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015-01-23 07:03:50刘国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2期
关键词:骨关节后处理螺旋

刘国峰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刘国峰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212例骨关节创伤患者, 先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DR组)﹑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和表面遮盖法重建(CT组), 比较两种技术对骨关节骨折阳性检出率。结果212例患者共经临床确诊骨折264处, DR组共发现206处骨折, 骨折阳性检出率为78.03%;CT组出发现258处骨折, 骨折阳性检出率为97.7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骨关节观察, 具有更加有效和直观的诊断骨折的微小病变﹑建立骨折的空间立体影像的技术优势, 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 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显著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骨关节创伤的无创诊断方法。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骨关节创伤

骨关节创伤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疾病, 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手段, 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1]。X线摄影检查作为基础的检查方法能够发现大多数的骨关节创伤, 但是对于特殊部位和复杂部位的骨折不能够明确的显示, 造成漏诊引起患者病情的延误和医疗纠纷的出现[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多层螺旋CT具有的薄层扫描和高分辨率扫描, 以及应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的重建, 使得许多复杂疑难的骨关节创伤得到了确切的诊断,成为目前骨关节创伤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3]。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对骨关节创伤患者分别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以骨关节创伤就诊的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局部的畸形。其中男123例, 女89例,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46.3±17.4)岁, 受伤因素:坠落伤47例﹑交通肇事伤87例﹑暴力击打伤56例﹑摔伤22例;致伤部位:脊柱41例﹑肋骨38例﹑骨盆33例﹑颜面部42例﹑四肢58例。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设为DR组, 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重建处理设为CT组。

1.2 检查方法 212例患者首先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 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和表面遮盖法重建。具体参数为:16层螺旋CT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 扫描管电压为120 kV﹑扫描管电流为80~300 mAs﹑扫描层厚为2.5 mm﹑扫描螺距为1.0。将扫描后图像利用4.2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具体参数为:重建厚度为0.625 mm﹑重建间隔为0.5 mm, 使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和表面遮盖法重建等重建技术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明确骨折的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例患者共经临床确诊骨折264处, DR组共发现206处骨折, 其中包括43处脊柱骨折, 39处骨盆骨折, 53处肋骨骨折﹑38处颜面部骨折和33处四肢骨折, 骨折阳性检出率为78.03%, 58处出现漏诊;CT组共发现258处骨折, 其中包括54处脊柱骨折, 48处骨盆骨折, 62处肋骨骨折, 49处颜面部骨折和45处四肢骨折, 骨折阳性检出率为97.73%, 6处出现漏诊。两组骨折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在一次扫描中即可获取不同层面图像的检查方法,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以及容积分辨率[4]。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减薄处理后的原始扫描数据重新处理, 来显示出不同平面的二维图像或者三维立体解剖图像的一种技术[5]。通过后处理的图像可以从不同方位和角度来判断创伤程度﹑清晰的显示骨折线﹑骨折移位程度﹑分离程度以及分辨细小骨折片[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表面遮盖法重建法, 各自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容积重建可以将三维图像进行任意旋转或者分割﹑对骨折空间立体变化显示较好;多平面重建是利用矢状位﹑冠状位和斜位的二维图像来发现骨折的细节改变, 但无立体感;表面遮盖法重建可以显示立体感较强的三维图像, 对关节面结构改变显示清楚, 但不易发现未移位的细小骨片[7]。三者有机的结合, 将会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与席建平等[8]研究报道相符合, 本组临床研究中,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检查的骨折阳性检出率为97.73%, 显著的高于应用数字X线摄影检查的78.03%(P<0.01), 进一步的说明多层螺旋CT以及重建技术对各种复合性骨折﹑隐匿性骨折和微小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骨关节观察, 具有更加有效的和直观的诊断骨折的微小病变, 建立骨折的空间立体影像的技术优势, 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显著的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骨关节创伤的无创诊断方法。

[1]王益茹, 路萍, 裴正华.多排螺旋CT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外伤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11):1103-1104.

[2]洪敏昌, 张文英, 周应平.多层螺旋CT二维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 12(2):102-103.

[3]魏伟明, 陈晓生, 卢镇生, 等.螺旋CT对106例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分析及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46-48.

[4]孙长龙, 马英平, 唐校光.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4):169-170.

[5]倪建, 姚世文. 16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7):871.

[6]谢志骏, 任永祥, 区携乐.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5):95-96.

[7]姚国龙, 郑睿龙.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D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对比体会.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2, 21(4):227-229.

[8]席建平, 樊建平.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 22(3):220-22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2.039

2015-06-18]

110121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放射线科

猜你喜欢
骨关节后处理螺旋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能源(2018年10期)2018-12-08 08:02:48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30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奇妙的螺旋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