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蓉 韩 真
(1.舟山市图书馆,浙江 舟山316021;2.浙江海洋学院 图书馆,浙江 舟山 316022)
当前中国正进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助推器,信息社会发展对公民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在满足读者获取信息需求的同时,应提供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公民获取信息知识的技能,享用信息时代带来的知识,消除“数字鸿沟”,这既是公共社会的需求,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责职。
信息素质是人在信息社会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1989年《美国图书馆主席委员会关于信息素质的报告》中将其解释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查找、评价和有效地利用需要的信息。[1]肯定了信息素质既是人们所具备的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又是一种能够自主终生学习的能力。国内学者则将信息素质概括为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四方面的综合,有些学者则将其进一步细化为运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的能力。[2]
信息素质教育是为开发人的信息意识、增加人的信息知识、提高人的信息能力、提升人的信息道德品质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最终将公民培养成能够开展独立学习和研究的终身学习者。信息素质教育目的不仅培养公民拥有信息领域的基本知识及现代信息应用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在现代信息环境中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融入人们意识之中的运用信息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并建立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获得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当前,中国业已成为全球信息化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而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状况已成为衡量不同国家、城市、人群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机构,应承担起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劳动者的重任。
国外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早且深入。图书馆对不同年龄段的国民有着不同的信息素质教育标准,信息培训往往针对特定主题,如因特网搜索、电子邮件收发、信息资源免费获取等,也针对特定人群,如老人、儿童、学生等,而且彼此衔接科学合理。又如加拿大70.9%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了网络2.0、Word Basics基础、因特网媒介等非正式培训,因此获得政府机构的资金支持。[3]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国外公共图书馆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核心服务之一,更重视信息素质技能培训,教育活动深入到家庭、社区、娱乐场所,培训内容与公民生活密结合,实用性高,与信息技术发展同步,已形成全方位的信息素质的通识教育。
国内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状况参差不齐。据学者于2013年5月对国内不同地区的1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国内省级公共馆对公民的信息素质教育大都体现在图书馆馆藏信息的推广,诸如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培训、读者活动等项目,而读者培训也仅限于馆藏资源检索、计算机知识讲座,只有少数省级馆开展了与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而让公民自主学习的在线平台及教学资源则更廖廖无几。[4]
相较于公共馆的现状,高校图书馆对在校学生的信息素质培训上则先行一步。高校图书馆早在1984年开始设置公共必修课《文献检索课》;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将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为信息素养教育,表明信息素质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近几年又出现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即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院系的专业教师合作,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院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培训。[5]此外高校图书馆还会与出版商、数据开发商、学术机构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信息知识与技术推广会,向在校生推荐最新的信息开发技能及成果,特色数据库、电子书刊、移动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都能得到最早推广和应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信息服务及开发的实践中。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无论从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实践操作、考评制度,还是专业教师的配置,都已日趋成熟。
目前国民的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社会的发展严重脱节,公共图书馆无论从信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是针对性和主题性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信息素质教育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Web3.0、云储存、智能手机等技术得到推广和运用,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及网络环境大格局已经形成,公民生活与网络信息休戚相关,电子政务、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络游戏、GPS、在线教育等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信息社会的负面效应如:欺骗敲诈、恶意攻击、侵犯隐私、盗版侵权的现象也在不断叠加,但目前公共馆针对提高公民信息素质的专题培训少之又少,大大落后于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信息素质教育缺乏系统规范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行业管理规范中,没有针对公民信息素质教育的规范化文件,更没有面向公民的信息素质教育规划及制度,信息素质教育在整个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中占次要地位,部分公共馆虽然开展一些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但都各自为政,针对性不强。
(三)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单一
通过对省级公共馆信息素质教育调查发现,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单一,个性不足,层次不分,水平不高;教育模式与信息社会需求脱节,绝大多数公共馆没有开设网上信息素质学习平台,公民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少,信息素质的大众化教育模式不能适合公民的个体需求。
(四)信息素质教育不分对象与年龄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来源广泛,涉及各行各业,知识结构不同,年龄层次各异,公共图书馆缺乏针对个体差异的信息素质培训和指导,尤其缺乏老年人及弱势群体这类人群的教育培训,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水平差距日益扩大,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信息孤岛”、“信息贫民”现象已经显现。
(一)建立公民信息素质教育体系。从国家信息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准确把握全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尽快出台信息素质教育规范化指导性意见。由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或是中国图书馆专业学会牵头,确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信息教育职能,制订适合社会不同行业、层次、年龄的公民信息素质教育标准,建立信息素质教育体系,规范教学课程及周期,研究教学方法,实施考核评价机制。馆内应设立信息素质教育(或培训)中心,配备专业教学指导教师,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读者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支持、公共馆主导、高校图书馆配合的建设格局,把公共图书馆作为公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行者。
(二)规范公民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从信息素质的内涵要求出发,以信息社会的需求作为教育目标和方向,培养公民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信息知识,提高公民搜集信息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建立信息意识,提高公民对信息社会发展的敏感度,积极接受并愿意尝试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适应信息环境变化;掌握信息技能,培养公民掌握信息资源检索技术、方法和途径,从丰富的信息世界中提取、整理、分辨信息;增强信息道德教育,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公民在信息活动中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遵循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抵制不良信息,增强社会责任感,维护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三)开展多形式信息素质教育
1.定期举办专题教学讲座。专题教学讲座应包括数字文献的检索策略与技术;电子图书、报纸、期刊、论文等数据库的概况与检索;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网络资源的搜索技巧;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等。指导读者选择正确的检索工具,培养信息处理的技能。还可联合高校图书馆、数据开发商、信息咨询公司共同举办相关专题讲座,选择丰富多彩的网络免费视频教学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水平和层次,吸引社会公众参加。
2.开设在线实时网络教育。公共图书馆利用在线读者服务系统,开展网络在线实时信息教育,用课程表的方式固定学习时间和周期,让读者通过学习终端实现网上注册报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听课时间和内容,老师则通过在线演示和实习操作进行指导。公共馆还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信息教学资源,如课件、精品课堂、视频等,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从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看,无论是由用户来生成内容的UGC(User Generated Conerated Content)、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还是最热门的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根据公民需求来提供学习内容和服务已变为现实,信息教育的量身订做也成为可能。
3.推送个性化移动教育。公共图书馆利用移动图书馆的强大服务功能,提供移动的信息教育网站、音频视频下载指南、信息参考咨询、QQ微信平台服务项目等,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培训和指导。随着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智能化、移动学习课程资源模块化的技术应用,公民的个体化、自主化、无障碍化移动学习将成为未来信息教育的主流。
4.举行普及性教育活动。公共图书馆利用丰富的社会活动平台,发挥其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如通过举办展览周、网络展示周、读者阅读周、图书馆开放日及信息竞赛等系列活动,开展信息知识推广和指导,宣扬正确的信息道德理念,杜绝网络暴力,还可与社区、居委会、乡镇联合举办教育活动,主动将培训教育送到基层,扩大教育受众面。
(四)开展分层次、分对象的信息素质教育
1.培训层次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培训。初级培训着重于读者对信息基本概念和技能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网络浏览、通讯工具使用,扫除信息知识盲点,并且熟悉图书馆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项目。中级培训侧重于熟练掌握多种检索方法和技巧,能够选择最佳的检索平台和浏览器,具备信息选择、获取、组织、综合应用的技能,及时推广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最新成果,让公民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高级培训则面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重于培训更高层次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如云储存、元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语言的精确匹配,信息情报的预测性分析等;推荐多媒体学术资源,包括各类专题专业数据库,如文摘、题录数据库,专利、会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特种文献数据库,指导国内外期刊论文等全文数据库,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的使用;还可以联合高校图书馆的教学力量,聘请专业教师,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2.培训对象突出青少年、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培训。青少年培训则重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观,强化信息素质教育课的启蒙、实践与拓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帮助培养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自控能力,具备较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老年读者因人数多、时间充裕,且网络素质参差不齐,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针对老年读者更应加强生活服务类信息教育,提供网上政务、电子购物、理财炒股、视频娱乐、微信微博交流等专项信息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网络沟通能力,辩别有害信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弱势群体多以下岗工人、民工、残障人士为主,信息知识与技能普遍低下,所以信息教育应制订适合这类人群的培训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培训其一技之长为目的,配以多种形式的讲座与讨论,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其早日融入主流社会。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化发展已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国家重要战略举措,而公共图书馆在提高公民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无论是政策导向、师资配置层面,还是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离国家战略需求差距很大,这些差距有些是政府的原因,有些是公民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图书馆能否积极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将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纳入到读者服务体系中,并成为公民的终身学习场所。
[1]吴昌政.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1):9-11.
[2]王春生.国内信息素质研究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2(2):37-42.
[3]苏海明.国外公共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09(2):87-92.
[4]王菊琴.公共图书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3(4):113-117.
[5]彭艳,胡芳.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