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高伟 祝丽波
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
汪芳 高伟 祝丽波
目的分析胸外科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及体会。方法对胸外科92例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方法和结果。结果经精心护理,9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胸外科剖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 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剖胸手术; 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剖胸手术创伤大、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多, 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和清除困难, 加上刀口与引流部位疼痛, 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 易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对患者的预后带来严重影响[1],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有效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92例剖胸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所选的92例开胸手术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83例, 女9例, 年龄45~77岁, 平均年龄63.2岁;手术种类是肺癌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贲门癌切除术、其他胸部手术,92例手术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熟悉、适应医院环境, 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围手术期的影响;了解咳嗽、咳痰的有关知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诉患者术后24 h要配合护士做深呼吸、咳痰和改变体位等, 讲解咳嗽与排痰的重要意义, 鼓励患者反复练习, 树立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鼓励患者提出问题, 消除对疾病的认识误区,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肺功能检查 测定项目主要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 峰值流速(PTEF)、血氧饱和度(SpO2)等, 综合判断患者耐受手术的程度, 为治疗效果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若患者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 术前准备要充分。可采取术前抗炎、持续低流量吸氧等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呼吸功能, 为手术创造充分条件, 预防和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1.3 术前指导 嘱咐吸烟患者绝对戒烟;术前的正确指导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 , 有效咳痰能预防肺炎和肺不张,对开胸手术患者, 反复强调和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痰的方法,其意义尤为重要。呼吸功能锻炼的常用方法包括有效咳嗽技术和用力呼气技术等。
2.1.3.1 有效咳痰的训练[2]①患者取坐位或立位, 上身可略前倾。②缓慢深吸气, 屏气几秒钟, 继而爆发性咳嗽2~3次, 咳嗽时收缩腹肌, 腹壁回缩。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 帮助咳嗽。③停止咳嗽, 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④再缓慢深吸气, 重复以上动作, 连做2~3次, 休息几分钟后可再重新开始。⑤如深吸气诱发咳嗽, 可试断续分次吸气, 使肺泡充分充气, 增加咳嗽效率, 有利于排痰及肺复张。
2.1.3.2 用力呼气技术 由1~2次用力呼气组成, 然后咳嗽或进行有效咳嗽, 随后放松呼吸一些时间再重新开始。使用用力呼气技术, 特别是雾化吸入后, 协助翻身、叩背, 使附着于小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易咳出。
2.1.3.3 缩唇呼吸训练 护士指导患者用鼻缓慢呼吸, 深呼吸后屏气2~3 s, 采取口缩唇的呼气方式, 让气体在缩窄的嘴唇中缓慢呼出, 利于锻炼呼吸功能。
2.2 术后护理
2.2.1 湿化气道 ①术后患者常规吸氧, 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加重痰液黏稠, 不易咳出, 因此给氧时, 护士定时给湿化剂加温水, 使水温保持在35~37℃。氧气通过温化与湿化,吸入后可以使痰液稀释, 便于咳出, 同时还可提高氧疗效果。②术后患者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药物以气雾形式经气道吸收管, 作用直接, 可迅速提高排痰效果效果。2~3次/d, 一般用沐舒坦、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祛痰。湿化时间不易过长,一般以10~20 min为宜, 因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 也可导致水钠潴留, 加重心脏负担。吸入时, 指导患者吸气要深而慢, 吸气后屏气3 s, 再慢慢呼出, 使药液随深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内, 达到促进排痰的目的。
2.2.2 胸部叩击 可引起痰液松动, 按时给患者叩击胸背可协助其排出痰液。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 护士手指和拇指并拢、手掌弓呈杯形, 以手腕力量, 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 震动气道, 边扣边鼓励患者咳嗽, 以促进痰液排出。术后每1~2小时协助患者叩背1次, 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 min。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声则表明手法正确, 若出现拍打实体的声音则说明手法错误[3]。叩背时要注意避开手术切口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发现呼吸异常, 应立即报告医生。
2.2.3 体位引流 根据患者病情、经验(自觉有利于咳痰的体位), 采取适当体位。原则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 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利于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引流时,辅以胸部叩击,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以提高引流效果。
2.2.4 深呼吸、有效咳嗽 咳嗽有利引流及肺复张, 对于神志清醒、尚能配合咳嗽的患者,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先行5~6次深呼吸, 使肺泡最大限度膨胀, 连续咳嗽数次, 使痰到咽部附近, 再用力将痰咳出。有效咳嗽的声音是低音调、深沉, 且在控制下进行[4]。对无力咳嗽的患者,采用诱导咳嗽法:护士一手按压切口, 另一手的中指按压胸骨上窝处气管, 以引起咳嗽反射有利咳痰。
2.2.5 其他护理 鼓励患者勤喝水;按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止咳祛痰药物, 掌握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不滥用药物, 如排痰困难者不能自行服用强镇咳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勤通风, 温度最好维持在18~20℃, 湿度在50%~60%;要注意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肺部感染是剖胸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患者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活动受限、体力衰弱及惧怕疼痛等因素影响, 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积聚, 易发生肺部感染, 致肺叶或全肺不张, 而痰液是开胸术后气道阻塞致肺叶或肺不张的主要原因, 如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还会导致肺部感染, 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咳嗽是为清除气道痰液的一种突然爆发性呼气动作, 通过咳嗽可以促使肺膨胀, 减少胸内残腔, 缩短患者拔除胸引流管的时间, 有效地预防胸腔感染;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分泌物潴留, 有效地预防肺部并发症。
综上所述,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排痰有效率, 保持呼吸道通畅, 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 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排痰, 以减少剖胸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 确保手术成功,提高医患满意度。
[1]刘莉, 辛明珠, 王敏, 等.胸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初步构建.中华护理杂志,2011,7(1):709-710.
[2]李秋萍.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
[3]李文.全麻开胸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5):360.
[4]路清蒲, 赵巧玲.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体会.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1(2):74-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46
2014-12-29]
266300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