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化解

2015-01-20 03:40谭英祝王维斌
金融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金融

谭英祝 王维斌

摘要: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邵阳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出发,分析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供需现状,指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从产业发展、财政引导、银行支持和保险参与等角度探讨了化解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路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金融;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是指广泛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目前理论界尚无现代农业的统一定义。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国际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现代农业方兴未艾。2013年、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支持跟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代农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现状

(一)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辖八县一市三区,总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80594万,其中农业人口49938万,占比6196%。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栽培。201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20444亿元,增长23%,畜牧业完成产值12806亿元,增长29%,林业完成产值1563亿元,增长66%,渔业完成产值1067亿元,增长57%。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42个,同比增加170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20万亩,比上年增加26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4182家,实现销售收入35771亿元,增长196%,其中规模企业226家,销售收入24123亿元,增长21%。休闲农庄接待游客860万次,实现收入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和182%。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2862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4%。总体来看,邵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起步阶段。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现代农业的金融供给

(1)涉农贷款总量稳步增长,支持结构有待调整。截止2014年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39639亿元,同比增长 159%。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17488亿元、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1877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871亿元、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2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8%,1104%,1452%,1157%;但是农产品加工贷款2621亿元、农田基本建设贷款1012亿元、农业科技贷款151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625%、2056%、907%。总体看,我市涉农贷款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但部分支持领域有待加强。

(2)金融支农环境日益改善,财税金融合力显现。全市各县(市)人民银行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与农业、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支持作用,不断优化金融支农环境。2011年-2014年6月,各县(市)出台的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合计近30项,开展金融支农重点创新项目10余个。如市政府引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考核奖励方法、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实施意见,人民银行出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整合财税金融力量,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3)强化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展金融支农新渠道。坚持“一县一品”的原则,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如洞口县开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链融资、绥宁县推出的楠竹及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户贷款、新宁县推出的旅游景点经营权质押贷款、武冈市推出的农机具抵押贷款、隆回县推出的超级稻和金银花产业科技示范户贷款、城步县推出的林权质押贷款等,均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截至6月末,各县(市)涉农金融机构建立主办行制度为10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贷款余额88亿元。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了金融支农渠道。

(4)不断探索抵押担保模式,有效缓解抵押担保难问题。农业经营主体可抵押资产少,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抵押担保难问题一直困扰其银行融资。为破解因担保难、抵(质)押难而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金融部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促进抵押担保方式不断创新。如:洞口县在全市创新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了土地流转大户的融资;新宁县创新推出的旅游景点经营权质押贷款,大力支持了崀山风景区的发展;城步县推出“蔬菜大棚”抵押贷款,助力蔬菜种植基地的发展;绥宁县推出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同时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商户联保、“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网银循环贷等贷款新模式。

2、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

(1)资金需求大额化

与传统农业对资金需求的小额、分散特征不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对资金需求的大额、集中的特征。现代农业贷款主要集中在三块:一是农产品加工贷款。现代农业主要依靠机器加工,对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要求特别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单靠经营业主的投入无法满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虽然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已有大幅改善,但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水利、水库等工程由于投入使用近50年,很多已经破坏不能使用或出现重大隐患,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亟需财政和金融的支持。三是农用物资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日趋紧密,订单农业等模式迅猛发展,在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领域需要大量贷款。

(2)需求期限长期化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受自然的影响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相应地对农村金融期限的需求也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一般以一年内的贷款期限为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特征很明显。而现代农业则明显不同,一方面现代农业综合应用计算机、科技、管理等现代生产力,抗风险能力增强,其生产、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周期拉长,对资金期限的需求也随之拉长。另一方面,现代农业还具备生态旅游功能,利用现代农业基础发展起来大量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同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总体看,资金期限需求集中在2-5年。

(3)需求结构多元化

现代农业属于开放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趋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趋向产业化,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存贷汇等基本业务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如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现代农业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新需求,同时随着现代农业产品逐步走出国门,对跨境结算、保险、期货、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二、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现代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成为有效的融资客体

邵阳市现代农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的竞争力不强。一是农业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全市418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上规模的仅226家,占比54%。银行经营要坚持效益原则,偏向支持具备一定规模的工商企业。二是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抵

御外部市场变动的冲击。如隆回县的金银花产业曾经给当地农户带来大量收益,农户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但近年由于市场需求疲软,金银花价格大幅跳水,产品严重滞销,由于缺乏深加工产品,金银花产业面临生存危机。三是抵(质)押物不足。现代农业资金需求大,可抵押资产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林权等贷款由于政府部门的配套平台和机制建设滞后难以开展,制约了金融支农的进程。

(二)现代农业的高风险性难以成为银行业资本追逐的对象

一是自然风险。农业属于弱质行业,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现代农业依然无法规避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建设起步较晚,制度管理有待完善规范,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农产品的原材料市场、批发市场、销售市场面临诸多变化,市场参与者以及金融机构均难以识别。三是经营管理风险。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一般是家族式企业,文化素质技能不高,一旦管理或者经营不善,将会引起重大损失。四是资金链风险。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资金使用的周期长、面临的风险种类多,而目前对这些风险的监测、识别和处理机制都不健全,如果发生资金链断裂,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三)财税支持政策的缺位难以吸引金融机构的参与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配套支持。当前各县对现代农业贷款的贴息金额低,依赖上级财政的转移补贴,缺乏地方财政的配套支持,整体补贴和补偿水平难以弥补金融机构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损失。如邵阳市的风险补偿和政策支持体系严重缺位,现代农业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各县域仅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全市仅1家政府注资的担保公司,没有对金融机构实施税收减免,农村信贷缺乏风险补偿和担保,这使金融机构提高了对现代农业经济风险的评估要求,产生风险溢价,加大了现代农业融资的难度。

(四)农业保险的谨慎介入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尽管呼吁加大保险支持农业发展力度的声音很大,但是出于对农业风险的担忧,保险行业对农业的介入十分谨慎。一是农村金融保险机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金融体制建设的需要,各大保险公司也没有针对农业保险出台专门的政策制度。二是农业保险的密度和深度不足。2013年末,邵阳市农业保险密度是3464元/人,比全部保险密度低508元/人,保险深度为068%,比全部保险深度低278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保险产品缺乏创新。据统计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主要集中在水稻、棉花、油菜、能繁母猪、育肥猪、森林等险种,而且保费、赔付比例低,没有起到转移农业风险的作用,很多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找不到保险公司为其资产、产品承保。

三、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

通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其承贷能力。一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支持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品牌竞争力;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一定规模企业抱团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依托优势资源,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运作,通过注册登记、颁证等措施,允许其作为承贷主体向银行融资。三是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是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雏形,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二)财政引导,构建现代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撬动作用。一是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奖补、贴息、担保补助、风险补偿、保险补助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监督,防止截留或挪作他用。二是加强农业信贷资金发放与用途监管。加大对财政资金带动金融支农绩效监测评估,使财政带动的信贷资金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金融支农带动力。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支农情况的考核和监管。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列入金融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银行支持,创新现代农业信贷产品和服务

一是金融机构要针对现代农业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方案,探索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二是调整贷款条件、额度、期限、利率等,在覆盖风险和成本条件下,切实降低现代农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创新信贷管理模式。适度提高现代农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单独切块现代农业贷款规模,下放大额贷款审批权,适度放宽信贷人员的责任追究。四是增办现代农业金融业务。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投融资理财、担保咨询等业务,拓展银行卡和网银业务,增加助农取款服务点,提升服务水平。

(四)研发保险,构筑现代农业信贷保障机制

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设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和政府部门保费补贴的政策优势,构建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共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在发挥政策性保险公司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组织,加快形成体系健全、产品多样、广泛覆盖、有序竞争、功能明显的农业保险市场。三是研发各类农业保险产品,探索涉农贷款保险和信贷保证保险,扩大保险的覆盖面,筑起现代农业信贷的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欠发达地区创新型政府体制机制优化策略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