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琪
这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大部分中学都开设了影视欣赏课,开课的主体是语文教师。笔者也开过几轮影视欣赏课,经过几年的实践,有了一些经验和思考,现做总结,借此抛砖引玉。
一、上不上?——这不是个问题
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尽管习惯于依靠文字表达的人们还有些不适应,但不可否认,影视图像具有原生态特征,读图,可以让现代人更逼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真切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可是,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预言,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1]香港电影学院主管教学的负责人也曾说过,现代人接触影视媒体的时间,每天至少两小时以上,一般观众如果没有影视文化的知识,只能被动地接收影视传媒讯息,可以说是另一种文盲。
两人从文化层面对“影视文化文盲”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教育层面看,前苏联教育家A. C.马卡连柯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孩子习惯于消极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往往是不由自主的视觉印象,孩子仅仅是‘看看而已,艺术印象仅是一略而过,没触及到个性,没引起思索,没向他提出任何问题。这样的看电影是微不足道的,而有时甚至会带来很大的危害。”[2]
看影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很重要的部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影视欣赏能力也就自然成了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读图时代,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影视欣赏能力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狭隘的语文观已不适应现代的语文教学,大语文,大视野,才贴合语文本质,贴合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影视欣赏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加,也就是要在开设影视欣赏选修课的基础上考虑必修与选修的整合。语文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必须,没有“影视”的语文是“清瘦”的,没有“语文”的影视是“平面”的。
二、上什么?——这是个问题
各学科都可以开影视课,英语教师可以开“基于影视欣赏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影视欣赏与听力教学”,历史教师可以开“跟着电影学历史”,计算机教师可以开“Edius、Premiere技术在影视中的应用”,而我校的物理教师李鸣就开了“物理视角中的电影”一课。或许语文教师会说:我们开的是真正的“影视欣赏”课。那么什么是“影视欣赏”?别的学科上的不是“影视欣赏”吗?语文教师上的“影视欣赏”有什么独特性?中学的“影视欣赏”与大学的“影视欣赏”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都要在开课之前给予厘清。
笔者认为介绍电影的发展历史,历史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介绍电影的拍摄技法,通用技术教师或许讲得比我们更专业。而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欣赏电影,那么,我们开的影视课就要体现出两个“味”:“语文味”和“影视味”。“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应该在语言的习得、审美;“影视味”体现在哪里?画面、色彩、音乐、表演。我们要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比如,分析语言不仅分析人物的对白,还要分析“画面”,因为影视的语言就是镜头,影视的蒙太奇手法就是语文的修辞。
我们要把影视教学融合进必修课。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必修四节选了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教师可以借此进行影视文学的讨论,教材课后设计的关于“辛德勒人性”的“问题探讨”其实是“文本研习”,很遗憾教材的编者并没有根据影视文学的特征设计“问题探讨”,教师上课时应该做出调整。当然,影视欣赏如何融合进必修课,还要我们做出努力地探索。
至于中学影视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笔者看到一本大学《影视欣赏》教材的目录,分电影篇和电视篇,共十章:“第一章:认识电影;第二章:类型电影;第三章:动画片;第四章:纪录片;第五章:解析电视;第六章:电视栏目;第七章:综述晚会;第八章:音乐电视;第九章:电视剧;第十章:电视广告。”[3]如此庞杂的内容,中学影视欣赏课上不了,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的范围缩小再缩小。
再比如某大学教师上的电影课的课程内容如下:“1.电影产生的原理与形成的历史;2.格里菲斯与经典好莱坞电影;3.爱森斯坦与苏联电影;4.《公民凯恩》与世界电影的现代演变;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电影纪实美学;6.法国新浪潮与欧洲现实主义电影;7.《小城之春》与东方人文电影。”这些教学内容专业性很强,中学影视欣赏课不可能也没必要上得那么深,因此,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浅显化。
范围小了,才能教得透;内容浅了,才能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把“影视鉴赏”浅显为“影视欣赏”,鉴赏需要通过比较和对照进行评价判断,欣赏则是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品味和感受。如果说大学阶段要学生鉴赏影视,那么中学阶段则要求学生欣赏影视,这才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还可以把“影视欣赏”缩小为“电影欣赏”,再缩小为“××电影欣赏”,范围小、内容浅显易懂才契合中学的课程实际。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开的影视课题有很多,比如“带着语文课本看电影(教材与电影)”、“名著与电影(影视)”“王朔电影欣赏”“张艺谋电影欣赏”“斯皮尔伯格电影欣赏”等。像“带着语文课文看电影”这样的课题,就要求我们精选与教材文本有关的电影,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如可以选择《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祝福》《边城》《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等,课程主要是进行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比较赏析。
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要注意少一些诸如蒙太奇手法、长镜头理论等影视专业技巧和理论的分析,多一些情节梳理、形象赏析、主旨讨论,要重视作品教育内涵的挖掘,也要重视画面、色彩、音乐、表演等影视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前文所说的把“语文味”和“影视味”融合起来。
拿某教师以主旨的理解为导向安排电影欣赏教学内容的课程为例,其教学内容如下:1.影视鉴赏知识和方法简介;2.以《可可西里》《简爱》为例探讨课题:责任与尊严;3.以《十七岁的单车》《千与千寻》为例探讨课题:青春与奋斗;4.以《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探讨课题:执着与自由;5.以《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为例探讨课题:幸福与亲情;6.影视评论写作指导。影片是精心选择过的,教师是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按照课程分专题进行影片欣赏的。endprint
再比如我校樊一君老师开设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与影视欣赏”课程。课程内容安排如下:1.古希腊神话基本知识介绍;2.十二主神介绍,观看《诸神之战》(2010年美国版);3.神与人的区别;4.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怪物,观看《赫拉克勒斯》(2005年版);5.英雄与悲剧,观看《俄狄浦斯王》;6.人类与半神,观看《奥德赛》;7.观看《特洛伊》;8.交流与考核。课程通过讲解古希腊神话故事,欣赏由此改编的电影,评价原著的价值与改编的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原著,鉴赏电影改编的魅力与遗憾,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
以上两个影视欣赏课程的内容设计都是比较合理的,内容指向(教学目标)明晰,重视观影与评影的结合,值得借鉴。
三、怎么上?——这是更大的问题
中学影视欣赏课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随意、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这固然因为影视欣赏课主要以选修的形式存在,而选修课时是限定的,一般以一学年18课时1学分,如果以每一节课40分钟计,总共的上课时间只有520分钟,一部《变形金刚4》就有166分钟,总课时看不完四部《变形金刚》。如果不看影片,光赏析,那样的影视欣赏课便成了空中楼阁,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那么影视课该怎么上?首先,一定要看影片,而且要看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好影片。这就要求教师精选电影,开课时要列出必看影片和参考影片,因为课时限制,观影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对课程的拓展,把影视选修课与社团(比如“电影社”)活动结合起来,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与原著阅读结合起来,甚至可以与别的学科开设的与影视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
其次,“赏片—讨论”要成为影视欣赏课的组织常态。赏片和讨论可以是个体,可以是小组;可以是推介,可以是观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多视角评价电影,评价的视角可以是导演,可以是编剧,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摄影,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形象。
某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探讨影片中人物的“身份的奥妙”的,她抛出三个话题:“话题一:魏敏芝为什么是一个农村小姑娘?——《一个都不能少》探究;话题二:史标曼为什么是一名钢琴师?——《钢琴师》探究;话题三:诺兰德为什么是一名速递员?——《荒岛余生》探究。”教师预设的问题很新巧,学生集中围绕着人物身份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学生明白了“文学创作是一种美好的复杂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去设置情节去安排人物身份,但有时候也可以从典型人物的典型身份和典型经历出发为他们设置故事和主题。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必然遵循一个原则:量身定做。唯有如此,创作才会真实感人,扣人心弦,动人心魄。”[4]
在中学开设影视欣赏课,还需要全体语文教师做出很多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语文教师的影视修养要不断提高,要主动开设和开发各种影视欣赏课程,编纂适合教学的教材。课堂上,要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改变单一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改变学生将影视欣赏课看作“休闲课”和课堂上“看片积极,听课消极”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欣赏趣味和欣赏品位。
参考文献:
[1] 阿尔温·托夫勒. 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2.
[2] A. C.马卡连柯. 儿童教育讲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5。
[3] 周星,谭政.影视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4] 王君. 身份的奥妙——影视欣赏整合课例[J]. 中学语文教学,2007(4):3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