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悸诊治经验总结

2015-01-21 15:42方克云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关键词:治则心气气短

方克云(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临床心悸诊治经验总结

方克云
(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心悸病因主要为七情所伤、饮食劳倦、感受外邪、食药不当、体质虚弱等,最终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火阻滞心脉。笔者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不但要遵循中医的传统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当下辩是证、选是方、用是药,同时也要兼顾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时时关注心主神志的功能;对于老年人、大病康复期患者关注到气血变化;对于一些中年人,因其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时时关注肝气的顺达条畅。做到各方面兼顾,在每一个处方当中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所侧重,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下面是笔者对于心悸病的一些体会和心得与同道分享。

心悸;经验;总结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惊悸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常成阵发性,多伴气短、胸闷、失眠、耳鸣、眩晕等症状,《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和《伤寒论》:叫做“心动悸”、“惊悸”、“心下悸”,并认为与汗后受邪、水饮、惊扰、虚劳有关,对结、代、促三种脉象做了解释,提出治疗原则,方剂和方药。《景岳全书·怔仲惊恐》:张景岳认为与阴虚劳损有关,清代的《医林改错》非常重视瘀血,记载了有名的方剂血府逐瘀汤,大多获效。中医的心悸涉及到西医的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如果患者出现心悸、心慌、胸闷可照此病辩证。

笔者心悸体会: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辩证,围绕主诉、抓住主症展开辩证,有是证、立是法、选是方、用是药,运用经方名方治疗疑难杂症,疗效满意。

1 病因病机

心悸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气血阴阳亏虚,造成心脏失养,临床表现为心悸。长期忧过度,心气郁结,心阴耗竭,发为心悸。突遇惊恐,发为心悸。痰火扰心,心神失宁,发为心悸。风寒湿三气杂合发为心痹,耗伤心气心阴,发为心悸。春温、风温、梅毒、疫毒烁伤营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某些药物:附子、乌头、麻黄、蟾酥等易引起心动过速,洋地黄、肾上腺、阿托品等可引起心律不齐,过多的食入肥甘厚味,吸烟、饮酒、劳累、生气等可诱发心悸的发生。因此针对个体对主诉进行辩证,参照舌脉,确立证型。

2 治则治法

心悸起病多为心气虚,主诉多以心慌、气短、乏力、恐惧、纳眠差、舌淡、脉细或弱等症。治则为补养心血、益气安神。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多表现为阳虚,主诉多胸闷、乏力、四肢冰凉、舌淡嫩多水滑、脉沉涩或者细涩,治则温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发展到最后阳损及阴,二者互损,如及时治疗,病情可控可治;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坏证,甚至猝死。

3 辩治经验

3.1 心气心阴亏虚夹痰瘀型

此类患者临床上最为多见,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异常的患者,自觉不适症状明显,主要是由情志不舒、压力过大导致,如血管痉挛、先天心肌桥、后天营养不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如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配合药物治疗,很快缓解患者症状。

3.1.1 心气虚夹痰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时感气短、乏力、失眠、舌淡苔薄白夹舌边有瘀点或整个舌体发暗、脉细。治则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复脉安神。方剂炙甘草汤加减。组方为:锻珍珠母20 g,桂枝10 g,炙甘草30 g,党参18 g,沉香6 g,地龙20 g,水蛭3 g,炒枣仁20 g,远志10 g。如心动过速加苦参20 g,甘松10 g等;心动过缓加青皮10 g,枳实10 g;女性围绝经期骨关节炎加葛根20 g,巴戟天20 g;男性更年期加淫羊藿20 g;尿酸高加百合50 g。

3.1.2 心阴虚夹痰瘀型患者表现为心慌、气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养阴血、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组方为:锻珍珠母20 g,北沙参、二冬各20 g,五味子6 g,桂枝10 g,炙甘草30 g,地龙20 g,桃仁20 g,炒枣仁20 g。如肺热重加黄芩20 g;中焦胃热重加知母20 g,石膏20 g;下焦阴虚火旺去北沙参、二冬、五味子加知母20 g,黄柏10 g,龟板(先煎)20 g,生地20 g;痰热重加瓜蒌皮20 g,法半夏10 g,黄连6 g。

临床中最常见的心气虚,归于心主身之血脉,血脉通行前提条件是心气旺盛,由此心主血脉、神志,肺主治节、肾主水、脾胃化生精微物质才不致枯竭。临证精于辩证的基础上,做到不增加患者的负担,并且疗效较好。

3.2 心阳虚夹痰瘀型

此类患者临床上比较多见,症状比较重,实验室生化指标有异常的改变,ECG、胸片、B超多有器质性改变。已经确诊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已经发展到心脏不可逆的改变。患者多表现:心慌、少动即喘伴下肢明显水肿,四肢怕凉,舌淡嫩水滑,脉沉细。治则:振奋心阳,补益心气,利水消肿,组方为:炙甘草汤加减,淡附片10 g(先煎),细辛3 g,桂枝10 g,炙甘草30 g,地龙20 g,益母草20 g,茯苓皮20 g,白术10 g,泽兰20 g,泽泻20 g,葶苈子20 g,炒枣仁20 g。

按后天脾胃失养均可影响中焦的升降功能,水谷精微、津液、气血得不到及时传输,直接影响到心经气血盈亏,心主血脉、神志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瘀血、失眠等相关症状,进一步发展到心阳虚,肾水上犯,出现喘促、下肢水肿、甚至颜面浮肿。气、血、水正常情况下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反之,气血不和、气并与血、血并与水,肾、肺、脾、肝四脏生克制化就处在失衡状态。基于此:用淡附片、细辛、桂枝、炙甘草温通心阳鼓动心气,使气旺血脉通行,痰、瘀、水病理产物自然消散,依据舌脉进行辩证,阴虚重依据体质加入滋补阴血药,适当加入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意;阳虚重适当佐以滋阴药,取阴中求阳之意。心脏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故处方中适当加入安神药为佳。佐以活血化瘀药,做到辩证准、立法准、下药精。

4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男,45岁,2012年3月10日就诊。一诊:一年前在郑大一附院因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病情反而加重,心慌、胸闷、白天不定时阵发1~2次,晚间阵发3~4次,ECG显示:心率41~120次/min,无奈之下到中医心血管门诊就诊,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舌暗苔腻、脉沉细疾。中医诊断:心悸。西医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辩证证型:心阳亏虚、痰瘀阻滞。治则:温通心阳、活血利水、复脉安神。方药:炙甘草汤加减,淡附片(先煎)10 g,瓜蒌皮20 g,薤白20 g,桂枝10 g,炙甘草20 g,黄芪20 g,桃仁20 g,地龙20 g,苦参20 g,炒枣仁20 g,远志10 g,丹参15 g,七剂。二诊:2012年3月17日,患者诉症状稍缓解,舌暗、苔白,淡附片(先煎)10 g,薤白20 g,桂枝10 g,炙甘草30 g,黄芪50 g,桃仁20 g,地龙20 g,水蛭3 g,炒枣仁20 g,14剂。三诊:2012年4月2日患者诉症状基本改善,可以正常上班,后患者口服中成药灯盏生脉胶囊、稳心颗粒巩固。

R249

B

ISSN.2095-6681.2015.13.193.02

猜你喜欢
治则心气气短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