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明(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器械科,山东 潍坊 262700)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和维护
刘希明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器械科,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探究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价值及维护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救心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接受徒手心电复发、给氧等常规抢救方式治疗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接受自动体外除颤仪治疗的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5.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体外除颤仪在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在抢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障其工作性能。
自动体外除颤仪;应用;维护
随着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被应用于治疗中,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其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上较为常用的医疗设备,在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生命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2]。本研究探究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价值,并提出维护对策,为当前的急救工作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救心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1~82岁,平均年龄(45.73±5.83)岁;疾病类型:心源性疾病13例、脑血管性疾病14例、急性中毒5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46.58±5.71)岁;疾病类型:心源性疾病14例、脑血管性疾病15例、急性中毒4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均出现心搏骤停情况,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进行心电监护、徒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氧气供给及胺碘酮、肾上腺素及纳洛酮等常规抢救药物的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使用由法国制造的PHILIPS 1030P001自动体外除颤仪,其中常规抢救方式与对照组患者保持一致。如为未成年患者,则选择儿童智能SMART电极衬垫盒,电阻为50Ω时额定电流为19 A、热量50 J;如为成年患者,电阻50Ω时额定电流为32 A、热量为150 J。如对照组患者常规抢救方式未见效则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抢救。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成功抢救9例,抢救成功率为25.71%;观察组患者成功抢救23例,抢救成功率为65.7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心搏骤停的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当前的抢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除颤是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自动体外除颤仪因其方便、快捷、高效的除颤能力被广泛应用于中[3]。上,通常给予患者常规抢救手段配合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抢救方式进行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保障使用效果,在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时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
3.1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首先,仪器药物准备。在使用强要做好相关的仪器检查并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如胺碘酮、肾上腺素及纳洛酮等常规的抢救药物[4]。其次,抢救体位准备。将患者平卧放置、除去患者身上所有的导电物质并建立静脉通道。再次,皮肤检查。除去患者的上衣,将患者的胸部皮肤充分暴露在视野之下,检查其皮肤是否完好。然后,皮肤灼伤预防。为避免电极板产生的热点给患者皮肤造成灼伤,在除颤前将除颤器的交流电断开并使用隔离液均匀涂抹电极板。最后,紧贴患者胸部皮肤放置电极板,观察监护仪上的参数及患者的反应的同时进行充电、放电的除颤操作,直至患者脉搏、心跳、呼吸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5.71%高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体外除颤仪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3.2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维护
在抢救中,由于患者病情危急且棉花快,因此应缩短抢救时间,尽快将患者从心搏骤停的状况中脱离出来,恢复其正常的心跳、呼吸、脉搏等。但是在使用中,自动体外除颤仪也会出现无法开机、面板短路、报错、无声音等常见的故障,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5]。因此,为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对自动除颤仪进行日常的维护。自动除颤仪的日长维护工作应做到:①专人维护、保管。对自动除颤仪进行定期的常规检查,排除潜在的使用故障;对其进行每日消毒,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②保证电源的充足。保持使用前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有16 h充足的充电时间,每天检查电源、导线及除颤功能情况,以备抢救时能够正常使用。③在对患者进行电复律术时应选择R波较高的导联触发仪器进行同步放电,增强除颤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放电时电脉冲是否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④使用后的维护。每次使用后均进行及时的消毒,可使用专用的消毒将血液、体液及分泌物等擦拭干净,保持仪器表面的干燥后将其放回指定位置。通过对自动体外除颤进行日常的维护,能够保障其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自动体外除颤仪在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在抢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加强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障其工作性能。
[1] 刘晶晶,桂 莉,陈卓敏,等.基层军医除颤技能掌握现状及自动体外除颤仪培训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01):24-26.
[2] 罗华杰,罗章源,金 勋,等.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仪[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5,39(06):391-394.
[3] 章超惠,严 激,徐 健,等.J波、JTc、Tp-ec间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触发治疗的预测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07):1029-1033.
[4] 刘 宇,郑玉香.探讨自动体外除颤仪在急诊急救中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08):4322-4323.
[5] 巫 琦,辅皋鸣,锁 时.除颤监护仪的原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5,28(01):102-103.
本文编辑:卢 娇
Use and maintenance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LIU Xi-ming
(equipment departmen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dong province Shouguang City of Shandong Weifang 262700, China)
R318.11
B
ISSN.2095-6681.2015.25.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