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5-01-23 07:03杜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末梢血常规血液

杜勇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杜勇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00例健康查体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采取静脉采血法检验, 而对照组给予末梢血法采集血液, 观察两组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RBC)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血样品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静脉血和末梢血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差异性, 且采取静脉血法进行检验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静脉血;末梢血;采血方法;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中, 血常规检查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血液检验, 是全身体检中最基本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指标。通过观察发现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分布和变化, 判断查体者是否患有某种疾病[1]。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血常规检查已经成为病情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临床检验中, 血常规常见的采血方法有两种, 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法。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具有差异, 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这两种采血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将相关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提9月~2015年6月来本院进行健康查体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9.00±7.76)岁;研究组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19~61岁, 平均年龄(39.00±7.89)岁。所有查体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血液治疗, 检测时也未检测出相关的血系统疾病。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采血方法 所有查体者采血前空腹12 h, 并于次日8:00进行血标本采集。研究组查体者采用静脉血采集法, 采血部位为肘部的静脉血管, 且手臂平放在桌上, 检验员可以选择肘部或前臂部进行采血, 首先告知查体者反复握拳, 加快静脉充盈, 用酒精消毒穿刺后, 用拇指按压穿刺部位下缘, 右手持采血针刺入皮肤2 mm, 见回血后立即连接血常规试管,抽取2 ml血量后, 查体者松开拳头, 检验员迅速拔出针头,同时用干棉球压迫止血10 min。

对照组通过末梢血法采集血样, 采集部位为耳垂或手指部位。对患者采血前先将采血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然后用右手持针刺入皮肤, 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再收集血样。采血结束后, 妥善保存查体者的血标本, 并尽快对血样品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查体者的检测, 其中血常规的八项参数中, 研究组WBC﹑HCT﹑Hb﹑PLT﹑RBC分别为(6.58± 1.63)109/L﹑(0.45±0.03)﹑(103.7±13.2)g/L﹑(103.7±13.2)109/ L﹑(3.79±0.8)1012/L,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41±3.58)109/ L﹑(0.41±0.02)﹑(99.8±11.3)g/L﹑(211±58.9)109/L﹑(3.64± 0.6)1012/L, 研究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CV为(91.7±6.1)fl, 显著高于研究组的(82.6±5.8)f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常规检查与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一起被称为临床三大化验常规[2]。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检验的基础, 当查体者体内出现异常, 可以导致血液各种组成成分发生异样,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直接反映出来患者的病理变化。因此, 血常规检查结果能够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临床检验时, 通过采集查体者血液标本进行血液检查是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它具有准确﹑快速和特异性强的特点。但是,不同的血液采集方式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而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本文对照组查体者采用末梢血采集法。末梢血来自毛细血管, 出血不畅, 循环性不好, 并且血量少, 不易采集。为减轻患者的痛苦, 末梢血的采集部位通常为耳垂或指尖。采血过程中, 检验人员需要用手挤压采血部位, 十分容易使组织液混入其中, 造成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4];其次, 由于末梢血出血量少, 而血液分析仪所需的血量大, 因此采集末梢血时血量有限, 采集时间过长, 容易造成微凝血块, 血小板聚集等情况。另外, 末梢血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采集时受到一定因素影响。如外界的温度或者手指的温度都会影响到末梢血, 因此当外界气温过高或过低时, 末梢血都不能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 造成检测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过高。

研究组查体者采用的是静脉血采集法。静脉血多来自肘前静脉, 血液循环快, 出血量大, 循环性比末梢血好, 血液成分受环境的影响小, 检测结果的误差低, 因此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比末梢血具有更高的精确性[5]。另外, 通过采集静脉血液标本来进行血常规检查, 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 降低错诊率和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临床检验时, 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集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具有差异性, 并且采取静脉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性,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余东娟.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当代医学, 2014, 20(15):149-150.

[2] 黄玉华.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5):48-49.

[3] 韩秋青, 王爱玲, 韩风杰.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当代医学, 2010, 12(26):667-668.

[4]王春华.分析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10(37):48-49.

[5]熊异平.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比较.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6, 7(2):77-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195

2015-08-12]

118000 丹东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末梢血常规血液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向区域创新体系“末梢”发力
延伸从严治党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对比结果比较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