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5-01-23 11:10杨金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1期
关键词:穿刺针血肿微创

杨金龙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杨金龙

目的探究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64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清除术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69.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NIHSS)的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可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减缓偏瘫等后遗症的情况, 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效果显著, 能够在临床广泛应用。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效果

颅内血肿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 诱因较多, 主要有用力排便、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性生活等[1]。在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可对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 创伤小、疗效显著, 而且术后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 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6例, 年龄32~76岁, 平均年龄(45.35±7.73)岁, 37例为高血压性的脑出血, 4例为损伤性的颅内出血。出血量15~48 ml, 平均出血量(36.7±7.9)ml。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 女8例, 年龄35~79岁, 平均年龄(46.32±8.08)岁, 21例为高血压性的脑出血, 2例为损伤性的颅内出血。出血量17~46 ml, 平均出血量(37.2±8.1)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该组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 选择YL-1型一次性的颅内血肿穿刺针, 根据患者层距、基线等CT片确定血肿中心颅表定位, 拍摄CT前可在耳尖部位使用胶布对U型金属丝固定标记会增加准确度。采用合适的穿刺针, 将钻芯套入到穿刺针中, 经针尾螺丝固定一起, 针钻一体进入血肿中心, 将钻芯退下, 把3 mm内径的不锈钢穿刺针在颅骨上固定, 项端退出血肿1/2或者2/3处停止。将含有1~2万U的尿激素的生理盐水注入到血肿腔中, 剂量为3~5 ml,达到液化血肿的效果, 保留4 h。手术结束后1、3、5、7 d进行身体情况的CT复查, 观察针位和血肿的残余量, 若患者的残余量较大, 可选择针形血肿的粉碎器将血肿粉碎, 然后给予液化引流。若患者的血肿破入脑室, 单纯破入一侧脑室的患者仅给予血肿穿刺, 通过穿刺针使血性脑脊液流出, 破入双侧脑室而且三、四脑室铸型者可以进行双侧室的穿刺引流。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要进行脱水的颅内降压, 使用20%的甘露醇, 剂量为125 ml/次, 静脉滴注, 1次/4 h。止血并给予不间断的吸氧, 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体征,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治疗后意识清醒, 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肢体的肌力测评在Ⅲ级及以上;治疗有效:患者的意识处于清醒或者半清醒, 且肢体肌力的测评不足Ⅲ级;治疗无效:患者没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意识模糊。治疗有效率=(基本治愈+治疗有效)/总例数×100%。

NIHSS评分:0~15分为轻度缺损, 16~30分为中度缺损, 31~45分为重度缺损。患者在入院, 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进行相关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20例基本治愈, 17例治疗有效, 4例治疗无效, 治疗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患者中6例基本治愈, 10例治疗有效, 7例治疗无效, 治疗有效率为69.5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NIHSS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入院时评分为(35.16± 2.46)分, 治疗1个月评分为(16.24±6.10)分, 治疗3个月评分为(12.86±0.23)分。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评分为(35.15±2.28)分, 治疗1个月评分为(25.73±2.63)分, 治疗3个月为(22.44± 2.62)分。入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内血肿患者很多都有高血压病史, 形成血肿后, 颅内压的增高会出现脑疝, 在早期给予及时的治疗, 会使预后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会有意识障碍, 瞳孔改变等症状, 血肿本身造成的意识障碍是因为脑疝造成的, 一般在数小时内或者1~2 d内出现, 若原发性的脑损伤程度较轻, 昏迷时间较短, 若原发性的脑损伤情况较为严重, 或者血肿迅速形成, 中间则没有清醒期。传统治疗中仅给予常规内科的保守治疗, 疗效一般, 目前可对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的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该种方法的治疗, 可明显减轻神经压迫。该手术的实用性强、操作方便, 仅需将3 mm直径的针具刺入血肿, 治疗过程中手工就可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有CT机的医院都可应用该治疗技术。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治,早期将血肿清除, 能够缓解身体症状, 同时使神经功能的领域得到有效恢复, 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术后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观察和了解, 实验组患者各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善和好转。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的治疗, 血肿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生存质量。

[1]苏彦果, 袁发东, 李建明, 等. 微创清除治疗颅内血肿60例临床分析. 医学综述, 2014, 20(11):2068-20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1.036

2015-06-11]

112400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穿刺针血肿微创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