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中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整体发展中,它的内容、形式、特征都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对小说从产生到发展、从发展到繁荣进行梳理,以此把握小说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小说;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
小说这词最早呈现在《庄子》一书中,“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他认为小说与“大道”相对,涵义与今天的小说则有所不同。探究小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词语产生之前,就已出现了小说的萌芽。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小说的历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
一、发生期
1.从先秦到两汉:中国文学从神话传说开始,先秦时期文学形式多为一些神话、史传、寓言。虽然这些作品篇幅不是很长,有时还是片段性的,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小说的端倪。最为人们熟悉的两部作品《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有很多神话故事,可以看作早期的小说,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汉代前期战乱频繁,人心不定,因而文学中多描写一些鬼怪乱神的故事。除此还有不少野史,像刘向的《列女传》,赵晔的《吴越春秋》,这些作品充满着神奇的想象,虚构成分很多。而小说成为一种文体,也是这时被确立。东汉桓谭指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在这里,小说被看作一种文体,写作这种文体的人就是小说家。
2.从两汉到魏晋: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通过这段话,我们知道小说就跟讲故事一样,它并没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是大家普遍都看不起的文体。于是,班固枚举了十家各类文体,小说家排在最后的位置。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复杂的时代。当时社会动荡混乱,各种矛盾交织,又恰逢小乘佛教传入中原。一时间宗教迷信迅速传播,鬼怪乱神之说骤然兴起。这些都为志怪小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志怪小说继承汉代神仙巫术风气,又融合这一时期的主流文化,形成鬼魅灵异的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干宝的《搜神记》。而有别于“志怪”小说的另一类作品则是“志人”小说,其代表作品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人小说之所以产生,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魏晋之时,政局多变,厉法森严,文人士子们为保全自身,都不再涉谈政事,而是转为清谈,崇尚自由超脱,情景虚无。在清谈与品评中,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得到提高。志人小说最大特点是,能在短小篇幅中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把人物性格特征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所以,“志人”小说以生动形象的写意著称;“志怪”小说以跌宕起伏的情节而见长。无论志人小说还是志怪小说,它们多数都是虚构的,与生活联系的不是十分紧密,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即使这样,它却仍然为其后的小说写作供应充足的材料。
二、发展期
1.唐朝时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它使中国再一次得到了长久统一,在开明统治者的领导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文学方面,诗歌和散文蓬勃发展,小说也别开生面,与魏晋时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奇”的兴起将使小说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后人之所以将唐代小说称之为传奇,是由于这样的典故,名字中的“传奇”是晚唐裴鉶小说集的书名,亦能反映唐代小说特质。唐代小说情节主要来源于前人的志人和志怪小说,但与之相比,它在结构、语言、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唐朝小说宏伟的气势和意境,情节扣人心弦,语言清晰明快,在人物刻画方面尤其突出。唐以前的小说,只是记录人物的言行,并没有创造人物形象。到唐代小说,开始艺术虚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主人公由鬼怪神灵转为现实生活中的人。著名的代表作有《霍小玉传》《柳毅传》。这些作品描写多于叙述,艺术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此时的创作主体,其意识已经十分明确,而且也已形成一支庞大的创作团队。至此如鲁迅所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初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名,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2.宋元时期:宋代幅员辽阔,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这些都促进市民阶层的成长,由于物质享受已基本获得满足,随之将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精神需要。与此同时,文化的发展与民间联系更为密切,使得民间文学兴旺起来。与唐诗相媲美的宋词于此得到长足发展,而作为民间文学的另一力量,“说话”艺术也发展起来。“说话”作为一种技艺,可追溯到魏晋,经隋唐时的衍化,发展为宋代的“说话”。因为有市民经济力量的强大,出现公众休闲娱乐场地鳞次栉比的局面,大家纷至沓来融入说书人说话的文娱形式,以是“说话”艺术在宋代特别昌盛。而小说也水到渠成,成为话本发展的主线。“话本”即说书人讲故事的底本,“话本”小说是说书人根据这种底本加工整理而刊印,成为一种独特的书面文学。宋代“话本”大多取材于民间社会生活,以其独特的形式,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成文广大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这些作品中人物形象都颇具个性色彩,生动活泼,具有生活气息。最值得注意的,它抛弃了中国文言文创作的古代传统,用白话文作为小说语言进行创作的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是一个突破性进展。而到了元代,民族灾难沉重,人民苦不堪言,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地位由于废除了科举而被迫屈于社会下层。这一时期的小说发展,继承宋代话本艺术,“说话”中的“讲史”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时期话本的各方面的艺术特色都对明清时期的小说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繁荣期
1.明朝时期:明朝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生产力仍然持续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不断扩大,产生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随之而来的是市民阶层壮大,其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多。“说话”艺术中的“讲史”,在明代历史小说中又有发展。此时历史小说,开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之先河。但随着政治的黑暗,人情的龃龉,使得小说取材与现实连接的非常紧密,于是历史小说起了变化,神魔因素在其体内逐渐扩大,接踵而至的便是《西游记》《平妖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篇小说的结构多为线性结构,作者寥寥的几笔勾勒,便使人物各种形态跃然纸上。直到《金瓶梅》才完成线性结构到网状结构的发展。与其说这部小说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还不如说其扮演了光辉角色在小说长河发展中,它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完成的白话小说。总而言之,明代小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继承了宋代话本传统,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一步步推向高峰。
2.清朝时期:清王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统治者用武力统一全国后,文化高压政策便随之而来。在文化领域里,诗、词、文被唤回一些生机,小说和戏剧得到发展。章回小说一开始出现,它是相对于“话本”小说的进步,是按照部分回目片段组合在一起,扩大了小说,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系统,不再是一个不连续的内容,而是完整的、纵观历史时间的大规模叙述。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代表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无论是从题材、结构、语言、情节、人物塑造等角度看,都具有成功的艺术性,是一部成就极高的经典之作。而《聊斋志异》的出现,一改以前古文小说逐步式微的形势,到达文言小说无上造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文学门类之一的小说,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经历由内到外的诸多变化。题材由自主想象到取材现实,篇幅由短小到冗长,语言由文言到白话,人物由单一到复杂。终于在封建社会末期取得辉煌的成就,且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形成中华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传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赵潇潇(1990—),女,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