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5-01-20 05:21王一曲洪建
对外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工业化

王一 曲洪建

[摘要]“四化同步”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山东省198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四化同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来促进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12-0088-04

一、引言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化同步”发展战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近年来,由于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城乡和农村也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表现突出,因此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新战略,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就“四化”的关系来讲,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尽管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很多省份一直在进行“四化同步”发展的探索。如山东省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济南都市圈、胶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山东工业化质量和水平,促进山东工业由大变强”。山东省“四化同步”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如何,是现阶段理论界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利用山东省的数据实证分析“四化同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程度,为山东省加快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自从党中央提出“三化同步”和“四化同步”战略后,许多学者对此问题纷纷展开研究,本文从“三化同步”和“四化同步”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一)“三化同步”研究

宋洪远和赵海(2012)、陈江龙等(2013)就“三化同步”的内涵、机制、现实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战略等展开研究。苗洁和吴海峰(2012)等对国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经验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策建议。

徐君(2012)对我国中原地区的“三化”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发现,18个主要城市“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总体程度较低,省会城市核心地位不突出。钱丽(2012)以1996-2010年我国省际数据对“三化”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滞后是“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地区“三化”耦合协调度依次递减。周建群(2013)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从产业耦合、要素耦合、市场耦合角度分析“三化”协同发展水平,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可以协同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毛智勇等(2013)通过国内外实证比较发现,“三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贾云赟(2012)以我国1984—2010的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三者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三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够。

(二)“四化同步”研究

夏金梅(2013)根据十八大的要求,对“四化同步”的科学内涵和衡量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了只有贯彻“四化同步”的标准,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蓝庆新和彭一然(2013)认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工业化带动力不强,信息化与其他“三化”融合不够,不同地区“四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范从来和杨继军(2013)认为“四化”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协调,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努力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平稳推进城镇化,积极实现农业现代化,有效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宋远见(2014)认为安徽宿州市“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要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农业现代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杨鹏等(2013)认为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长远目标,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不能盲目推进,应该重点加快土地、户籍、行政、教育等配套制度的完善。冯献和崔凯(2013)通过分析“四化同步”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选择,在推进“四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徐君等(2013)系统分析“四化”之间的耦合机理和发展规律,建立“四化同步”的耦合模型,为我国推进“四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中关于“三化同步”的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较多,但大多数都是针对“三化”协同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只有少数文献研究“三化同步”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四化同步”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分析的文献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将利用山东省的数据对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本文选取山东省1984—2012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山东省是沿海开放省份,城镇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可以作为“四化同步”建设发展的典型。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山东农业信息网。

(二)变量的选取

关于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指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GDP增长率”表示。

关于工业化指标。现有的工业化衡量指标主要有: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就业比重、非农就业比重。非农总产值中既包括工业也包括服务业,该指标没有排除服务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因此工业就业占比无法准确衡量工业化。因此本文选取“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衡量工业化水平。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