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软环境建设理论研究、实践现状及未来展望

2015-01-22 21:19刘学璞朱孔来李雅倩
2014年35期
关键词:软环境经济发展经验

刘学璞 朱孔来 李雅倩

摘要:本文就软环境的概念、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区域软环境建设的形成机理与相互作用、国内各地区在软环境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软环境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软环境建设的未来展望六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软环境建设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软环境建设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软环境;实践;经验;经济发展

通常我们所谓的软环境是指一个区域的文化氛围,发展机制,政策制度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总和。软环境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较为重要的指数,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垫脚石。软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地区资本的流通,同时科学合理的软环境是实现招商引资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

1.软环境概念及内涵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软环境虽然有了长远发展,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但是就目前我国软环境的发展现状来说,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学术界对于软环境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所以对目前的软环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对于区域软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软环境概念的界定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从经济环境的软和硬角度来进行区分的,且各个学者认定的组成软环境的构成要素有所差异。魏潾认为“软环境同硬环境相对应,是指经济环境当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外界要素的总和当中认为干预可以迅速改变其状态的那一部分外界条件”。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学者对于软环境建设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来看,国内理论界对于软环境建设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朱文兴认为“软环境主要包括健全的法制、完善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及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氛围,并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主体行为的软环境要素归纳为观念因素、体制因素和服务因素。”笔者认为,软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市场经济机制改革、和谐社会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法规的制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增长都要依靠软环境的建设来满足。但我们不应该把软环境的建设仅仅当作是为了经济增长的需要,为GDP增长而去建设软环境,我们要知道当软环境得到较好建设时,经济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说软环境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软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紧急的发展,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软环境的建设。

2.區域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区域软环境建设战略意义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目标定位,而对于目标的实现,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必须而又非常具有意义的。

吕永俊认为软环境建设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是环境营造的主体。政府本身是软环境,主要是指政府的透明程度、办事效率、工作机制和廉价状况。建设经济软环境要求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权力转化为责任,把管理转化为服务。其实软环境建设是和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软环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可促进软环境的建设,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人民,软环境建设也不例外。黄立丰认为,软环境建设为民利民,依靠群众共建共享。政府是否提出“软环境建设”口号并不重要,关键是软环境建设能否贴近群众,体现亲民,为民理念,能否让人民参与,让人民满意,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政府政策的制定,处理事情的方式,要明确是为了群众,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民生,除了政府积极组织发动以外,很重要的还是靠社会每个人的参与,任何事情,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软环境的建设要真正依靠群众来建设,让群众受益是软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

3.区域软环境建设的形成机理与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区域软环境的建设是政府、企业、组织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设良好的区域软环境一定要紧紧把握“政府牵头,企业主导”、“企业创新、政府扶助”和“组织服务协调”的思想。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路径。

一种是政府利用政策和物质来吸引相关产业集群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服务化水平,以企业为主导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良好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性作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建设、企业、高校以及科研单位作为依托建立“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的区域软环境体系。

另一种就是以“企业创新、政府扶持”为主导的市场行为,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企业要经历竞争、创新、发展等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所产生的行为,通过企业的创新就可以增加市场信息的传输效率,降低了商品的交易成本,而对于创新企业国家或者当地政府通常会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就会与政府以及其它社会团体加强交流。

最后一种就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平台作用,在软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它们承担着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社会组织既不同于正式的政府组织,但是却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地方政府既要把自己不该承担的职能转让给社会组织,又要支持社会组织依法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社会组织也不同于企业,社会组织是平台,是服务性质,不以利润最为其主要目标,要充分发挥它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润滑剂作用,让社会的活力竞相迸发。

4、 各地软环境建设的做法的比较

4.1 上海市软环境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强化市民中心自身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通过网上公开和网上预审制度实现便民利企,努力实现窗口审批“应尽必进、授权到位”,切实减少审批第三方事项以优化审批程序,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审批效率。一是以强化市民中心自身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

4.2 江苏省连云港市软环境建设。江苏省连云港市率先在国内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和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近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审计局从加强领导、完善制度、检查落实、科学考核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推动软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审计工作效能明显提高,“服务型审计机关”社会形象广受称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为进一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树立审计机关良好形象,该局从作风建设、强化劳动纪律、廉洁从审、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推动投资发展软环境工作取得实效。对涉及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及时予以公告,使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信任,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從这些城市的做法来看,一个地方软环境的建设不仅取决于地区部门领导人的决心和毅力,还要有一套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制度标准,优化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让群众和企业从软环境的改善中切切实实得到好处,真正感受到软环境建设的丰厚成果。

5.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各省都积极推进软环境建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

王洪杰认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理论知识匮乏,一些政府部门的确在抓软环境建设,但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全方位的为社会服务,使软环境建设滞后,影响经济发展。对软环境建设基本理论缺乏深入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软环境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正处在初始阶段,相关研究没有深入到实践中去。虽然国内理论界充分认识到了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对软环境建设的理论缺少系统性,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入,理论研究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待提高。这无疑阻碍了软环境建设的脚步,而理论研究是软环境建设的基础,只有将基础打牢,才能更好的为实践服务。

区域社会组织稀缺以及服务意识较弱。一个地区软环境的建设不仅仅要依靠政府,企业,还要依靠一些社会组织,他们是提高建设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的润滑剂。纵观国外的比较发达的产业集群,以商会、律师所、产业协会、担保机构、小贷机构等公共服务的平台比较完善,架起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组织多层次深入化的交流,提高了社会各个层次的效率。而在中国由于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各项建设不太完善,政府干预程度较大,公共服务平台很难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

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强。有的部门和单位看问题、办事情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而是为了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由于个别单位对抓软环境建设缺乏重视,对政府下发的文件没有及时传达贯彻,在落实上没有下真功夫,有敷衍的思想。还有政府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审批等需要进一步改革,不然这很可能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

缺乏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对区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居住环境还是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都对经济的发展和运行都很重要,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性建设问题,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的先前环境,不管是自然还是其他的,同时地区自然优势没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自然资源没有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开发不够全面,而且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基础性设施建设不够完整,这一切都不利于软环境的建设。

6.软环境建设研究的未来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各地区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 加强软环境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深入细化这一理论体系,这是软环境研究的重中之重,只有这一基础研究好了,才能为软环境建设的实践做好铺垫。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软环境建设理论的深入开展和有效推进,软环境建设必然进入到一个实施的“发展期”,即广泛性的开展各类软环境建设活动,而这一阶段就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长效实施机制,以此巩固深化已有的软环境建设成果,使其持续健康发展,要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惩罚责任体系。[12]这也是深入实施软环境建设理论的重要一步。而且软环境的建设不仅仅要依靠理论的支撑,还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的好不好,必须实践来说话,如此既能保证软环境建设的有效实施,也能促进软环境建设新路径和新方法的探索、创新与改革,从而有助于软环境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精华的提炼、建设成果举措与理论的升华与推广。区域软环境的建设一定要考虑自己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政策方针一定要与实际相匹配,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3. 平衡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关系。不论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是构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软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必须要跟硬环境相匹配,使其在环境建设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既要走的出去,也要引的进来。 不断加强与其他地方的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争取在短时间内使软环境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对于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要合理嫁接,巧借他山之石,软环境建设的机制、制度更加完善,以便运转起来更加便利、高效、廉洁、规范,进而不断开拓软环境建设新局面。(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蓝黄“两区”软环境建设与行政管理效能综合评价及创新性改革研究》(山东省2013蓝黄“两区”重大课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03)及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重点项目《济南市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优化发展环境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魏潾.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当中的软环境建设[J].管理现代化,2005增刊:39-42

[2]孙大宇.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05

[3]李远凌.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软环境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24-25

[4]李秀芸.论推动经济发展的和谐软环境建设[J].商业时代,2007(34):6-8

[5]朱文兴.论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0(6):67-70

[6]陈材佑.关于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情况调研报告[J]武汉学刊,2006(6):67-70

[7]徐雨森,苏敬勤.基于平台观的城市软环境及其构建[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92-94

[8]吕永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探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38):49-49

[9]黄立丰.软环境建设:杭州的思路、实践及经验——兼论国内软环境建设的共性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5):36-41

[10]胡天禛.推进大连市软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5):4-5

[11]王洪杰.地方政府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2010(11):19-23

[12]柳风平,魏广君.试论软环境建设实施的“三步走”战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2):107-109

猜你喜欢
软环境经济发展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国产业园区软环境的构成要素探析
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软环境建设与优化策略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谈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发展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