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道路”胜利开拓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015-01-23 01:45李玉芳许京元
人民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李玉芳 许京元

【摘要】对唯物史观的深刻理解和科学实践,使列宁主义不仅同勃朗基空想主义的唯意志论区别开来,也同改良主义的历史宿命论区别开来。苏东剧变否定不了列宁主义和“东方道路”,更不能得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相反,其证明社会主义运动应该更加严肃地研究和实践唯物史观。

【关键词】唯物史观 列宁主义 “东方道路” 唯意志论 历史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唯物史观是检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第一标准

十月革命一直受到社会民主党的质疑和批判。苏东剧变后,共产党队伍中也有人对它表示怀疑乃至全面否定。有人说,列宁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胜利的思想,提出了在落后的东方国家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列宁主义是勃朗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并因此否定列宁事业继承者在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的伟大胜利。①

笔者认为,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检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指引下的实践是否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坚持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②,为人类提供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最根本的科学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如果违背了唯物史观,当然是非科学的。但是不要忘记“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果忽略这一点来解释历史,“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③用解“一次方程式”的方法来解读复杂的历史,结论当然是错误的,也是非科学的。

解读历史时必须关注上层建筑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④实践既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认识世界”的目的—改造世界。怎样对待实践,也就成为是否遵循唯物史观的试金石。而要坚持唯物史观,就包括三个基本的条件:承认“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它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是可以认识的,遵循规律,改造世界,可以表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英雄史观就不自觉地为人们所接受。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类开始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和预测未来。马克思、恩格斯教导我们怎样解这个“多元的高次的”历史方程的原则,他们也亲临这个解方程的实践之中。他们也有过迷惑,也修正过一些答案,有的是因为历史条件的变化而需要给出新的答案,也有的在第一次回答中就存在错误或不足。马克思、恩格斯事业的继承者在新的历史时代进行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新的努力。

社会主义向东方发展后,东西方的差异使这个历史方程更为复杂了。在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重大的争论乃至分裂。列宁曾一度全盘否定社会民主党,但在他的晚年,他开始纠正自己的认识。我们不应否定社会民主党在解这个历史方程中的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决不能因此否定以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获得的成果。十月革命和之后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笔者称之为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伟大成果不容否定。列宁在“东方道路”开拓中的理论、策略,都坚持了唯物史观,并在革命实践中使唯物史观获得新的更丰富和更生动的解读,突出地表现为,在严格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阶级、国家、政党)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列宁主义中没有“历史的宿命论”,却充满着革命的辩证精神。它不是“勃朗基主义”,而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列宁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勃朗基的一生是无产阶级实干家的一生,马克思、恩格斯對他的革命精神有过高度的评价,“但是他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论,也没有改造社会的确定的实际的建议。”⑤列宁也为社会主义奋斗一生,但他没有继承勃朗基主义,而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在胜利开拓“东方道路”的各个阶段中,在坚持“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实践中“解释世界”并“改变世界”,同历史宿命论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斗争的焦点就在于:东方必须走18、19世纪西方走过的民主革命道路,还是应该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通过新型的民主革命道路,通向社会主义,实现同样的“自然历史过程”。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革命策略问题上产生了重大分歧。列宁领导制定新型民主革命路线使“东方道路”的开拓迈出了第一步,他坚持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但把它放在总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提出了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光辉思想,因而赋予民主革命以全新的面貌。1905年革命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打破了欧洲30年的“和平发展”。此时,欧洲中心地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激化,虽没有引起国内的剧烈震动,但使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同广大东方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与此同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正蓬勃发展。运动虽然没有采取激烈的暴力形式,但给东方广大劳动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和社会主义的前景。这种形势对俄国各阶级的政治动态产生了极大影响:垄断资本迅速膨胀,并同封建势力进一步结合;一般资产阶级面对社会主义运动,其民主革命不彻底性和软弱性日益发展;广大农民因农村改革不彻底而从民粹派的影响下逐步解放出来;无产阶级因为受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而日趋革命化。阶级的新动态,成为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新型民主革命路线的基本条件。

孟什维克主张俄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应该像西欧那样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待到“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他们认为革命领导权应该属于资产阶级;不敢放手发动农民群众,担心资产阶级会因此退出革命。他们要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尽量靠边站,而让资产阶级去积极进行这个革命。”⑥充分表现出保守的和怯懦的历史宿命论。

列宁在世界大战中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的学说,其理论基础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列宁一开始并没有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口号提到当时俄国革命的日程上来,没有把俄国看作是可能赢得社会主义的“一国”或“少数”国之例。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关于革命策略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列宁肯定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只限于“和平、面包、自由和土地”;应建立的政权是工农民主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当时提出了“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等,“只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也是应付战争造成特殊困难的必要措施。⑦

列宁比较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1917年的秋冬之间。《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对此作了系统阐述。列宁提出“真正革命民主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必然会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或一些步骤!”⑧在文中,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即使如此,列宁依然没有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直接的任务,只是认为出现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在探索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步骤和形式,实际上依然是新型民主革命路线的基本精神。

社会民主党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合理性。考茨基抛出了“超帝国主义”论。他说:“‘从纯粹经济的观点看来,资本主义不是不可能再经历一个新的阶段,即把卡特尔政策应用到对外政策上的超帝国主义的阶段,也就是全世界各帝国主义彼此联合而不是互相斗争的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停止战争的阶段,‘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的阶段。”⑨他反对“一国胜利”论,更反对俄国无产阶级去赢得政权。正如列宁指出:考茨基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使人们不去注意现有矛盾的深刻性”,社会主义运动应顺其自然,耐心等待“超帝国主义”的姗姗到来并离去,然后迎接社会主义的诞生。所以,这是“赊账的马克思主义,许愿的马克思主义,明天的马克思主义。”⑩这是历史宿命论更为露骨的表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对“历史宿命论”的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开始探索俄国的发展道路。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列宁最后的理论总结,使“东方道路”开拓原则最终形成。在此过程中,列宁没有在小生产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打算。《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是列宁建国初关于通向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要文章之一。该文全面分析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成分,指出当时新的经济制度决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只是目标,必然有一个过程,不是随心所欲的。“要从国有化和没收过渡到社会化,即使有世界上最大的‘坚决性,也是不够的。”列宁此时主要在思考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过渡的步骤和形式。

同时,列宁还提出了向资本家“赎买”和“学习”的问题,在“战时共产主义”后期曾帶来严重后果。列宁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提出“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短短两三年里,实践和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社会民主党继续反对列宁的新探索。1918年夏季,新生苏维埃政权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刻,考茨基又抛出《无产阶级专政》,提出俄国应该放弃已取得的革命成果,回头重走“西欧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他把新生政权比喻为“早产儿”,并断定“通常是活不成的”。这正是更为卑劣的“历史宿命论”的表现。1921年春,俄国工农大众终于赢得了内战的胜利,并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此时,社会民主党和国内的反对派弹冠相庆,以为俄国已经实现“路标转换”,不得不回到“西方民主道路”上去了。这正是不可救药的“历史宿命论”的一场闹剧。

综观列宁在“东方道路”开拓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足以证明,列宁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这里没有勃朗基主义。今天被污为勃朗基主义的,只是他一直坚持同历史宿命论的斗争,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东方道路”。

“苏东剧变”的历史作用

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一个重大曲折。关于前苏联剧变的原因分析,已见诸许多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归纳为一句话:列宁以后的前苏联领导集团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违背了唯物史观,突出地表现在夸大人(阶级、政党、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立足点。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教训同样深刻。作为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列宁对于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着科学的理解和运用,他十分注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度,这个度就是不离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前提。

列宁有一个警句: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他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在很长时间里都未能阐述得十分清楚,因此也有“多走一小步”的时候,这对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列宁能及时地或较快地纠正这“一小步”。前苏联的错误不止是“多走了一小步”,而是从终止新经济政策之后,半个多世纪一直走下去,终于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国也有同样的经历,只是在不算太长的时间里收回了这“一小步”(或者可以说是“一大步”),终于有今日欣欣向荣的局面。列宁的告诫对“东方道路”开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东方国家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这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肥沃土壤。在还未摆脱人对人依赖关系的封建的半封建的国家里,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专制政治的长期影响是唯物史观的顽敌。夸大“天才”和“英雄”人物的意志作用,夸大权力的作用,从而离开唯物史观的原则,在这里,极易发生“仿佛是向同一方向”“再多走一小步”的情况,并难以纠正。苏东剧变不能否定列宁主义,却提醒我们要更好地学习列宁,学习他在革命中对待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笔者已经提到《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中关于社会民主党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相当分量的文字中,“有的是可以接受的。”在其他一些文章中,也提到列宁一度全盘否定社会民主党不利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列宁事业的继承者,未能注意列宁后期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认识的转变和策略的调整,相反把反对社会民主党的一些作法推向极端,这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苏东剧变”后,一股全盘否定列宁开拓的通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全面肯定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却随之涌动。“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或许正是这股思潮在当前中国的典型代表。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至少犯了以下几个错误:第一,把今天世界历史看成“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想用“民主社会主义”来解这个方程。这是注定不会成功的。我们可以向民主社会主义学点什么,但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复杂的历史方程的标准答案,更不是唯一答案。第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就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肯定,但把这些归结为“民主社会主义战胜暴力社会主义”。这颇似当年“路标转换派”看待新经济政策的观点,也不是正确的。第三,我国改革开放正是当年列宁新经济政策(包括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它证明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提法不是“避免修正主义”之嫌,不是“打左灯,向右转”,而是“东方道路”的新篇章。

(作者分别为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宜宾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第2页。

②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0页,第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4页。

⑥《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96页。

⑦⑧《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页,第265页,第521页,第519页。

⑨《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55页。

⑩《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43~144页。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0页,第211页。

[德]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第54页。

责编 / 韩露(实习)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类训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A Finite Volume Unstructured Mesh Method for Fractional-in-space Allen-Cahn Equation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