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无冠窦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1例
葛艳艳,赵怡璇,刘爽,胡艳兵,周海霞,吕冬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电诊科,吉林 长春13004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双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示“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因心力衰竭,于当地医院行强心、利尿治疗,症状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遂来就诊。
查体:血压128/81 mmHg,脉搏82次/分,一般状态尚可,双肺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粗,未探及明显干湿啰音。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无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主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示:主动脉扩张硬化,管腔未见明显狭窄。主动脉窦见巨大囊袋影,直径约67 mm,突出于主动脉之外,心包内见液性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增大。主动脉瓣三叶,形态、回声尚可,瓣膜关闭不良,舒张期可见中度返流。多切面示主动脉无冠窦向后方明显扩张,呈一巨大囊状物突向左心房,其大小约为64 mm×62 mm,囊腔与主动脉相连通,腔内可探及实质略强光斑附着于左侧囊壁,范围约10 mm×8.0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体内见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腔内略强回声光斑内部未见血流信号。二尖瓣回声增强增厚,以前叶为著,瓣膜关闭不良。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 91 cm/s,A峰 65 cm/s,收缩期可见重度返流。心包腔内可探及少量液性暗区。超声提示:①主动脉无冠窦瘤样扩张伴血栓形成;②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③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伴钙化;④心包积液(少量)。
术中所见:纵行切开心包,探查见左房与升主动脉之间可见巨大瘤样结构。斜行切开主动脉根部,探查见主动脉瓣呈三叶,瓣叶菲薄,对合不良。无冠窦明显扩张,瘤体大小约70 mm×70 mm,其内可见大量附壁陈旧血栓。二尖瓣因受巨大瘤体压迫,形成明显对合不良。取人工血管片,沿主动脉无冠瓣瓣环,以褥式连续缝合法缝闭瘤体漏口,重建主动脉无冠窦及部分升主动脉,其内血栓未处理。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
术后超声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可见人工瓣强回声,瓣架固定,其上未探及异常回声,其周围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主动脉无冠窦瘤内可见人工血管片强回声。
2讨论
主动脉窦瘤又称乏氏窦瘤(Aneurysm Sinus Valsalva,ASV),主要为先天性的,也可以是获得性的。先天性者多由于主动脉窦壁发育不良,缺乏中层弹力纤维组织,加之主动脉高压血流的冲击而形成。获得性者主要是由于马凡综合征、外伤、梅毒和白塞病等引起[1]。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者的主动脉窦扩张呈“风向袋”样突向邻近心腔,获得性者的主动脉窦瘤形态不规则[2]。本例患者的无冠窦呈巨大囊袋样扩张,加之向左房内凸出,考虑是少见的先天性的巨大主动脉无冠窦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引起心腔瘘,导致急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不全,严重会引起心力衰竭[3]。若合并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致栓塞[4]。
本例主动脉无冠窦瘤的特点:①合并血栓形成:由于瘤体巨大,致其内血液呈涡流状态,易形成血栓;②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由于主动脉无冠窦明显扩张,主动脉瓣环也随之扩张变形,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③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原因可能有三:a 由于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无冠瓣环相延续,所以无冠窦扩张会导致二尖瓣收缩期对合不良;b 主动脉瓣返流的高速血流对二尖瓣前叶的冲击,导致二尖瓣前叶增厚粘连,引起瓣叶关闭不佳;c 左心增大,引起二尖瓣环扩张,瓣叶关闭不良。
参考文献:
[1]Vural KM,Sener E,T asdemir O,et al.Approach to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s:a review of 53 cases.Eur[J]. Cardio thorac Surg,2001,(20):71.
[2]汪芳,郑春华.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402-403.
[3]郑文,张棣,邓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7):862.
[4]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34-939.
(收稿日期:2014-05-20)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7-1207-0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