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一般来说,资金管理在衡量单位或组织的财务处理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而当前伴随建筑行业竞争趋势的日趋激烈,建筑企业频频出现资金短缺、工资拖欠等情况,严重威胁到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文章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为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几点有效对策。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建筑工程企业 资金管理
近些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资金管理在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被看作是企业进行有序生产与经营的源泉所在,是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各企业提升自我市场竞争力并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稳步发展。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现,更是对工程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一定要求与指导,下面文章就对其展开相应分析。
一、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现状
其一,缺乏完善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一般来说,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工程项目分散、下属项目经理部财务网点较多、资金管理不规范、大都存在多头开户现象、没有形成集中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资金的制度等问题。加之许多工程施工企业总部机关和项目经理部,对于资金集中管理各有一套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差异,对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致使项目资金管理比较分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上级机关对资金的调控力度。同时,当前虽然一些施工企业建立了一套较严格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但因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要结合具体施工状况与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来对资金进行管理,很难完全落实各项条例,而且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在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上,本身就缺乏严格的约束力,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混乱,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现象普遍,故资金很难有效的集中使用、业主下拨的计价款不能及时进入企业的资金池进行集中管理、挪用占用资金、资金闲置、周转缓慢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其二,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模式。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管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监管的程度也多在表面的资金账目上,对其监督没有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对于资金流向、工程进度都缺乏一个动态的跟踪,无法对工程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比如,在收款环节上,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付款额度进行结算;在付款环节,时常出现资金被挪用的情况,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或是在应收账款中,大多数都为流动资金,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同时,部分施工企业在获得项目的下拨资金后,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大型设备等,缺乏对资金的有效管控;而一些企业迫于生存发展的需要,为承揽“高、难、精”的工程项目,不顾企业实际购置精良的专用设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工程企业管理的指导与资金管理要求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国家化与市场化,而为了更为准确地为各债权人、投资者与公众提供精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于市场经济环节下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财政部就颁布并实施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此,高质量、高标准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合理配置资本市场资源上作用重大。加之,新时期,会计信息的动态公布,可有力保障投资者与公众的知情权,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构建一完善的企业财务报表,将能大大提升会计信息公布的透明度,明确了会计信息公布的时间、范围与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公正、公平市场氛围的形成。
同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工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首先,在财务报表结构上,明确了资产负债表所具有的核心地位,突出了资产负债表在企业资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予以了“资金时间价值”作用高度的重视,如对分期付款所取得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分期付款方式下相关收入的确定进行了明确要求等。
三、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对策
(一)树立新理念,强化人员素质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承担其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的职能,为此,负责人必须及努力贯彻并实施新准则,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与责任感,逐步形成效益与成本的观念,切实考虑到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控制好各项目成本开支,实现资金的高效运用。同时,贯彻并落实新准则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全面把握准则的实质与内容,为此,新时期,企业内部复杂资金管理的人员必须学会利用新方法、新观念来逐步提升自我业务能力,以应对现实中各个管理问题,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效率。
(二)实施资金全面预算管理
因建设工程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故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导下,其要想实现对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就需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其一,由上而下、逐层逐级地进行资金预算规划的编制,并通过展开相应会议对该规划进行有效审批。如企业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其下属单位进行预算规划编制时,就需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以明确企业下个月在财务上的预算,从而实现“用后算”向“算后用”的转变;
其二,构建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从本质上说,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环节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即对工程企业在工程招标、购置设备与具体施工、基础工程建设投资等各环节的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与定额考核,实施动态监控与量化的开支标准,以明确各项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如在新《企业会计标准》中,就将“建造承包商临时设施(比如临时作业棚、材料库与休息室、临时简易的周转房等),与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且未单独计价的软件费用核算划入到固定资产核算中,而且固定资产的原价中也需考虑到弃置费用内容”,并在“工程物资中取消了‘预付大型设备款的明细科目,并未明确该预付款项的具体处理措施”。endprint
同时,在进行资金预算编制的时候,需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把企业的应运资金划分成“生产经营资金”与“非生产经营资金”,并要求前者需遵循企业内部各所属单位的年度计划与月度计划进行合理调配,以确保该部分资金的合理应用,而后者则需本着适度、适量的原则进行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开支。
(三)创新风险防控措施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到工程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大对各项资金使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提高对其的认识,切实将资金管理强化工作看成是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关键手段,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工作中[5]。比如对于专项的建设资金,只能用于一些基本项目施工建设中,倘若进行二次使用,必将致使工程施工受到资金的制约,加大了企业资金风险,故针对该问题,工程企业需专门设立一个资金审批程序,而对于大额建设资金,则采取监管部门同财务部门联合审查的形式来对其流动使用进行有效监控,以逐步完善企业建设款项的拨付审批制度。同时,工程企业还必须逐步构建并完善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并对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强化对设备购置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以最大限度减少材料购置开支,并加强施工中对相关设备的合理调度,必要的时候可采取施工设备租赁的形式来满足现场施工的生产需求,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确保施工中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适当减少总量资金占用量,相对缓解施工企业普遍出现的资金不足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企业获得长期发展机会的一个重要保障,为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导下,各工程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准则中的相关要求,来展开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强化对资金的预算与控制手段,以最大限度提升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工程企业的资金投资活动能够迎合时代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建筑行业的有序竞争,确保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星华.新会计准则下如何有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探索[J].经济视野,2014,(6):285-286
[2]梁秉奇.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210-210
[3]黄诚.探析新会计准则对勘察设计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4,(3):158-158
[4]陈艳.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海外工程资金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5):124-125
[5]刘薇.资金管理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N].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z2):213-214endprint
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24期