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红,盛晓娟,胡艳君
(北京联合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100101)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具有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1]。随着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不断增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1%,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70%左右[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占据服务业的主体,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146588.09亿元,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63.3%;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为6005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21.7%。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外许多学者对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如英国经济学家Clark[3]、美国经济学家Kuznets[4]、钱纳里[5]等。国内学者则通常采用就业弹性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如吉亚辉和朱树明[6]、景跃军和孙昱淇[7]、纪韶和王珊娜[8]、米利群[9]等进行了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结构和就业关系的研究,刘辉群[10]进行了全国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纵观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多是分别从现代服务业整体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的角度入手来研究现代服务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现有文献出发,综合考虑我国现代服务业整体及内部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征,选取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就业弹性、就业结构偏离度等进行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对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1.就业弹性
在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时,许多学者经常会使用就业弹性分析法。就业弹性可以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的程度,通常有建模回归和差分两种计算方法。
建模回归法。主要是依据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模型[11],见公式 (1),采取回归模型方法验证经济增长能否促进就业以及对就业的具体促进程度。
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为指数形式,对公式 (1)两边取对数后得到如下方程:
公式中L表示产业就业人数,Y代表产业产值,A表示常数,α表示就业弹性系数。
差分法。通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产值增长率的比值来直接测算就业弹性系数,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公式中μ为就业弹性系数,L为就业人数,△L为就业增加量,ΔL/L为就业增加率,Y为产业产值,△Y为产业产值增加量,ΔY/Y为产业产值增加率。当μ<0时,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当μ>0时,就业弹性系数越大,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作用越大,即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本文采用建模回归法测算现代服务业整体的就业弹性及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采用差分法测算不同年份的就业弹性。
2.产业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是一种度量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平衡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公式中d为产业结构偏离度,Y为产业产值,V为GDP总量;Y/V为产业的GDP构成百分比,L为就业人数,N为就业总人数,L/N为产业的就业构成百分比。当d接近于0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基本处于均衡状态,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比较协调;d远离0时,意味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平衡,二者仍存在结构改善的空间[9]。d<0,表明产业内部就业已经处于饱和状态;d>0,意味着产业存在继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本文中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总人数、GDP产值等基础数据均来源于1991~2012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除以GDP产值;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除以就业总人数。
1991~2012年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情况如图1所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总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1991~2003年期间发展比较平缓,从3730.30亿元上升到23305.30亿元,13年增长了19575亿元;2004年开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大幅增加,从39138.4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46588.09亿元,9年增加了107449.69亿元。随着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不断加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也不断增加,1991~1997年和2005~2012年期间增长较快,而在1998~2004年期间增长比较平缓。
图1 1991~2012年全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图2 1991~2012年全国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情况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就业比重见表1。1991~2003年期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变化比较稳定,在16%~17.60%之间上下波动,2004年有较大提升后又趋于平缓,2008年再次提升后又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体来看,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比重值一直偏低;1991~2006年期间,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增长比较平稳,2007年后就业比重增加比较明显,说明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就业增长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见表2。
表1 1991~2012年现代服务业占GDP及就业比重
表2 2007~2012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就业增长率
从现代服务业行业构成看,房地产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比重最高,201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9005.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12.5%,金融业增加值为28722.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12.4%,但它们都明显低于传统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的比重21.3%。
虽然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支撑体系完善程度、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国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仅为20.76%,远低于40%的全球平均水平和50%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1.现代服务业整体就业弹性
根据1991~2012年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万人)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利用Eviews 6.0对公式 (2)进行OLS估计,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t)(107.0395)(22.7023) R2=0.9626 AR2=0.9608 F=515.3945
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较好,R2为0.9626,F值为515.3945,对应的概率为0.0000,而且常数项和弹性系数的t统计量通过1%和5%显著性检验。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在1991~2012年期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与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就业弹性系数为0.1443,说明现代服务业对就业具有一定的吸纳能力,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每提高1%,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就可以增加0.1443%。由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在2003年出现拐点,为此以2003年为分界点将时间序列划分为1991~2003年和2004~2012年两个时间段,再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2004~2012年期间的就业弹性系数0.2355要高于1991~2003年期间的0.1376,说明2004年以来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就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表3 1991~2012年现代服务业与就业人数回归结果
现代服务业中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2004~2011年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见表4。不同行业回归模型的R2>0.86,F统计量均通过1%和5%的显著性检验,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常数项没有通过t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外,其他行业的常数项和弹性系数的t统计量均通过1%和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其他行业的回归模型拟合较好,回归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2004~2011年期间,就业弹性较高的有房地产业(0.416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3109),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2981);而教育(0.083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0903)的就业弹性相对偏低。
表4 2004~2011年现代服务业不同行业就业弹性回归结果
2.不同年份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
根据公式 (3)计算出1991~2012年期间现代服务业不同年份的就业弹性系数,结果见表5。总体上看,不同年份的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特点,2001年 (-0.10)出现负就业弹性,其他年份的就业弹性均大于0,其中1991年 (0.31)、 1996 年 (0.33)、 2007年 (0.34) 和2012年 (0.36)的就业弹性比较大。2009~2012年期间的就业弹性维持在0.22以上,说明近几年现代服务业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强。
表5 1991~2012年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及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情况与产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公式 (4)计算出1991~2012年我国现代服务业不同年份的就业结构偏离度,结果见表5。从总体上看,现代服务业存在继续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其结构偏离度范围在1.71~3.18之间,尤其是2005~2012年期间,结构偏离度值均>2.5,说明现代服务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太对称,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较低,现代服务业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现代服务业中不同行业的结构偏离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2004~2011年现代服务业行业就业结构偏离度见表6。从行业构成看,现代服务业在此期间就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目前来看还有继续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其中,房地产业的平均结构偏离度最高(20.58),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9.85),之后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94),以及金融业 (7.30),说明这些行业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而教育 (0.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70)吸纳就业的空间比较有限,这可能是受到前期就业人员基数的影响,也不排除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偏差的影响[8]。从各行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趋势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结构偏离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则呈现上下波动的特征。
表6 2004~2011年现代服务业不同行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
通过以上对我国现代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对其吸纳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在1991~2012年期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就业人数就可以增加0.1443%;而2004~2012年期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就业人数就可以增加0.2355%;但目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偏低。从现代服务业的行业构成看,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就业弹性比较大,而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就业弹性相对偏低;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的结构偏离度较大,而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结构偏离度相对偏低;综合看来,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这些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强,是未来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的行业。
1.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急需高素质的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既懂理论又善实践,既具有精深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高校培养的现代服务业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而且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也难以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就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综合考虑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社会人才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条件,扩大现代服务业人才规模并提高人才质量。
2.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并优化内部结构
我国现代服务业应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比重。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是现阶段我国现代服务业中就业吸纳能力较大的行业,可以通过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进一步发挥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等就业空间有限的行业,应促进其尽快成长。
[1]朱敏,吴会香.更好地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促进作用[J].中国财政,2011(2):68-69.
[2]方光罗.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0-33.
[3]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 and Company Limited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40.
[4]Kuznets S.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Structure and Spread[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5]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昆.工业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6]吉亚辉,朱树明.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4(4):59-61.
[7]景跃军,孙昱淇.长春市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口学刊,2012(6):81-89.
[8]纪韶,王珊娜.特大城市服务业就业弹性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3):35-40.
[9]米利群,刘茉.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11.
[10]刘辉群.我国现代服务业就业增长效应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6):9-13.
[1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