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2015-01-23 21:59:25汤小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过敏史头孢菌素几率

汤小平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汤小平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总结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治疗期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西丁以及头孢唑啉等, 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的临床症状。结果 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患者自身年龄、饮食、情绪、药物使用量以及饮酒等都有相应关系。结论 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的逐年增加, 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要充分了解药物的抗菌性反应, 同时也要重视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了解药物常规使用剂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 做到及时、规范地使用药物,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临床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抗菌、杀菌能力较强, 且在临床上的毒性较低, 和青霉素类药物相比, 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几率较低, 因而在临床中应用地较为广泛[1]。受到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 头孢类药物的使用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深入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 平均年龄48.58岁, 女35例, 平均年龄47.64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头孢类药物过敏反应, 其中有过敏史患者32例。在治疗期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西丁以及头孢唑啉等。

1.2 分析方法 临床治疗中, 由医生上报各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统计各类不良反应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做好详细的记录, 分析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及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原因 80例患者中, 因饮食导致的不良反应15例, 因年龄导致的不良反应9例, 因情绪导致的不良反应10例, 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饮酒引起的不良反应25例, 因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差异性导致的不良反应21例。

2.2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①泌尿系统反应:患者出现尿频、血尿、尿急;②消化系统反应:患者出现呕吐、恶心以及腹泻等症状;③过敏性反应:患者出现皮疹、药热或是哮喘等反应;④循环系统反应:患者出现早搏或是血压下降等反应;⑤血液系统性反应: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或是发生溶血性贫血。

3 讨论

经临床观察分析后发现,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反应, 并且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显著高于无过敏史患者, 这是由患者个体差异性所导致的,因某些患者属于过敏体质, 和普通人相比, 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更大, 其中过敏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为哮喘、皮疹型反应,更为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2]。同时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应禁止患者饮酒, 否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恶心或是心律失常等症状。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头孢骨架结构中因具有甲硫四氮唑侧链, 在酒精的作用下, 就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 致使血液中乙醛含量水平上升, 对药物的正常代谢形成干扰, 有时还会导致药物和乙醇之间发生反应,进而使患者出现“双硫仑”样反应[3]。因患心脑血管疾病或是肝功能不全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时持续的时间更长, 不良反应程度也更加严重, 因而要特别注意。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除个体差异性因素外, 和药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关联。

在生产药物的过程中, 可能会混合进其他类型的杂质,和人体代谢过程中的蛋白大分子等发生结合, 进而引起抗原-抗体性反应[4]。目前, 随着头孢类药物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 在临床治疗中, 使用的剂量也越来越大, 同时各类药物生产厂商也逐渐增加了药物的生产数量, 因而这就使药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致使有些药物不会导致过敏反应,有些则极易导致不良反应。另一方面, 经有关研究后得知,过敏反应会因环境以及某种条件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患者在饥饿、焦虑等状况下, 都会处于一种应激反应状态下,这时会对体内抗原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影响, 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同时, 经有关研究证实, 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患者年龄也具有一定的关联, 患者的年龄越高, 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越高。在本次研究中, 因饮食导致的不良反应15例, 因年龄导致的不良反应9例, 因情绪导致的不良反应10例, 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饮酒引起的不良反应25例, 因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差异性导致的不良反应21例,这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极为相似。

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药物具有的抗菌效应,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其发生不良反应后为患者带来的主要危害。做到合理、规范使用该类药物, 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并结合患者自身病理以及生理特点, 选择适宜的头孢类药物, 规范用药剂量[5]。在本次研究中, 患者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因而,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要准确地掌握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 进而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可以及时发现,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同时, 医生在为患者开头孢菌素类药物时, 要对患者进行药物不良方面的健康教育, 告诫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不能饮酒, 若是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如停药或是换药, 若是出现过敏性反应, 要及时进行急救。唯有采取合理、正确的方法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才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 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量的逐年增加, 在临床应用中不仅要充分了解药物的抗菌性反应, 同时也要重视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了解药物常规使用剂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 做到及时、规范地使用药物, 继而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 吴向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基层医学论坛, 2012(17):265-267.

[2] 孙媛媛.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0):157-158.

[3] 邢增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4):113-114.

[4] 全心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70例分析.临床医学工程, 2012(1):267-268.

[5] 王进,李家泰,郝凤兰.国产头孢吡肟与进口头孢吡肟随机对照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3):137-1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98

2015-03-18]

436000 鄂州市优抚医院

猜你喜欢
过敏史头孢菌素几率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沉默
扬子江(2020年4期)2020-08-04 09:43:38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0
Can you answer?
晒后修复SOS
健康女性(2016年8期)2016-09-22 12:42:27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与过敏问题临床探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