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文,王忠山,马长宾,李 军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一〇一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五家渠831300)
奶牛产后15d为围产后期,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应激及激素代谢的急速变化,使机体对环境及饲料变化敏感性升高,抗病能力降低,成为疾病发生的高风险期。近几年,奶牛规模化或养殖小区养殖模式增速发展,但散养模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及其周边农牧团场仍然大量存在。在散养模式下,由于奶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措施不够科学与规范,养殖环境卫生状况差,兼之在围产后期奶牛分娩应激所致的产后体虚、免疫抑制所致的抗病力下降、营养应激所致的能量负平衡等原因,造成奶牛围产后期疾病多发。根据笔者多年来对本地区奶牛的诊治情况统计,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前胃迟缓、乳腺炎及子宫内膜炎等是围产后期高发疾病。多年来,笔者结合围产后期奶牛的生理特征和发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保健和治疗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辑录如下供同仁参考。
奶牛产后三日内,母牛体质虚弱气血不足,雌激素处于较高水平,高水平的雌激素抑制了干物质的摄取量和钙质的吸收,导致母牛食欲不振且体况消瘦,养殖户见此情景,往往立即增加谷类精料饲喂量,结果引起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真胃变位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增加的精料饲喂量和随之增大的饮水量,促使泌乳更加旺盛,蛋白质、脂类等营养物质及钙磷等矿物质随泌乳加速流失,增加了生产瘫痪、酮病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几率。此外,旺盛的泌乳使得原本处于水肿状态的乳腺负荷加重,增大了乳腺患病风险。因此,为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笔者建议在奶牛产后1~3d内应减少或停止饲喂精料,并控制饮水总量。
产后使用催产素对促进胎衣、恶露排出及预防乳腺炎、子宫内膜炎有辅助作用。催产素的致敏需要雌激素、孕激素参与,所以使用催产素宜早不宜晚,一般在母牛分娩后12h内应用效果较好,超过24h应用则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建议在奶牛分娩后0h、6h肌注催产素50~100IU/(头·次)。
硒和维生素E在体内有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及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的作用,左旋咪唑是一种免疫机能调节剂,它能恢复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产后应用以上药物可降低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感染的敏感性,能有效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因此,以上药物宜在产后立即使用,用法及用量: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一次肌注10~20ml/头;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10mg一次内服。
产后立即补饮盐钙红糖麸皮水(食盐50g、碳酸钙50g、红糖300g、麸皮500g、水5kg),保持奶牛日粮中钙含量“产前低产后高”的科学配置原则(钙饲喂量:产前40~50g/(头·d),产后150~200g/(头·d)、注意钙磷比例的协调(产前钙:磷=1:1,产后钙:磷=1.5~2:1)以及D族维生素的有效补充,供给优质青干草,挤初乳量只占泌乳总量的三分之一或仅够喂养新生犊牛即可。为预防产后瘫痪,还应主动灌服多维速补钙,用法及用量:一次口服多维速补钙500ml/头,每日一次,连用3d。
如果奶牛全部胎衣不下且不易剥离,因胎膜与子叶粘连紧密,此时不可强行手术剥离,而应改为药物治疗,用法及用量:分别在每个子宫角尖端处放置5.0g土霉素片剂和1.5g头孢噻呋纯粉的混合剂;如果奶牛部分胎衣不下且易于剥离,笔者认为应坚持首选剥离,手术剥离的最佳时期为奶牛分娩后24~36h内,手术剥离时力求“除恶务尽”,尤其应清除干净子宫角尖端的胎膜,并将宫腔内的胎膜碎片及蓄积液尽可能的一并手工排除干净,手术剥离结束时子宫内放置药物,药物用法用量同上。
对出现体温下降、肌肉震颤、全身出汗且已经发生瘫痪的奶牛,可静脉滴注25%葡萄糖注射液1 000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mL+Vc注射液40mL;0.9%生理盐水500mL+维生素B1注射液20mL;促反刍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750mL;钙磷镁注射液500mL。以上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2~3d。
食欲不振者,灌服或拌料掺喂开水烫后候温的健胃散200g,每日一次,连用3d;食欲废绝者,按每公斤体重0.05mL剂量交替应用复合维生素B和氯化氨甲酰胆碱类健胃药,前者肌注,后者皮下注射,每日各一次,用药间隔为12h,连用2d。如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应立即更换治疗方案:25%葡萄糖注射液1 000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mL+Vc注射液40mL;0.9%生理盐水500m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0mL;促反刍注射液500~1 000mL。以上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两天,同时一次性灌服植物油2 000mL/头,连用2d。
每日多次将患病乳区内腐败变质的牛乳挤净,采用中西药联合肌注或患病乳区灌注或乳房基底部封闭注射或静脉滴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治疗效果不佳,应立即更换治疗药物,如治疗效果较好,则应按时连续用药治疗,以达到巩固疗效、防范复发的目标,临床治疗后应促使奶牛自由活动,以达到自体按摩乳房之目的。用药方案:分点深部肌注穿心莲注射液40mL(相当于原生药40g)+头孢噻呋纳3.0g;患病乳区可灌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20mL(即磺胺间甲氧嘧啶钠2g+甲氧苄啶0.4g)+0.9%生理盐水80mL;乳房基底部结缔组织封闭注射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0毫升+头孢噻呋纳2.0g;每日一次,连续2~3d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mL+Vc注射液40mL;0.9%生理盐水500mL+头孢噻呋钠3g+银黄提取物注射液40mL(相当于绿原酸96mg、黄芩苷960mg);0.9%生理盐水500mL+穿心莲注射液40mL(相当于原生药40g)。
病原菌在恶露中滋生且恶露排出受阻(即恶露不行)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应注意治疗时机、用药顺序、用药原则和治疗方法。治疗时机:对于胎衣不下奶牛,可在产后7~10日胎衣自行脱落后以及产后15~20日恶露基本排净前两次冲洗子宫;对于胎衣已下的奶牛,在产后15~20日恶露基本排净前分两次冲洗子宫,每次冲洗隔日进行。用药顺序:应先选择具有刺激性能促排的药物先期处理(如5%浓盐水、0.5%稀碘液、0.1%高锰酸钾溶液等),后选择刺激性小且具有修复功能的中草药(如穿心莲、金银花、益母草、红花等中药复方合剂),最后选择低浓度广谱抗菌消炎药物(如头孢噻呋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冲洗子宫。用药原则:子宫冲洗用药的剂量和浓度应与子宫的容积及感染状况相匹配。治疗方法:遇子宫迟缓病例可先肌注氯前列醇钠4~6mL以扩张子宫颈口,子宫冲洗治疗后,再皮下注射氯化氨甲酰胆碱20mL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达到顺畅排除子宫积液之目的。
在生产实践中,奶牛围产后期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某种围产后期疾病的发生可诱发其它多种疾病的集中爆发,症候群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根据疾病症状表现的轻重缓急而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并根据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治疗用药方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治疗成果。笔者总结了一套产后三日内的母牛保健措施,在临床使用可有效防治奶牛围产后期各类疾病的发生。
配方:2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mL+Vc注射液4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mL;0.9%生理盐水500mL+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0mL;0.9%生理盐水500mL+头孢噻呋钠3g+银黄提取物注射液30mL;促反刍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mL。以上药物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