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法治教育有机衔接问题研究

2015-01-21 23:32柯新凡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思想政治课

柯新凡

摘 要:青少年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目标能否实现。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法治教育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原因,一是教材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还不够重视;二是法治学习的衔接不当。为了思想政治课更好地发挥法制教育的功能,一是要在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上凸显法治教育;二是要在中学和大学法治教育过程中实现无缝衔接。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有机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4)35-0127-02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标志着依法治国将成为常态化治国理念和治国模式。这对于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更高的要求。

一、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法治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素养。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目标能否实现。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法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一时期法治素养的培育对于全民守法意识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的实质就是对青少年主流意识的引导,是把正确的法治精神和法法治信仰渗透到青少年心理结构的底层,积淀为他们的心灵素质,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进而成为引导他们自觉地信仰法治、养成法治思维定式和依法办事的精神动力。当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时,能够自觉践行法治,成为依法治国的典范。通过他们的法治素养感染、影响身边的人,并且可以延伸至下一代。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具备了坚实而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法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当前的学校法治教育还不能适应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法治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短板”,培育法治素养一直没有作为独立的评价标准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法治教育很容易成为装饰,主要是由于法治内容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始终没有法律专业的老师来给学生授课。授课教师缺乏法律基本知识,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自然不能够使学生明白基本法律知识、无法坚定法治信仰。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统一的课时来安排法治教育,有的干脆没有安排法治课;教材编写也尚未形成真正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的有机统一的成套教材。因此,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法治依然是很遥远、很模糊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当前,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因此青少年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有赖于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这就对承载着法治教育任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还不能够很好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材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还不够重视法治教育。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为例,其中与法治相关的内容:第五课“公司的经营”在讲到公司的类型时直接采用了《公司法》的内容;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在讲述征税和纳税时,直接采用了《税法》、《刑法》的一些内容。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二《政治生活》为例,直接涉及到法治的有第四课“中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而在第五课“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没有明确指出它的立法权力。当然,其他几课也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条款,但这些内容也不是以法治教育为直接目的,法治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的直接目标,是隐含在其他教育目标中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修订,事实上是削减了法治教育的内容。“法律基础”原来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现在与“思想道德修养”整合成一门课,这一整合无形当中是弱化了法治教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法治教育内容由原来的一节变为一个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法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体现得不够充分。同时,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重记忆轻体验,考完忘完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学思想政治课也不像专业课那样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并且学生忙于考各种证书、读研和入职考试,仍停留在中学的应试状态,依然是重考试轻践行,仅有的法治教育内容的学习,依然是过眼烟云,缺乏实践的法治自觉,并未内化成为一种法治信仰。

二是法治学习上的衔接不当。从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层次推进、相互衔接。从当前的仅有的法治教学内容看,还存在不少衔接不当的问题。基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过度提高要求显然是不当的,因为只有掌握了法律基础知识以后,才能逐步培养起法治思维能力,进而才能坚定其法治信仰。法律基础知识告诉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大学生应该在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可以做、为什么不可以做,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形成法治思维,才能有坚定的法治信仰。而现在的法治教育问题是:中学阶段在法治弱化的同时,又强调是学生要具有法治信仰;大学阶段偏重法律基础知识的有限的单向度传授,却忽视法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法治信仰的养成。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没目标上的衔接不当,很难完成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法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措施

针对学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不足,主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上凸显法治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将法治教育设置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目标;教材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法治内容。在教学目标上,初中生应设置为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法治的概念性知识目标,比如法律名词、法律功能等;法治的程序性知识目标,如法律结构、法律秩序等。高中设置法治知识目标应为:法律的策略性知识目标,比如国家立法与执法的运作方法、法律监督体系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设置法治的能力目标,如理解、判断、评价法律问题的能力等;设置法治情感价值观目标,如依法治国的理念、自觉践行法治的主动精神等。基于教学目标的设置,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体系应该突出法治内容:初中阶段的教材可以把法律基础知识单独作为一个必修内容,使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高中阶段更应该开设独立的法治教育课程以取代现有的在不同模块中渗透法治教育的结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凸显法治教育。首先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应该为法治信仰目标,使大学生明白法治的真实意义在于服从法律的治理、敬畏法的权威,而要真正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就必须形成对宪法和法律的坚定信仰,没有坚定的法治信仰,宪法和法律就形同虚设。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法治教育目标,应该把法治教育的内容从现在的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课程。因为只有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才能独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才能突出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法治内容,进而实现大学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中学和大学法治教育要实现无缝衔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施法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中学生应该以基本法律知识的掌握为主,以体验式教学为法律知识掌握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应该以法律信仰的养成为主要目标,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途径。不能颠倒、重复目标设置,也不能错位手段和途径。比如,就法律基本常识而言,以大学法治教育为例,现行的法治教学内容与中学所学的仅有的法治内容严重脱节。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法律基础”内容的课程设计而言,修订后的法律基础部分中的法律知识部分大幅度删减,特别是部门法与程序法等内容基本弱化,更多的是对法律体系、法律权威、家庭社会生活法律规范等范围进行阐释,在目前中学法治教育存在弱化的状况下,这样的修改使学生依然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识,法治教育只是漂浮在空中。当然,这一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法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同法律价值、形成法律信仰。这样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中学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前提下,而现在缺乏这样的前提条件,因此,但这种缺乏法律基础知识支撑的体系设计必然造成大学法治教育与中学法治教育的脱节,自然无法达到法治教育目标。近几年来,发生的不少大学生违法案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学的法治教育基本上是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知识体系中,学生无法直面接受最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即便是经过中学阶段的完整学习,也很难学到基本的法律知识。而现行大学法治教育内容的高度凝练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无法回避的困惑。大学教材中高度凝练的法学语言,加之以现在的课程设置使得相关内容的授课时数大大压缩,课时的不足无法满足使授课教师对专业性很强的法学语言进行通俗化的解释,故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对法律条文的精神实质有深刻的理解,自然无法回答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法律疑问,其法治信仰也无法形成。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很欣喜地看到,2014年10月25日,教育部党组在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时,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因此,很乐观地预见:今后学校的法治教育,无论从法治教育目标,还是教材内容体系都将会更好地适应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和依法治国的战略。

[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思想政治课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