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2015-01-23 01:53:47朱东华胡志伟李洵海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颈置换术

朱东华 胡志伟 李洵 海夫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朱东华 胡志伟 李洵 海夫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118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9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减少术后临床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医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股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但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情况, 术后恢复较慢。本文通过对本院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9例。对照组中男42例, 女17例,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68.41±10.56)岁, 摔伤35例, 车祸伤15例, 重物砸伤9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 经颈型29例, 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 Ⅲ型25例, 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 糖尿病13例, 支气管炎9例。观察组中男40例, 女19例, 年龄61~93岁, 平均年龄(66.39±11.27)岁, 摔伤31例, 车祸伤18例, 重物砸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 经颈型27例, 基底型6例;Garden分型:Ⅱ型18例, Ⅲ型24例, Ⅳ型17例;合并高血压16例, 糖尿病13例, 支气管炎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手术后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 定时更换体位, 注意局部血液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①中医辨证护理。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亏虚,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 夜间小便频繁;还有些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差, 易出现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全身无力等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心火旺盛, 多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要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 了解患者的身体体质, 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 可以根据身体状况, 内服益气补血汤(本院协定方)、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节体质。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易消化的食物, 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②心理护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方面对于意外损伤承受能力较差, 对手术治疗没有积极性, 也存在精神压力。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具体的情绪、心理方面, 从而进行指导, 多与患者交流, 消除心中的顾虑, 结合病情, 讲解一些有关知识, 使患者调整良好心态, 提高手术治疗的积极性, 增强康复的信心。③疼痛护理。手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 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给予合理的镇痛方法, 减轻疼痛。可以用冷、热疗法减轻局部疼痛, 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 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缓解。避免刺激因素, 保持病房安静与舒适, 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④术前准备与指导。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时行进血压监测, 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等, 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 避免手术后出现便秘和尿潴留[1]。像手术患者使用便盆时, 便盆要从身体键侧置入, 避免牵拉患病部位出现脱落假体发生;对于小便困难的患者, 可以按摩中极穴位促使排尿, 也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注射。⑤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使足踝关节、足趾关节、下肢肌肉进行活动。手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长收缩股四头肌和伸屈踝关节训练;第2天至第3天开始训练髋关节, 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第3天至第7天可以让患者先坐起, 然后贴床边站立进行指导。7 d后练习髋关节屈曲, 范围由小到大。2周后可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练习。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踝关节运动练习, 尽量不使用止血药, 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注意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足背动脉是否减弱等发生;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 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 患者手术后应平卧于床, 避免内旋、外旋、盘腿,身体坐或站立时髋关节不能超过90°的屈曲, 如若发生脱位应及时让医师进行复位。手术后注意切口的干燥与清洁, 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切口感染。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 可以分为4级, 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无疼痛感;良: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患肢有疼痛较轻;可:髋关节能力有改善,患肢处常伴有疼痛;差:髋关节功能没有恢复, 患肢存在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 优41例(69.49%), 良16例(27.12%),可2例(3.39%), 差0例, 优良率为96.61%, 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59例患者中, 优33例(55.93%), 良11例(18.64%), 可9例(15.25%), 差6例(10.17%), 优良率为74.58%, 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 老年人骨质变得脆且比疏松, 较轻的外伤都容易造成骨折, 致使不能行走或长期卧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以恢复功能, 解除疼痛。由于老年人年龄大, 伴有其他病症, 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因此, 对手术后进行护理及指导, 对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采取中医辩证护理措施,结合心理、疼痛、饮食等方面的护理,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 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全科护理,2011,9(29):2648-26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52

2015-01-04]

116013 大连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