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泽迎,程留慧,张保朋,周 舟,黄婷婷,王亚洲,王道清*(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双源CT在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侧支循环形成中的诊断意义
温泽迎,程留慧,张保朋,周 舟,黄婷婷,王亚洲,王道清*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急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侧支循环形成中的重要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发病24 h内及治疗6个月后行头颈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均证实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并分析治疗前后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中,38例患者均较治疗前建立较为丰富的侧支循环,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2例患者治疗前后侧支循环建立较少或未见明显变化,临床症状稍有或无明显好转。结论 双源CT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中侧支循环建立形成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脑卒中;CT血管成像;侧支循环;诊断意义
急性大面积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死及致残病因,但侧支循环的建立不但可以起到预防脑梗塞发病的作用,并对其预后也至关重要[1-2]。CT血管造影术(CTA)可以较为细致的观察细小的侧支循环,包括软脑膜侧支循环,因而较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梗死患者50例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梗塞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24 h内及治疗6个月后行脑血管CTA检查。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68±17)岁。排除标准:对碘对比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患者。
1.2 扫描技术
均采用双源CT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1.3 图像处理与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传到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 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T)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01。
经6个月中西医辩证治疗后复查发现,患者的预后与侧支循环建立密切相关,且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年龄有较大关系,年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较好,其他如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等患者与侧支循环建立关系不大;经治疗后预后较好的患者,二级及三级侧支循环明显较之前有所改善;而预后较差的患者,二级及三级侧支循环明显较差。
脑卒中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死因及致残原因之一。在我国,其年均发病率为12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卒中的70%以上[3]。因而,如何有效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已成为重点。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存在很大差异,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就是侧支循环的存在与否[4]。目前,治疗卒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使血管再通,如果大脑组织缺血发生后能够迅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及微血管,将会对缺血组织的保护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起至关重要的[5]。
本组研究发现,在脑卒中发病后,92%患者的一级侧支循作用环机W ills环是开放的,然而二及三级级侧支循环则只有24%及16%,这表明一级侧支循环只能为脑缺血提供一定程度的代偿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脑缺血的问题。治疗后,6个月复查发现,对于预后比较好的患者中,二级及三级侧支循环分别达到92%及52%,而预后较差的患者中二级及三级侧支循环则分别为25%及16%,表明,二级及三级侧支循环的建立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由于侧支循环的解剖学差异,因为评估侧支循环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该接受何种方式的治疗方案,并可预测治疗后的效果。双源CT血管造影技术,因其快速、无创、普及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最有前途的理想方法,可对脑卒中后及治疗后的侧支循环情况迅速做出评价,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且由于CTA的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侧支循环的解剖形态,目前已成为常规的血管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 David S Liebeskind1,George A Cotsonis,Jeffrey L
Saver1,et al.Co llateral circulation in sym p 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2011,31:1293-1301.
[2] Shuaib A,Butcher K,Mhammad AA,et al.Co1lateral blood vessels in acute ischem ic strok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J].Lancet Neurol,2011,10:909-921.
[3] 陈 涓,刘 芳,郭 锬,吴国庚,等.4DCTA结合CTP评价脑缺血后侧枝血流对脑灌注状态的影响[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8):1229-1233.
[4] Ogawa A,Mori E,M inematsu K,Taki W,et al.Random 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infusion of urokinase w ithin 6 hours of m iddle cerebral artery stroke: the M iddle Cerebral A rtery Embolism Local Fibrinolytic Intervention Trial(MELT)Japan Stroke[J].2011,38:2633-2639.
[5] Smith WS,Lev MH,English JD,et al.Significance of large vessel intracranial occlusion causing acute ischem ic stroke and TIA.Stroke[J].2011,40:3834-3840.
本文编辑:张 钰
R743.3
B
ISSN.2095-6681.2015.026.113.02
温泽迎(1983-),女,硕士研究生,河南郑州,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影像
王道清,男,主任医师,E-mail:wangdaoqing12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