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爽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巧用刻意曲解
——以《围城》对话为例
严爽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杭州 310023)
摘要:刻意曲解是语用策略的一种,服务于某种交际目的。以小说《围城》中人物对话为语料,分析了刻意曲解的主客观成因﹑特征﹑触发因素。刻意曲解可以由词汇、话语用意、话语所指等不同层面的曲解而触发。使用刻意曲解策略可以协调谈话氛围,制造幽默感,挽回面子,回避尴尬话题等。对小说对话的刻意曲解现象进行语用策略分析,增添了文学作品鉴赏的情趣。
关键词:刻意曲解;《围城》;文学欣赏
刻意曲解是一种语用策略,指说话人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故意违背对方话语意图,对其话语内容作出貌似误解的回应与诠释,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并且交际双方都明白这种曲解属有意行为。在日常交际中,刻意曲解策略可以增添交流乐趣,创造愉悦的交际氛围;可以化解冲突,避免尴尬,为自己摆脱困境;可以用作攻击对方的话锋,威胁对方的面子。刻意曲解策略的运用反映了说话人高超的语言驾驭水平,显示了说话人的机智和幽默。
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描写有助于塑造生动逼真的人物个性,作家经常从生活中借鉴对话来勾勒人物特征。小说《围城》以白描的笔法写出了20世纪30年代各色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其人物间的对话连讥带讽,旁敲侧击,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是多种语用策略的综合运用。对话里的刻意曲解现象,是作者的精心构思,旨在刻画人物特征、凸显人物个性,以促成独特的戏剧性效果。对《围城》中人物对话的刻意曲解现象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研究这种语用策略的特征和功能,还能够增添读者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乐趣。
1对刻意曲解的已有研究
1.1刻意曲解的界定
语言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会话交际中,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和对方话语中的含糊的、不确定的表达方式,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以便达到某种交际效果。这种语言现象叫作刻意曲解[1]。和一般的误解不同,刻意曲解是有标记的,Dascal称之为“非标准误解”,是一种有力的语言策略[2]。刻意曲解是一种有意违反合作原则的策略。说话人通过违反其中一条准则,形成一定的会话含义,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3]。刻意曲解与交际双方的“面子”密切相关,说话人用刻意曲解策略来增强面子、挽救面子和攻击对方的面子[4]。用关联理论来分析刻意曲解,可以发现刻意曲解是解码过程中对编码的乖讹过程,对互明认知环境的蓄意破坏过程[5]。
刻意曲解有以下基本特性[1]:第一,刻意曲解是在正确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刻意曲解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向性,即说话人在充分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故意歪曲对方的用意,是说话人对语言使用的调控过程;第三,说话人以刻意曲解作为交际策略,来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而非随意为之。
1.2刻意曲解的成因
刻意曲解的成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
既然称之为“刻意”,必然是出于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或是为了活跃谈话气氛,和对方开个玩笑,形成冷幽默;或是为了化解矛盾,缓和双方关系;或是为了挑起争端,在言语上占优势;或是为了摆脱尴尬,维护自己的颜面。和其他的语用策略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
客观成因是语言的模糊性。语言本身就存在一词多义、比喻、引申等现象,加之语境差异、不确定的指称词、省略、言外之意等现象,为说话人进行话语曲解提供了可乘之机。话语并不是决定交际意图实现的唯一媒介,语言中存在的隐含、推理,给刻意曲解提供了条件和土壤[6]。因此,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是指存在于第一说话人话语当中的那些有可能引发第二说话人进行刻意曲解的语言因素[1]。
2巧用刻意曲解
2.1针对词汇的曲解
语言本身的多音歧义、一词多义,社会语境差异、语义隐含等因素都有可能让人错误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而刻意曲解是说话人在已经正确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有意利用上述因素来佯装误解,以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对词汇所指意义的刻意曲解,是常见的语用策略。
例1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
“那么得赶快找个眼科医生,把眼光验一下;会这样看东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方鸿渐为掩饰斗口的痕迹,有意哈哈大笑[7]110。
这段对话发生在苏文纨家的客厅,赵辛楣误认为方鸿渐是他的情敌,有意嘲讽贬低他。而方鸿渐对他的傲慢心存不快,希望挽回自己的颜面。他对“眼光”这个多义词的语义进行刻意曲解,把说话人所指的“抽象观察视角”曲解为“视觉能力”,以开玩笑为掩饰,达到取笑对方、使之尴尬的真正目的。方鸿渐虽无大用,但还是有机智善辩的优点,体现在这句刻意曲解的回答中,于谈笑时讽刺鞭挞,辛辣而不失礼,以至于赵辛楣“一时想不出回答,只好狠命抽烟。”
例2辛楣拍大腿道:“对,对,对!《给祖国姊妹们的几封信》,《亚洲碧血中之欧洲青岛》,题目美丽极了!文纨,你记性真好!”
唐小姐对鸿渐道:“那是沈太太写给我们女人看的,你是‘祖国的兄弟们’,没注意到,可以原谅。”[7]122
这段对话还是发生在苏文纨家里,席间的主客正相互恭维沈太太的文章和苏文纨的记性,方鸿渐才被赵辛楣讥讽过,坐着冷板凳。唐小姐对“祖国姊妹们”的所指进行了刻意曲解,以玩笑的方式部分挽回了方鸿渐的颜面。“祖国姊妹们”既可以泛指祖国同胞,也可以专指和沈太太年龄相仿的女同胞们,并且这标题并不表示它是针对女性的私信。唐小姐对这个词组指称范围的刻意区分,谈笑间为方鸿渐摆脱难堪,勾勒出唐小姐的机敏、友善的形象。
2.2针对话语用意的曲解
在语言交际中,话语内容并不是实现交际意图的唯一媒介,表情、手势和停顿等非语言因素往往伴随着语调、语气和内容等语言因素,借助前提、隐含和推理等手段向交际对方传递话语意图,这种话语用意的间接传递为刻意曲解创造了可能。
例3李梅亭道:“哈,你们真是得风气之先,白天走路还要勾了手,给学生好榜样。”
鸿渐道:“训导长寻花问柳的榜样,我们学不来。”
李梅亭脸色白了一白,看风便转道:“你最喜欢说笑话。别扯淡,讲正经话。”[7]536
这段对话发生前,方鸿渐正在和孙柔嘉说话,李梅亭和陆子潇赶来,孙柔嘉拉住了方鸿渐的右臂,李梅亭就此摆出道学家的假正经,指责他们过于亲密。方鸿渐反唇相讥,差点要揭李的老底,抖落出他在路上的丑态,这件事在说话现场只陆子潇不知就里。方鸿渐一直看不上李梅亭的猥琐卑鄙,被他这么一激,不惜挑明矛盾,直指他的丑事。然而由于陆子潇这个旁听者在场,李梅亭对方鸿渐整句话的话语意图进行了刻意曲解,把对他为人不检点的讥讽曲解成场合不当的玩笑,尽快转换话题,化解自己的尴尬,保全自己的面子。李梅亭的话语,与他的表情相照应,恰如其分地反映他为人表面上装腔作势、背地里鸡鸣狗盗,被别人一语戳到痛处后赶紧转移话题来遮羞的狡黠。
例4李梅亭借酒蒙脸,说:“我来替他们报告。”鸿渐警戒地望着他说:“李先生,‘倷是好人!’”梅亭愣了愣,顿时记起那苏州寡妇,呵呵笑道:“诸位瞧他发急得叫我‘好人’,我就做好人,不替你报告……”[7]538
这段对话发生在方鸿渐和孙柔嘉的订婚喜宴上,李梅亭借着酒劲要报告他两人的恋爱经过的时候。方鸿渐的话语意图是一语双关地给他一个警告,他以苏州寡妇对李梅亭说的那句方言来暗示他:你的丑事我很清楚,你想要留面子就收敛些罢。而当着众人的面,李故意把方鸿渐的话语意图向旁听的众人曲解成他向自己的请求、讨好,使得旁听者认为自己是应说话人之恳求而不再说下去,维护了自己的颜面。李梅亭的一愣、一顿、一笑、一答,又一次印证了这一丑角的狡猾取巧。
2.3针对话语所指的曲解
根据Levinson的会话信息原则,说话人总是遵循说得尽量少的准则,提供实现交际目的所需要的最少语言信息量[8]。这种省略的表达为说话人故意违反逻辑关系、进行刻意曲解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5“……并且我事先告诉这女孩子,路上很辛苦,不比上海,她讲她吃得起苦。”
“她吃得起苦,你路上就甜了。”[7]268
这段对话发生在方、赵等人去三闾大学途中,赵辛楣向方鸿渐解释为何会带孙柔嘉同行。赵的话语中转述了孙的原话,吃苦仅指路途上的辛苦,并无他意。而方鸿渐故意对他的话语所指作出曲解,说赵辛楣带她同行是别有用意的。此时赵、方二人,已经解除了“同情”的误会,又将一起共事,关系比原先亲密了很多,以刻意曲解的方式开玩笑也是两人对话中常有的。
例6“孙小姐是不是呕吐,吃不下东西?”
“是呀!今天飞机震荡得利害。……”
“飞机震荡应该过了。……也许有旁的原因罢?我听说要吐的——当然我并没有经验,”
“那不会!那不会!”[7]562
这段对话发生在方、孙两人订婚后回上海,途经香港和赵辛楣相会,孙柔嘉因为呕吐没有同去。赵辛楣刻意曲解了方鸿渐的话语内容,把他原指的孙柔嘉乘飞机而呕吐曲解为早孕呕吐,以验证自己的猜测。两人的友谊并没有因距离而疏远,赵辛楣对方鸿渐了解颇多,也很关照他,于困难时总是慷慨相助。这种曲解说明两人友谊已经密切得让孙柔嘉嫉妒,即便作出这种猜测也不用担心引起对方的不悦。
3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3.1化解正面冲突,挽回面子
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言语冲突损伤颜面,破坏关系,交际者会采用各种方式保全自己的颜面,刻意曲解策略是其语用策略之一。在例1中,面对赵辛楣的正面贬损,方鸿渐以刻意曲解策略化解冲突,为自己挽回面子,显示了自己言语上的机智,并嘲讽了赵辛楣。在例3中,面对方鸿渐的直接抢白,李梅亭慌忙以刻意曲解策略掩盖丑事,向旁听者曲解成玩笑话,并尽快转移话题,为自己摆脱窘境。
3.2调节谈话氛围,制造幽默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调节谈话的气氛,融洽彼此间的关系,说话人也会采用刻意曲解策略以达到创造幽默的效果。在例2中,唐晓芙通过对文章标题的刻意曲解,以半开玩笑的幽默活跃了气氛,缓和了交际各方的关系。同样,例5中的刻意曲解,也是方鸿渐对赵辛楣的一个半真半假的玩笑,以调侃对方,增添谈天的乐趣,同时也为后文埋下一线伏笔。
3.3回避尴尬话题,摆脱困境
当人际交往出现矛盾时,交际者可能会采取回避、转移话题等方式来弱化矛盾。在例4中,当方鸿渐抛出“好人”这个暗示,李梅亭明白这是对他的警告,马上配合,不再往下讲述,但他也不忘用刻意曲解策略为自己在旁听众人面前挽回面子,摆脱了困境。在例6中,赵辛楣心疑方、孙二人有婚前同居之嫌,但不便明说,便对孙小姐呕吐一事进行刻意曲解,以迂回的方式道出了自己不宜直说的猜测,如果方鸿渐较真起来,也可推脱为误解,以避免双方尴尬。
4结语
《围城》中运用了各种语言策略来刻画人物特征,刻意曲解策略的使用仅是冰山一角。作者所构思的这些人物对话,塑造了独特的人物个性,达到了期望的戏剧效果。刻意曲解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进行,比如,曲解具体词汇,曲解话语用意,曲解话语所指等。这样,策略使用者可以调节谈话氛围,制造幽默;也可以化解正面冲突,挽回面子;或者回避尴尬话题,摆脱困境。并且,这些刻意曲解策略的使用都获得了交际双方的认可,策略使用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实现了相应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6(3):163-170.
[2]Dascal M. Introduction: Some questions about misunderstand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6):753-762.
[3]刘琴.刻意曲解的语用标记与等效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31-133,137.
[4]Tzanne A. Talking at Cross-Purposes: The Dynamics of Miscommunic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224.
[5]丛日珍.论关联理论对刻意曲解触发条件的诠释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1):76-80.
[6]刘艳秋.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6,1(1):24-26.
[7]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Levinson S C. 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 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ding and control phenomena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7,23(2):379-434.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2015年4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7 No.2, Apr. 2015
Clever adoption of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A case study of dialogues inFortressBesieged
YAN Sh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is a pragmatic strategy serving certain communicative purpose. Both it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auses,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riggering elements have been analyzed with the characters’ dialogues from the fiction Fortress Besieged as linguistic corpus. It is found that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can be triggered by various layers of misinterpretation such as lexicon, discourse intention and discourse referent. The employment of this strategy helps to smooth communicative atmosphere, create a sense of humor, save face, evade embarrassing topics, etc. The pragmatic strategy analysis on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of dialogues in the fiction increases interest and enjoyment in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Key words: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Fortress Besieged;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作者简介:叶依群(1963—),女,浙江省松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应用翻译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4-09-23
doi:10.3969/j.issn.1671-8798.2015.02.007
中图分类号:H030;I20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98(2015)02-0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