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比
李妍
目的对比分析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8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 随机分成应用聚合瓷嵌体修复的聚合瓷嵌体组和应用铸瓷嵌体修复的铸瓷嵌体组, 各94例。治疗后随访2年,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聚合瓷嵌体组修复成功率为96.8%、铸瓷嵌体组修复成功率为84.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瓷嵌体组与铸瓷嵌体组修复体外形满意度、边缘着色满意度、继发龋、密合满意度等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合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较铸瓷嵌体修复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其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是修复后牙牙体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聚合瓷嵌体;铸瓷嵌体;后牙牙体缺损
常规牙体缺损修复的充填方法对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的修复很难达到理想的邻接关系和良好的咀嚼功能, 对口腔组织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因此, 使用理想的修复材料和正确的修复方法成为恢复牙齿的正常功能以及牙齿形态的关键[2]。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分别采用聚合瓷嵌体修复和铸瓷嵌体修复, 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8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聚合瓷嵌体组和铸瓷嵌体组, 各94例。聚合瓷嵌体组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33~56岁, 平均年龄(42.4±11.3)岁;部位:前磨牙44例、磨牙50例。铸瓷嵌体组中男49例、女45例;年龄29~58岁, 平均年龄(41.9±10.8)岁;部位:前磨牙42例、磨牙5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首先根据龋损的情况进行牙体的预备, 将腐质完全的清除并填补倒凹, 使各轴壁外展15°方便就位, 预备后的洞深介于2.0~2.5 cm, 龈壁肩台的宽度>1.2 mm,临牙合面洞颊舌壁扩展到自洁区, 牙齿侧壁的厚度>2 mm、内部线脚圆钝、不预备洞缘斜面, 完成牙体预备, 使得预备后的牙体缺损为牙合面的50%面积。使用VITA 3D比色板进行颜色对比, 使用硅橡胶进行常规的取模, 然后灌注制作超硬石膏模型。聚合瓷嵌体组应用聚合瓷嵌体修复, 使用Ceramage聚合瓷材料间接法制作嵌体;铸瓷嵌体组应用铸瓷嵌体修复,使用IPS EmpressⅡ型铸瓷材料制作嵌体。完成制作后进行检查抛光、调牙合试戴满意后应用3M双固化树脂进行粘结。
1.3 疗效评价标准[3]将修复后的效果分成A、B、C三级, A级为成功: 治疗后未出现敏感现象或者在1周内消失;修复体边缘位置无继发龋出现, 边缘处未出现着色;边缘无裂隙感, 探针无法探入;修复体无破坏发生;无食物嵌塞;颜色完全协调。B级为缺陷:敏感现象持续少于1个月消失;边缘处可见部分着色;可见裂隙、探针能触至边缘台阶、牙本质未暴露;轻微嵌塞食物、牙线可清理;颜色能够接受。C级为失败:敏感现象持续超过1个月;修复体基牙可见继发龋;边缘见完全着色;裂隙明显并暴露牙本质;出现修复体脱落或破坏;严重嵌塞食物;颜色未协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聚合瓷嵌体组修复成功91例、缺陷2例、失败1例, 修复成功率为96.8%, 铸瓷嵌体组修复成功79例、缺陷13例、失败2例, 修复成功率为84.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瓷嵌体组与铸瓷嵌体组修复体外形满意度分别为97.9%、9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瓷嵌体组与铸瓷嵌体组在修复体颜色满意度分别为98.9%、 10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瓷嵌体组与铸瓷嵌体组在继发龋分别为96.8%、94.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合瓷嵌体组与铸瓷嵌体组密合满意度分别为97.9%、96.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牙体缺损应用嵌体进行修复是口腔修复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将嵌体嵌入牙体的窝洞内来达到功能的修复以及缺损牙的形态恢复[4]。IPS EmpressⅡ是一种二硅酸锂晶体的热压铸瓷材料,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修复体的雏形, 最后经过上釉或者涂成完成制作。研究认为, 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美观耐用的特点, 但由于其脆性高、弹性模量高, 在咀嚼压力高时容易发生折裂或崩瓷[5]。而Ceramage聚合瓷材料含有高于73%的微细瓷成分, 同时具有树脂和瓷的优势, 其耐磨性好、压缩强度高以及边缘微渗漏小的特性使得其在2年随访时保持牙合面的完整性, 其纳米级的颗粒具有优良的抛光性能, 接近于牙本质和牙釉质对光线的折射指数, 具有真牙一样对光的散射和透射效果, 使其颜色与真牙相匹配, 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6]。国内相关文献报道, 修复材料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越接近, 则牙体的应力水平越低,分布也越合理, 同样载荷产生的嵌体底部应力越小, 越有利于预防牙体折裂的发生[7]。Ceramage聚合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接近于正常的牙本质, 使得牙体应力水平分布均匀, 大大的降低了嵌体折裂的风险。本组研究中, 聚合瓷嵌体组修复成功率96.8%, 显著的高于铸瓷嵌体组84.0%(P<0.05), 而修复体外形满意度、边缘着色满意度、继发龋、密合满意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聚合瓷嵌体在防止折裂发生方面优于铸瓷嵌体, 与张磊[8]的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 应用聚合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较铸瓷嵌体修复具有更加确切的成功率, 其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是修复后牙牙体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殷宪雷. Ceramage聚合瓷嵌体在后牙邻牙合面缺损中的修复效果.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20):2995-2996.
[2]宓勇.嵌体在磨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2):142.
[3]雷科, 王伦昌, 车瑾.嵌体在第一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甘肃医药, 2015, 34(1):45-48.
[4]伊哲, 洪岩松, 郝玉全, 等.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2, 52(22):76-77.
[5]丁秀琴, 黄晓峰.复合树脂与聚合瓷在牙体缺损后修复术中的应用对比.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8):34-36.
[6]洪延青, 王以玲.聚合瓷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口腔医学, 2012, 32(10):584-585.
[7]刘小嘉, 李华, 韦良宗, 等.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中的临床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18): 3505-3508.
[8]张磊. Ceramage聚合瓷嵌体修复牙体缺损3年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1(1):127-1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71
2015-05-11]
110003 沈阳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