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纸新闻写作要点的探讨

2015-01-23 01:11王满辉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读者新闻写作

王满辉

摘 要:在《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这一著作中,作者卡罗尔·里奇持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新闻写作一般需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让读者看见,二,让读者在乎。随后,我国著名学者钟新提出:上述两个原则概括了目前新闻行业作为明显的两个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其息息相关,促使人们愈加依赖视觉媒体。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当互联网、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不同形式的信息渠道涌向读者的时候,怎样实现“让读者看見、让读者在乎”则成为新闻行业的写作目标,也是当前所有新闻记者都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读者;报纸;新闻;写作

“让读者看见、让读者在乎”这两项原则,不仅适用于我国当前的新闻行业,还是西方等国家主张的新闻观。提倡以“读者”为中心,去建立新闻的结构、编写真实的、具有一定报道意义的新闻内容。倘若我们将读者看作是铁,那么新闻则是磁石,应具有一定的耐毒读性、必读性以及可读性,如此一来,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范长江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一张报纸,若要吸引更多的读者,应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与创新性。”倘若报纸失去了读者,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就失去了市场与生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如果报纸没有“读者”的支持,那么也就无法立足于新闻行业,其壮大与发展也就成为空谈。所以,应树立“读者意识”,令所有从事新闻行业的员工以“读者”为中心,开展本职工作。

一、让读者看见

我们都知道,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尤为迅速,互联网与电视等媒体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眼球经济”这一概念已经充斥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换个角度来看,谁赢得了人们的眼球,获取人们的青睐,那么也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经济的发展,和报纸等传统信息渠道争夺人们的眼球。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应采取何种方式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呢?具体可采用下述两种方式,具体为:

第一,增强内容的创新性,营造良好的氛围,诱发新闻报道的立体感与现场感,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获得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第二,引入绚丽的图片,令文字更加图示化、形象化,从而吸引读者的目光。除此之外,还应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与视觉冲击力,用白描、特写等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将场景描绘的生动且形象。通过开展大量的调查活动,我们得出这一结果:利用特写的写作方式,来提高读者对于报道内容的兴趣与满意度,要求记者深入到现场或新闻一线,注意记录衣着、神情、动作、语言、情境与场面等事实细节与新闻人物,采用细节描写这一方式来吸引读者、感染读者。

二、令读者在乎

从新闻选题这一环节,就应注重是否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这一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创作新闻时亦是如此,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此外,在播报“热点”新闻的同时,也可插播一些富有一定生活气息或者是读者感兴趣的新闻。

在创作新闻内容时,应从“让读者在乎”这一角度出发,寻找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能够让读者产生主动购买报纸、阅读新闻的意愿,这也是体现纸质媒介“魅力”的一种方式。那么,应该怎样引起读者的兴趣呢?

第一,标明消息源,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受传统宣传思想的限制,传统新闻几乎很少会引用消息源,这样一来,将会令新闻缺失真实性与可信度。

第二,采用直接引语这一写作方式。通过观察西方等国家的新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极为重视直接引语的使用,营造出了良好的创作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现场,增强新闻内容的可信度。不仅如此,直接引语还能令内容更加丰富、绚丽,改变传统的行文结构,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刘其中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很少使用直接引语这一报道方式,因而限制了纸质媒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引用精彩导语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记者,必须要引用精彩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导语,来引起编辑与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管采用何种表达方式,这一原则都是相同的。第一个段落、短语以及第一个字,在整个行文中无比重要。这一观点是西方著名学者罗伯特·奈特所提出的。在西方国家开展的新闻培训活动中,讲述导语的写法是其主要内容。而反观我国,并未给予新闻导语写作这一环节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重要的新闻事实没有体现出来,而是湮没于繁杂的各类材料之中。李希光教授给予这一现象严厉的批评。他认为:我国新闻记者将一些不是导语的内容写进了导语,埋葬了中国的主流声音。

第四,引用“勾人”的题目,来吸引读者眼球。历来写作,均给予标题制作环节高度重视。传媒界学者有人提出“五步三秒”这一概念,意思是指报摊上的报纸,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主动购买的意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制作标题这一环节,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性因素。

第五,以短文的形式表述内容,除了调查类新闻以及特稿之外,新闻都是以求快、写短为写作目的,用最短、精彩的文字让读者了解到丰富的信息。这不仅能够有效节省时间,还是对读者的另一种尊重。

三、总结

李希光教授曾提出:所谓的新闻,即为用最简单、简短的文字,来表述事实的一系列过程。在当前的信息洪流中,纸质媒介若要吸引读者注意力、占据市场份额是十分困难的,各类高科技信息渠道带给传统新闻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令读者在乎,已经成为传媒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1.

[4]高崇明.张爱琴.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读者新闻写作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读者》光明行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