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笑盈
摘 要:本文论述了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强调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应重点领悟全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倡动手实践操作,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主动学习
实践操作 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其新理念、新思维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同时也让数学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真谛,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施数学有效教学,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主流,也是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谈三点实践体会。
一、领悟全新教学理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教师就像扬声器,而学生好比录音机。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考虑的只是怎样将国家规定的课程有效地教给学生,将自己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和课程实施的权威,同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传授知识的道具和载体。这种就范式或接受式的单向知识传递是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原有教学理念进行反思,领悟新课程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数学课堂是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活动平台。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兼引导者。教师应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结合学生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又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教师应该创设或营造和谐而民主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把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感召,在情感上形成师生共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并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谐民主、求知进取、活泼愉快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种氛围下,大多数学生能主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知识,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与研究。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学生之间又能进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便于用不同的方式探讨、思考问题,在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提倡实践操作,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
科学是通过动手实践做出来的,而不是用耳朵听到的。人的思维发展往往是从生活实践开始的,动手实践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一旦脱离了生活实践,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进而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在“做”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为了避免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记,教师可让学生组成小组,总结、交流、讨论,互相展示自己动手制作的几何体,分享制作的过程和成功的经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制作的几何体构造丰富的实体造型。
这样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几何体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了,几何体的知识也变得不再空洞,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学生获得的印象也无比深刻。
三、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情境,并由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考,能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还能激发学生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构建新的认知体系做好充分的情感铺垫和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创设游戏、动画、故事、等直观生活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可持续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创设富于发现性或挑战性的实践情境,有效地设疑激趣,让学生独立发现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注意适时、适度地创设一个既生动有趣又富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地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怀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对未知知识进行执着的探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数学的实质是人类思维和常识的系统化,是最容易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门学科。学生应该在数学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规则和定律,而不应该在教师灌输下被动地接受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与数学发展的历史有着共通之处,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活动体验中重新发现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当学生对新事物产生疑问并想探究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像传声筒似的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当根据学生思维水平的现状,通过创设合适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意识地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而且这种“再发现”应当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热情,主动去“再发现”更多新的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时间与效益观念。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来“教”,也不能凭自己的“偏好”来学,更不能把有效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用很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剑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学数学,2007(8).
[2]盛志军.浅谈数学解题教学中揭示思维过程中的途径[J]中学数学月刊,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