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1-23 19:31王海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3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低剂量实验组

王海燕

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海燕

目的对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6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取超声心动图进行临床检验, 实验组采取低剂量CT进行临床检验, 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为91.30%, 对照组为75.00%, 实验组显示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其病变显示率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低剂量CT;冠状动脉;诊断

本研究就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 现整理报告如下, 供研究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实验组男21例, 女10例, 年龄13~67岁, 平均年龄(35.63±10.33)岁, 体重40~80 kg, 平均体重(60.52±10.12)kg。对照组男19例, 女10例, 年龄14~63岁, 平均年龄(34.23±10.36)岁, 体重41~82 kg, 平均体重(59.79±10.26)kg。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相关的临床诊断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伴有其他严重病变及检查禁忌的患者, 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进行临床检验 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将探头放置位置保持M型, 使用三个直角相交的平面束进行观察, 长轴切面代表纵切心脏的探测平面, 对患者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类型进行监测。

1.2.2 实验组患者采取低剂量CT检查 使用CT检查仪进行低剂量CT血管成像扫描, 屏气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的右侧肘前静脉注射高浓度的非离子型的碘海醇对比剂, 固定对比剂的注射时间依据12~14 s, 按80 ml注射, 对比剂注射结束后, 为患者注射30 ml的生理盐水。将电压控制在70 kV, 电流保持在300~350 mAs。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图像质量评分, 病变显示率和图像质量评分越高, 表示对患者的诊断价值越大。观察实验组的CTDIvol﹑DLP及有效辐射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变显示率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32±1.03)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1.14)分(P<0.05);实验组病变显示率为91.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患者的CTDIvol﹑DLP及有效辐射剂量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CTDIvol﹑DLP及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55±0.17)mGy﹑(6.19±1.92)mGy*cm﹑(0.38±0.08)mSv。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常伴随着发热﹑四肢末端红肿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超声心动图﹑低剂量CT﹑MRI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方式,但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显示心内结构畸形方面的优势较大, 但是诊断过程中容易受声学窗的影响,对中远段冠状动脉的解剖显示具有较大的局限性[2]。MRI检验容易受伪影的干扰, 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情况, 并没有取得令人完全满意的诊断效果[3]。低剂量CT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的临床应用, 具有图像质量好, 病变显示率高的优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受到了一致的好评[4]。检查过程中, 合理使用对比剂量,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 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并结合70 kV的低电压, 有效增加了信噪和对比度噪声, 能够清晰全面地反映冠状动脉解剖结构, 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5]。

本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的病变显示率﹑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低剂量CT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其病变显示率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程召平,王锡明,赵斌, 等.双源CT在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45):3590-3593.

[2]王刚,张镇滔,郑晓林, 等. 个性化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CTA与DSA对照分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 25(7):477-481.

[3]李国超,贺敬红,李健丁, 等.低剂量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应用的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5):91-93,104.

[4]叶礼新.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CT血管成像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0(11):841-842.

[5]张惠丽,李守军,胡盛寿, 等.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37例患者各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13):1033-10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23

2015-07-27]

117000 本溪市金山医院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低剂量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