱撕裂及断裂、肌肉撕裂伴血肿形成病例均经手术、磁共振及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证实。受检者6例无阳性发现, 占3%。
肌肉骨骼系统病变包括肩部、肘部、手腕部、膝部、足踝部、髋部等部位的肌肉、肌腱是否有损伤、撕裂、炎症及肌腱病等, 滑囊及腱鞘是否有炎症, 关节腔内是否有积液,周围软组织是否有肿物及淋巴水肿等改变。具体声像图表现如下。
3.1 滑膜、滑囊炎 ①肩峰下即三角肌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扩张, 滑囊滑膜增生,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增厚的滑囊壁上血流信号增加。②鹰嘴滑囊炎:滑囊内积液, 内部有或没有碎屑性回声;滑囊壁增厚;周围蜂窝织炎。③手及腕部滑膜炎:腕关节或部分掌指及指间关节滑膜增厚,回声减低, 关节间隙增宽, 伴或不伴有关节积液。④膝关节积液并滑膜炎:积液表现为无或低回声, 内部可见碎屑回声,代表陈旧出血或组织碎片。超声显示增生的滑膜多呈“结节”样、“绒毛”样及“丝带”样低回声, 当滑膜弥漫性增生时类似积液。CDFI显示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加时提示存在滑膜炎症。
3.2 腱鞘炎 为腱鞘的炎症, 四肢肌腱凡是具有骨-纤维管道结构处, 均可发生腱鞘炎。临床上较常见的是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 多见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的中老年女性。超声主要表现为掌指关节处腱鞘增厚, 回声减低。CDFI显示增厚的腱鞘内血流信号丰富。
3.3 肌腱炎(肌腱病) ①肩部:肌腱炎指肌腱的退行性改变而非感染性炎症。好发于年轻运动员, 是一种过度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 肩关节前屈外展时活动受限。声像图上主要表现为肌腱肿胀增厚, 回声减低。CDFI检查在部分患者可观察到肌腱肌肉连接处血流信号增加。肌腱炎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轻度三角肌下滑囊炎。②肘部:外上髁炎, 又称网球肘,是肘部最常见的肌腱病, 手部使用工具不当或球拍反复震动为诱发病因, 造成急、慢性肘部压力性损伤, 使位于外上髁附着处的伸肌总腱出现退行性及炎性改变。声像图表现为伸肌总腱附着处增粗, 回声减低且不均匀, 肌腱周围偶尔会有少量积液。在慢性病例, 肌腱附着处会有钙化, 肱骨外上髁骨表面不规则。③膝部:过度的膝关节屈伸运动及反复的微小创伤是肌腱病的主要病因。慢性劳损、风湿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也可导致膝部肌腱发生退行性改变。由于肌腱退行性改变以肌腱末端附着部更易好发, 该处的病变临床常称为“末端病”, 最好发于髌腱与股四头肌腱, 其共同的超声表现为肌腱局部肿胀、增厚。④足踝部:肌腱炎是最常见的肌腱异常之一, 因急性创伤或过度劳损所致。声像图表现为肌腱局部或弥漫性肿大, 伴肌腱纤维之间的低回声间隙增宽。肌腱内钙化常见于慢性肌腱炎。
3.4 肌腱撕裂或断裂 ①肩袖撕裂:a.部分撕裂, 主要累及冈上肌腱。在声像图上, 滑囊面部分撕裂可表现为肌腱局部变薄、表面向内凹陷、大结节附着部局部缺损或滑囊面出现局灶性低回声。关节面撕裂表现为关节面出现局灶性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 并伴有纤维连续性中断。腱内撕裂表现为腱体内出现局灶性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 滑囊面及关节面完整。b.全层撕裂, 原发征象:肩袖不显示、肩袖部分缺损、肩袖不连续、肩袖局部回声异常。②肘部:肱二头肌远端肌腱撕裂较常见。声像图表现为肌腱纤维连续性中断, 桡骨粗隆旁可见血肿, 撕裂处回声亦增强。③膝部:股四头肌腱和髌腱是膝部肌腱撕裂的好发部位。声像图表现为撕裂处局部肌腱纤维缺失, 呈低至无回声裂隙。完全断裂时, 可见肌腱纤维完全断裂, 断端挛缩, 患膝被动屈、伸运动时可见两个断端分离, 裂口内常被无回声血肿或强回声的脂样组织充填。④足踝部:胫骨后肌腱及跟腱撕裂最常见。部分跟腱撕裂既可发生于肌腱内部, 声像图表现为跟腱内部出现部分纤维中断或低回声区, 也可延伸至肌腱表面并伴有腱旁组织炎以及腱旁积液。完全性跟腱断裂声像图上表现为呈纤维状结构的跟腱组织完全性中断和血肿, 并常伴有Kager脂肪垫疝入断裂部位的现象。
肌骨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本身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 尤其在骨科和运动医学实践中常常需要两侧对比, 应用超声影像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超声显像可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在诊断过程中可以要求患者做各种动作,可以动静结合, 彩色多普勒显像还可以观察血流分布的情况,这些信息对临床医生极其重要, 但却是应用其他诊断手段难以得到的。
通过本院200例患者接受肌骨超声检查的结果分析, 该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可作为一种可靠易行的肌肉骨骼系统的检查手段。
[1] 王金锐, 王吉斌.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1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1.020
2014-10-09]
113008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