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爱华 李保全 周 蔚 齐 梅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南京六合 211501)
油脂的来源有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种,其划分标准为脂肪酸组成饱和度不同,动物油脂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组成,植物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畜禽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率高于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富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部分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同时植物油具有油脂的共性,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饲料的香味,延长饲料在动物胃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充分消化吸收,因此,畜禽饲料中添加较多的是植物油。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大量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影响肉鸡脂类代谢及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载脂蛋白apoB mRNA表达[1-3],但是有关饲粮中添加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不同植物油对肉猪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大豆油、菜籽油和米糠油在植物油中产量最大,富含必需脂肪酸,本研究通过在肉猪饲粮中分别添加相同比例的大豆油、菜籽油和米糠油,探讨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脂类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植物油在肉猪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所用大豆油、菜籽油和米糠油均购于江苏市场,3种植物油外观正常、新鲜,过氧化值小于0.25 g/100 g,酸价小于3 mg/g。
选取48头、80日龄、平均体质量为(37.57±3.38)kg的生长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经方差分析LSD法比较,各重复间猪体质量差异不显著。
基础日粮以玉米-豆粕为主,试验日粮(分为生长期日粮和育肥期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比例的大豆油、菜籽油和米糠油,试验日粮配制参照中国猪的饲养标准(2004),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试验猪场进行,正试期前对试验猪进行编号等准备工作。正试时间为2014年5月4日至2014年7月12日,试验期共70 d,自由采食和饮水。猪舍每天上、下午清粪各1次,每周进行1次猪舍喷洒消毒,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确保猪群健康。
全期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体质量相近的2头空腹12 h的肉猪(即每组4头)进行颈静脉采血,收集于10 ml离心管中,采集的血样于4℃静置,待血清析出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20℃保存备用。猪屠宰后迅速取出肝脏,在相同位置迅速取5 g左右的样品,放进冻存管,放入液氮瓶中保存备用。
1.5.1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用HTCA-3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样品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2 脂蛋白代谢酶活性
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和总脂酶的活性。
1.5.3 肝脏FAS及apoB的mRNA表达量
1.5.3.1 肝脏总RNA的提取
将液氮冻存的新鲜肝脏组织剪碎后,按照RNA⁃prep Pure Tissue Kit动物组织总RNA提取试剂盒(天根,DP341)说明书操作。所提取的总R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Nanodrop-1000)测定纯度和浓度,所有样品的OD260/280在1.8~2.0之间。将总RNA溶液稀释为1.0 μg/μl,用于反转录。
1.5.3.2 反转录
按照PrimeScript RT regent kit(TaKaRa)说明书对所提取的总RNA进行反转录,获得cDNA。将cDNA浓度稀释至50~100 ng/μl后,-20 ℃冻存备用。
1.5.3.3 引物设计
按照GenBank中所收录的猪FAS,ApoB和beta-Actin设计3对引物,引物信息见表2。
表2 引物序列及参数
1.5.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PCR反应按照SYBR Premix Ex Taq TM(TaKa⁃Ra)说明书进行,采用ABI7500(ABI)对cDNA进行定量。以beta-Actin为内参。引物浓度为0.2μmol/l。PCR反应参数为: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40 s,共40个循环。结果用2-ΔΔCt法计算,每个样品重复3次,同时以DEPC水作为阴性对照,检测是否有污染。
试验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表3 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血脂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大豆油组相比,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血清的甘油三酯含量分别降低了43.96%和41.76%,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血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差异也不显著。
表4 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血清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4可知,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血清脂蛋白脂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大豆油组,分别比大豆油组提高了108%和51.16%;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血清肝脂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大豆油组,分别比大豆油组提高了85.61%和100.72%;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血清总脂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大豆油组,分别比大豆油组提高了96.26%和77.23%。
表5 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肝脏FAS和apoB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
由表5可见,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肝脏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载脂蛋白apoB的mRNA表达量有极显著影响,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豆油组,分别降低了65.35%和57.18%;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载脂蛋白apoB的mRNA表达量分别比大豆油组降低了58.79%和57.41%,差异极显著;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血脂受到体内代谢的影响,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反映脂类的吸收状况,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反映脂类在体内的分解和运转状况,同时反映肝脏脂肪代谢状况。高血脂症的形成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目前有关不同油脂对机体血脂水平影响的报道不尽统一。Harris等[4]研究表明,油脂类型和含量影响血脂水平,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万文菊[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肉鸭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也得到类似结果,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同植物油对肉猪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脂蛋白脂酶与肝脂酶同为甘油三酯酶,作用是水解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酯等一些非水溶性物质中的酯键,对食物中脂肪的吸收,平衡能量和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蛋白脂肪酶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催化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携带的甘油三酯,使得细胞可以摄入反应释放出的脂肪酸。
肝脂酶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能水解各种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肝脂酶主要作用于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中的甘油三酯,并生成低密度脂蛋白。
安文俊等[6]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豆油对肉鸡血清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和总脂酶活性均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动物油-猪油,沃兴德等[7]试验发现,饱和脂肪酸会抑制肝脂酶活性。本试验结果表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同植物油中,菜籽油和米糠油对肉猪血清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和总脂酶的活性极显著高于大豆油,而菜籽油和米糠油两种油之间差异不显著。
范京晖等[8]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饲粮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与上述报道结果相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不同植物油中,菜籽油和米糠油对肉猪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豆油,这可能是菜籽油和米糠油两种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大豆油高,对肉猪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载脂蛋白apoB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的表面,由肝脏合成,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结构蛋白。Sato等[9]研究表明,与动物性油脂相比,植物性油脂能降低肉鸡载脂蛋白apoB mRNA表达。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大豆油比较,菜籽油组和米糠油组肉猪载脂蛋白apoB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豆油组,可使运输到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相应降低。
与大豆油相比,菜籽油和米糠油在肉猪体内更易于消化吸收,它能够提高肉猪血清脂肪酶活性,降低肉猪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载脂蛋白apoB的mRNA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