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的健康体检状况及治疗研究

2015-05-24 16:29:11郑东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2期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缺铁性

郑东梅

留守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的健康体检状况及治疗研究

郑东梅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进行健康检查的24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为留守儿童, 共120例;对照组为非留守儿童, 共120例。对两组儿童的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等营养数据进行检测, 将身高体重等营养数据进行汇总, 作为综合评判儿童营养情况的依据, 并且诊断儿童中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贫血发病率(17.50%)远高于对照组(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守儿童中营养性缺铁贫血发病率要高于正常儿童, 在日常营养摄入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合理的饮食摄入和药物补充能够有效的避免该病的发病。

留守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体检情况

留守儿童, 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 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 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报告可以发现, 截止到2013年底,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超过4850万[1]。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日常的照顾并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生理需求, 所以会有部分孩子因为营养缺失的问题而导致各类疾病或发育迟缓。本次研究针对留守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情况进行了研究,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20例为留守儿童, 记作观察组,另外120例为非留守儿童, 记作对照组。本次研究剔除了患有先天性疾病、激素分泌类疾病、器官功能性疾病等非营养因素导致的贫血病患儿。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常规进行检测。将这些数据根据《2002年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评定营养状况, 对每个儿童的身高、体重量指标逐个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然后通过征求监护人意见开始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其日常的饮食和生活环境等因素。贫血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儿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主要检测儿童的血常规和血清微量元素数量作为检测和诊断依据。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贫血程度诊断,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发病率=(轻度+中度+重度)/总例数×100%。两组儿童的整体身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 分为营养过剩、健康、一般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儿童贫血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贫血发病率(17.50%)远高于对照组(1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健康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 而营养过剩比例更低,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儿童贫血情况汇总对比[n(%), %]

表2 组儿童营养情况汇总对比[n(%)]

3 讨论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N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 儿童营养摄入的不均衡和数量不足极易导致营养性缺铁贫血。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如果发生缺铁性贫血, 会导致其发育缓慢、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器官功能性衰减或丧失等严重后果。而且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发现, 儿童(0~6岁)该病发病可能不单单引起造血功能上的影响, 还会并发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 危害极大。

本次研究中通过表1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留守儿童组成的观察组贫血发病率(17.50%)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组成的对照组(10.00%)。通过后期的调查问卷方式分析发现, 留守儿童通常由隔代亲属(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等作为代理监护, 所以在日常饮食、观察等方面都有一些弊端, 导致儿童的营养摄入严重不足或不均衡现象发生, 进而引发疾病。另外, 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对照组中儿童贫血发病率也较高, 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现代子女养育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 现在的儿童通常在日常饮食中会出现挑食、大量食用小食品或低营养食品等而导致的。另外根据表2数据也可以发现, 非留守儿童在父母的照顾下, 饮食和生活环境基本能够保证身体成长所需, 发生营养不良现象较少同时缺铁贫血现象也较少,但是留守儿童中, 一般营养不良和严重营养不良发病率都较高, 导致其已发生营养性缺铁贫血, 这与他们的日常饮食摄入营养种类单一、量不足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临床上对儿童营养性缺铁贫血的治疗主要采取食疗和铁补充药剂治疗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对缺铁性贫血儿童进行了饮食结构调整配合铁剂治疗的方式, 对饮食不当者应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 有偏食习惯者应予纠正;铁剂选择口服类, 主要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 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4~6 mg/(kg·d), 分3次口服, 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 mg/kg;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 既可减少胃肠不良反应, 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 可增加铁的吸收。禁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的使用,经过治疗后患儿均康复, 未发生其他不良后果[2,3]。

总之, 对留守儿童来说, 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以及数量不足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所以营养性缺铁贫血在留守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但是如果合理改善饮食结构辅以适当治疗手段, 均可以治愈。

[1] 何政贤.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新医学, 2011, 30(10):689-691.

[2] 黄才千.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2(4):391-392.

[3] 牟劲松, 罗家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18(5):5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83

2015-03-19]

525399 广东省信宜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营养性缺铁缺铁性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七十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2
钙剂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中重度营养性佝偻病的临床观察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5
绕回去了
缺铁性贫血
缺啥补啥
151例蒙古族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