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2015-01-21 02:36:11
关键词:收缩期颈动脉硬化

刘 予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湖北 石首 434400)

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刘 予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湖北 石首 434400)

目的 对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例的高频彩超诊断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90.9%,其中有斑块形成38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0例,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9例,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7例,位于颈总动脉主干4例。结论 高频彩超对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情况进行准确的反应,从而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高频彩超;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最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1]。近几年,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研究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例的高频彩超诊断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6.6±6.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5±2.1)年;高血压Ⅰ级22例,高血压Ⅱ级18例,高血压Ⅲ级15例。

1.2 方法

仪器选用日本阿洛卡SSD-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探头频率设置为5~10MHz。对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颈后垫枕,患者的头部后仰并且要面向检查侧的对侧倾斜,使颈动脉充分暴露。然后用探头从患者锁骨上窝颈总动脉起始处开始,自上而下的进行多切面的扫查,依次对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别进行检查。要对患者颈动脉有无扩张和狭窄进行详细观察,并且要注意患者颈动脉表面有无斑块形成,如果有粥样斑块则要观察其形态、大小、部位、性质、管腔狭窄程度等,同时要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以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2]。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判断颈总动脉斑块形成的标准: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在1.5 mm以上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标准:轻度狭窄:颈动脉直径狭窄≤49%。中度狭窄:颈动脉直径狭窄50%~69%。重度狭窄:颈动脉直径狭窄70%~99%。闭塞:颈动脉直径狭窄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的高血压患者55例中,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90.9%,斑块形成38例。造成动脉狭窄32例,其中颈总动脉狭窄10例,颈内动脉狭窄13例,颈外动脉狭窄9例。这些动脉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17例,患者的血流速度与正常者无异,收缩期峰值流速<100 cm/s;中度狭窄10例,患者的血流速度加快,收缩期峰值流速>100 cm/s;重度狭窄5例,患者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收缩期峰值流速>100 cm/s。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50例患者中,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0例(60%);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9例(18%);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7例(14%);位于颈总动脉主干4例(8%)。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动脉壁变厚并失去弹性,主要特征是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且伴随有纤维基质成分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时间久了会慢慢发展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3]。高频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颈动脉病变的方法,并且因其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图像清晰等优点已经在临床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中被广泛运用。这种技术既能够显示患者颈动脉的横切面和纵切面的解剖结构,还能够对患者血流的状态进行显示,能够根据患者的血流状态来对管腔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能够大大提高斑块诊断的准确率[4]。

在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90.9%,其中斑块形成38例。5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位于颈动脉分叉处30例,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9例,位于颈外动脉起始部7例,位于颈总动脉主干4例。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对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情况进行准确的反应,从而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5]。

[1] 唐新旺.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52(08):228-229.

[2] 李红梅,肖化石,蔡忠凤.高频彩超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与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5(08):86-87.

[3] 李建聪,周丽欢,刘健烽.彩超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0(01):64-65.

[4] 陈 今,杨 芳,杨 乐.彩超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男女性别比的临床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7:212.

[5] 陈建芳.浅谈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58-59.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01.059.02

猜你喜欢
收缩期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标准与治疗原则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调压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阳亢络阻证90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4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