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晶
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
黎晶
目的探讨腭部岛状瓣在软腭及磨牙后区受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并接受腭部岛状瓣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其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 30例患者病患处切口全部愈合, 修复区黏膜恢复正常, 弹性、颜色、光滑度、层次上都和正常黏膜一致。所有患者无张口障碍, 未出现食物刺激、咀嚼摩擦等并发症。结论腭部岛状瓣修复术应用于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 具有良好的疗效, 且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软腭;磨牙后区缺损;腭部岛状瓣
软腭及磨牙后区作为人体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缺损, 极易引起口腔疾病形成口腔肿瘤, 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治疗时既要考虑缓解病情, 又要考虑预后, 所以除了切除肿瘤, 还应重视缺损部位的修复工作, 以免术后患者语言功能受阻。这就要求采取一种有效的修补术, 消灭创面后能够使口腔功能尽快恢复。本院采用腭部岛状瓣进行修复, 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30例患者,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9.2±4.5)岁,病程6个月~4年。其中恶性肿瘤22例, 包括14例鳞状细胞癌、6例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和2例高分化透明细胞癌;另外8例均为良性肿瘤。患者的软腭及磨牙后区的缺损面积2 cm×3 cm~3 cm×5 cm。
1.2 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彻底切除病灶, 及时帮助患者止血, 并对创腔进行冲洗。切除病灶后, 共有26例患者的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 均予以半腭瓣修复;另外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4 cm×5 cm, 均予以全腭瓣修复。以腭部大神经血管束为蒂将黏骨膜切除并制备成岛状瓣, 腭瓣面积同患者软组织缺损面积一致。在距离腭侧龈缘2 mm处到腭中缝处作为切口线, 麻醉后使用11号圆头刀片沿着设计好的切线切开, 直至骨面, 然后将黏骨膜瓣剥离, 确定腭大孔部位, 进行腭瓣设计, 保证其长度能够达到患者病患缺损处;从骨面继续剥离腭黏骨膜, 直至腭大孔部位, 游离腭大神经血管束, 并在硬腭后缘稍前方将软组织切断, 形成岛状瓣并加以修正, 通过旋转、移动使岛状瓣最终与组织缺损处相符;之后分层缝合, 表面用碘纺纱荷包覆盖固定, 供瓣区则填充碘纺纱条并予以固定;术后10 d左右可将碘纺纱和缝线相继拆掉, 下一步工作则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张口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①切口愈合情况:显效:完全愈合, 周围无其他症状;有效:基本愈合, 切口四周有红肿以及炎症反应;无效:患者切口化脓, 长时间难以愈合;②腭部岛状瓣修复情况:与正常黏膜相比, 从颜色、弹性、层次、光滑度几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③张口程度:观察患者是否有张口障碍, 以其他并发症。
本组30例患者手术良好, 术后对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处进行修复, 随访6个月, 患者切口全部愈合。其中显效27例, 有效3例, 切口恢复状况较好;与术前相比, 修复区的黏膜在层次、弹性、颜色和光滑度几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侧正常黏膜一致, 说明缺损区黏膜修复情况良好;患者均能顺利张口进食、说话, 无语言交流障碍, 也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软腭及磨牙后区是易发生病变处, 治疗后可能会导致软组织缺损, 需要重建以减轻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目前有多种修补术, 如颏下和唇瓣部位的皮瓣, 虽能起到一定的修补作用, 但切口明显, 术后瘢痕难易消失, 美观性太差且术后恢复慢[2]。颊部黏膜组织瓣和舌组织瓣也可用于修复缺损,不过需要多次手术才能彻底断蒂, 而且口腔卫生较差, 也不适宜作为首选方法。随着医学水平进步, 近些年来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 录用血管蒂皮瓣移植术也能对缺损部位起到修复作用, 但该方法手术时间长, 对各方面都要求较高, 且术后不易恢复, 还可能会损伤供区, 所以应用并不多[3]。
本文采取腭部岛状瓣对患者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进行修复, 取得良好效果。腭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颇为常见, 适用于腭裂、口腔上颌窦瘘等组织缺损修复工作。腭部岛状瓣血液供应较为丰富, 在手术中腭大神经、血管束包膜坚韧性好, 不易被损伤, 周围硬腭及血管吻合网能够提供良好的环境供腭部岛状瓣生长, 促进创面上皮自动愈合, 尽量减少功能性的损伤。相比较而言, 手术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 腭瓣抗感染能力强, 取材方便, 成功率较高;术后不会留下明显瘢痕, 对美观性影响较小, 且分泌感觉功能依旧能够保留。不过某些患者缺损面积较大, 易形成张口困难, 对此在术中必须保证动作轻柔, 将损伤降至最低[4]。为扩大修复范围便于手术操作, 应增加腭瓣旋转度, 对此有关学者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凿开腭大孔后缘, 将腭大血管束从后方游离出来, 不但提高了腭瓣的灵活性, 使得修复范围有所扩大, 而且减小了缝合张力。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神经束, 以防剥离断裂引发大出血, 导致手术失败。而且操作时不能用力牵拉, 否则血管内皮细胞极易受到损害,每一步操作都要轻柔, 以免腭部岛状瓣萎缩坏死。腭瓣的柔软性相对较弱, 若患者创面较深, 应在创面与腭瓣间的适当部缝合1~2针, 消灭死腔, 以防出现大量积液, 所以此次手术中, 腭瓣供区及受区均采用有碘纺纱包, 在术后10 d左右可拆除。在对创面打包时, 为防止血供受阻应尽量降低岛状瓣蒂部压力。且术后要及时展开张口功能锻炼, 如有必要,也可采用适量的抗生素, 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综上所述, 腭部岛状瓣修复术应用于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 具有良好的疗效, 且并发症少, 值得推广应用。
[1]李亚东, 胡永杰, 王买全.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20例.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9):928-929.
[2]张萍.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5(3):226.
[3]黄盛兴, 张国权, 孙海鹏.腭大动脉岛状瓣黏骨膜瓣修复腭缺失的临床应用.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2012, 6(6):531-534.
[4]李纪魁, 左金华, 李小鹏.腭部岛状瓣在重建磨牙后区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3):46-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75
2015-06-09]
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